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母語創始人徐冬梅女士在 2023 兒童母語教育論壇暨首屆 " 點燈人杯 " 兒童閱讀教師素養大賽上發表主題演講
各位點燈人,各位母語教師,大家好!
今天,人類世界似乎正在面臨一場深刻的危機。
雅思貝爾斯的《什麽是教育》中說:
每一種社會改善的先決條件要求每個人都要受教育,以便能自我教育。
教育要喚醒人的潛在的本質,逐漸自我認識知識,探索道德……
一個正直的人,他同時就會是一個正直的公民。我們必須有根本的改變。
我們是孩子的母語老師
我們必須有根本的改變。任何情況下,其實改變始于我們自己。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是一群什麽樣的人?我們是孩子的母語老師。
這次現場還有不少家長參加,你們是孩子最初的母語老師。他們是在你的懷抱裏,在搖籃邊學會了母語。
我們必須有根本的改變,我們對語文學習的認知一直是這樣的:學教材,大量做題,擔心他考試考不好。因此,我們帶孩子們做這麽多的識字寫字訓練,看拼音寫字與抄寫所謂的好詞好句。
親近母語認爲母語是應該這樣學的:在大量閱讀中适當的聽說讀寫,問思辯行,在閱讀中去識字、理解、審美,思辨、表達,在閱讀中去涵養孩子的心性,養育孩子的人格。
我們必須有根本的改變,改變自己的理念。以兒童爲本位,讓教育回到真正的生命;以閱讀爲核心,每一位語文老師都應該是孩子的閱讀老師;以文學教育爲基礎,讓文學中的真善美,人性的光輝照亮孩子的生命;以語用爲路徑,讓他們用母語解決真實的問題;以育人爲旨歸,培育完整而有智慧的人。
我們必須有根本的改變。不僅僅着力在具體而微的課堂,不僅僅關注教師個人的專業成長,更重視母語課程建設,更重視爲兒童營造良好的母語學習環境。
親近母語 20 多年來給大家提供了很多的課程資源。在我看來,基礎性的母語課程就應該是學好語文教材,用詩歌和孩子們去開啓黎明,以教材往外拓展閱讀,和孩子們一起,讀好 " 快樂讀書吧 " 中的整本書。
然後還有能力的話,帶孩子們一起讀圖畫書,帶孩子們去做整本書的閱讀,不同的年齡解決不同的問題,以分級閱讀的理念去指導自己的閱讀實踐,甚至帶孩子去讀更多的書。
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兒童閱讀課程化,而是倡導更豐富更自主的閱讀。不僅是文學的閱讀,也把人文的閱讀、科學的閱讀帶給孩子們。
如果你對生命從何而來,對我們的民族、國家、中國文化感興趣的朋友,你可以去探索二十四節氣課程,你可以去做系統的中國文化課,可以去做跨學科的學習,可以做你班級的點燈人,推動你所在學校的書香校園。
我們必須有根本的改變,不能做一位又認真又錯的老師。就像《鳄魚怕怕牙醫怕怕》裏一樣:鳄魚不想看到牙醫,它很害怕,牙醫也不想看到鳄魚,他也很害怕……你覺得做這樣的老師有意義嗎?
無限相信經典的力量,無限相信兒童的潛力,成爲孩子們的閱讀老師,成爲老師們孩子們喜歡的母語老師。
帶孩子們誦讀詩歌,給孩子們講圖畫書,帶孩子們閱讀整本書,讓他們交流分享。這樣的母語學習,是素樸的,也是絢爛的。
我們必須有根本的改變:
培育合格的兒童母語師資
二十年來,親近母語爲培育兒童閱讀師資所做的努力已經看見了一些成果,點燈人在線彙聚了 31 萬老師,點燈人教育公衆号也有 25 萬老師。
很多老師給予我們的師資培養很高的評價。前一段時間,我們做了一個小範圍的調查,調查還沒有公布,我認爲樣本還太小,但是我們得到了很多的建議。很多老師已經跟随親近母語 10 多年,他們給了我們很多的鼓勵。
今年,我們舉辦了 " 點燈人杯 " 兒童閱讀教師素養大賽,我們希望尋找發光的人,呈現有光的課。
286 位老師參加了首屆大賽。但是我們的目的并不在比賽,我們不僅僅是爲了找到明天下午參加總決賽的四位老師,他們可能還是稚嫩的。
我們是希望通過這個平台,倡導一種主張,主張老師們去做兒童本位的母語老師,去探求兒童本位的母語課堂。
發光的人,有光的課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 " 發光的人,有光的課 "。
發光的人是什麽樣的?光從何來?
在我看來,她(他)是有愛的,良善的。全心的愛着孩子、教育和世界。
她擁有完整而自由的心靈。她永遠心懷謙卑。她知道萬物的偉大,一切未來孕育于今天的兒童。她理解童年,尊重每一個孩子。
她熱愛文學,熱愛閱讀。她站在台上就是母語。
她懂得真正的教育,在于促進兒童内在的發展。
她從不教學死的知識,她善于把孩子帶到真善美的境地,讓他們和偉大的事物相遇,和偉大的生命對話。
天哪!這不是天使嗎?她在哪?不知道。
我知道,你們經常不得不在令人氣餒的,很多無意義的事務中忙碌,而不能真正地,全心地從事教學