作者 / 津津
" 永遠在自我挑戰且永遠成功。"
" 曾導出品,品質保證!"
《招惹》的播出無疑讓曾慶傑在劇粉心中的形象又高大了幾分,更是被劇粉冠上「土狗的天使導演」稱号,雖然是第一次聽到這個稱号,但他瞬間 get 到意思。
畢竟和無糖文化合作第一部短劇《别跟姐姐撒野》時," 我是土狗我愛看 " 之類的評價就頻繁刷屏過,那時候曾慶傑還疑惑," 我們拍得不是挺洋氣的嗎?"
" 後來慢慢了解了,他們所謂的‘土’,不是說畫面上的質感,而是這種類型的故事很晉江文學,是那種上一代的創作的思路做出來的東西,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是吸引人的。"
《招惹》同樣如此,腹黑繼子 × 冷豔姨娘,基本全網無代餐的小媽文學設定讓《招惹》自開播便受到很高的關注,頻繁登上微博熱搜。
曾慶傑也從身邊人的反饋實時感受到《招惹》的破圈," 很多制片人,包括很久沒聯系的導演朋友都被炸出來了,我的微博粉絲數也比我上一部漲了很多(笑)。"
▲圖爲曾慶傑導演
俊男美女,出片率很高!
《招惹》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二十世紀初的民國,以爸爸目睹兒子和二姨太偷情揭開序章。
新仙林頭牌歌女姜罂(李沐宸飾)爲了完成複仇大計,精心設局嫁給商業大亨杜景窗(王若麟飾),卻被杜景窗兒子杜尋羽(趙弈欽飾)發現别有居心,但同時杜尋羽也被姜罂發現假兒子的身份。
同一屋檐下,假少爺和假歌女就此上演了一場相愛相殺的複仇狗血故事。
盡管劇集體量不大,但《招惹》依舊涵蓋了言情、複仇、懸疑、家國情懷、青梅竹馬等内容,在有限的體量帶給觀衆飽滿、豐富的劇情。
可以說,在曾慶傑拍攝的短劇作品中,題材優勢,有趣的設定是明顯的共性之一。
比如說,集合了換臉替身、宿命姻緣、宮廷權力鬥争、錯位愛情于一體的《虛顔》,還有以古代版史密斯夫婦設定的《念念無明》,跳脫出影視劇的創作套路,故事新鮮讨喜。
《招惹》的創作路徑始于題材的确定,與曾慶傑合作過多次的制片人杜浩出于對市場和觀衆喜好的判斷決定制作一部民國題材的短劇。
" 短劇跟風長劇是很普遍的現象,但無糖文化會覺得自己是這個行業裏走的靠前的人,所以他們不太想跟風長劇題材,而是拍自己認爲可以的類型,招惹就是基于這個考慮出來的東西,我們屬于一拍即合。"
23 天的拍攝總時間,不斷催促着劇組的拍攝進度,曾慶傑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催場,最高頻的一個詞是:" 快!" 以至于聊起自己鏡頭下男帥女美的主演們,他誠實回答," 很難有時間去沉迷于誰的顔值,隻會覺得很好拍,出片率很高(笑)。"
男主确定是趙弈欽後,創作團隊找到演員與角色之間的共性,調整了杜尋羽的人設,也是劇本與演員的雙向奔赴。
" 原本的杜尋羽是個話多,喜歡撩騷,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浪蕩公子的形象以遮掩自己地下黨的身份。因爲趙弈欽本人的性格比較沉穩,我們就改成了現在這樣高傲,偏霸道總裁的一個性格。"
短劇的小體量的優勢方便了創作團隊對劇情内容進行合理修改和調整。
看過劇的朋友還會發現,《招惹》的演員陣容與以往相比明顯升了級,而非全都是新人演員。除了趙弈欽,曾慶傑也毫不掩飾對整個劇組演員的大加贊賞。
李沐宸有沈銀燈這樣的代表角色、趙弈欽也出演過不少男主角色,其他配角也出演過各種大制作劇集,杜景窗演過《三生三世十裏桃花》;《卿卿日常》依靈飾演杜家大太太秦晚意;《且試天下》常晉飾演背叛江家的杜家管家老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馬丁飾演杜尋羽的裏應外合李醫生 ……
" 我們這次找來的演員都是有很多經驗的,戲份盡管有多有少,但大家都勁往一處使,很努力的對待自己的每場戲。"
細節尋找更加有力度的表達
抛去故事本身,《招惹》的運鏡、調色、光線都藏着許多精心設計和小心思。
劇本階段,曾慶傑會找一些相關的影視劇來看,比如《傳家》《烈火軍校》這樣同是民國背景的影視劇,以及《繁花》《一代宗師》這樣的大導作品," 其實我們有點兒想往王家衛的光影風格去靠近,當然了,王家衛的東西還是太牛了(笑)。"
但在有限的經費和條件下,團隊力求做到最好。
劇中名場面,一個在光一個在暗的畫面看似簡單,但花了劇組很多時間," 這個打光角度很複雜,一個地方亮,一個地方不亮,同時它的周邊光又要保持一定的密度,還要保證拍出來兩邊都是好看的,其實是很麻煩的。"
但曾慶傑覺得這很值得," 不同的光影代表着兩個人物所在的立場,以及他們對于彼此的一種态度,是有所指的。" 沒有或者處理的不夠好,會大大折扣主角之間的拉扯感,也就達不到讓觀衆意猶未盡的感覺。
當然,除了這些氛圍感的塑造,讓觀衆看得尖叫連連意猶未盡的各種名場面同樣是經過團隊精心設計過的,扶腰拉煉桌咚、公主抱、手接熱水、滑跪抱,每一個場景甚至在劇本階段就已經能預判到觀衆的反應了。
" 我們做短劇的時候,首先劇本要說服自己,這是不是一個耐看的劇本?有沒有好看的橋段可以吸引觀衆?無論什麽題材,在劇本階段我們認爲能夠吸引觀衆,才會去做。"
與觀衆喜歡的名場面恰恰相反,曾慶傑劇中喜歡的鏡頭是姜罂推開牌匾讓小花沐浴陽光那一段。
" 姜罂雖然是一個很飒的女人,可以用計謀害死幾個男人,但她其實也是一個善良的小女孩,會爲一顆小草遮風擋雨,小草長成蒲公英,風一吹飄到到處都是獲得自由,不需要困在幽暗的角落,也能代表當時的時代和她的堅守。"
被網友調侃的「24K 純愛劇」「招惹唯一吻戲是杜老爺子的想象」就是基于這樣的考量。
" 我不太建議爲了取悅觀衆瘋狂撒糖。劇中的他們因爲都在苦難當中,是不适宜在這個時間段去真的談戀愛的。當然我們也猜到觀衆是會在這個地方産生一些分歧的,但我們最終還是堅持這樣處理,才能把整部劇的人物形象給立起來。"
重複不如重新做一個新的東西價值大
500 萬以上的成本相比之前拍的短劇,稍微高了一些,但《虛顔》播出時觀衆反饋 " 太短了不夠看 " 後,曾慶傑便将《招惹》的劇集時長增加,比之前的短劇多了 50% 時長。
這樣一算,上漲的總成本一被平均,跟之前相比也差不多,依舊經費緊張。
但播出效果卻是明顯上了一個台階,曾慶傑透露," 播到大概 16、17 集的時候,制片人就說回本了,回本速度是很快的破了記錄,騰訊的分賬,他預估應該會破千萬的,究竟去到哪個高度還要看長尾效應如何。"
《招惹》會員已經收官,可曾慶傑的複盤并沒有停止。
" 配音這塊兒做的可以更精緻一點,幹脆變成現場收音。如果有能力的話,現場收音其實比配音更容易讓演員融入到一個角色氛圍當中。"
" 應該去細化一些道具!比如大太太的手镯,老爺的綠色扳指,劇中的特寫很多,但這個東西一看就不值錢(笑)。"
包括劇中唯二的汽車,也是曾慶傑用減少場景換來的,以此保證整體預算不會超支," 如果我真的有錢,可以做得更讓人的信服一點兒。" 曾慶傑很可惜但他也明白,配音或者置景都需要花時間去做,短期來說,你的錢是不允許幹這個事兒的。
但短劇的發展前景,曾慶傑一直沒有動搖過," 以短劇的發展趨勢很可能會像當年網劇發展一樣,有一天能與電視劇平分秋色。或許短劇與長劇再無鴻溝。"
以前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員或許是不願意拍短劇的,除了質量班底,更多的是他們怕自己會因爲拍短劇掉了身價,但最近,曾慶傑在尋找演員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并不排斥短劇,這也是讓他覺得 " 一切向好 " 的原因。
除此之外,他認爲 " 一個行業如果要一直保持生命力,一定是創新的,重複自我産生的價值其實不如你重新做一個新的東西的價值大,這是這個行業的最優解。"
▲左爲趙弈欽,右爲曾慶傑
這也從側面回應了《招惹》會不會有第二季的問題。
至于萬衆期待的長劇,曾慶傑也表示在路上了," 今年準備回歸到長劇,再不回來的話,觀衆或者制片人就認爲我是一個隻會拍短劇的導演了(笑)。"
-END-
○ 記 者 ○
END-
視覺 | 蛋蛋
運營 | 曉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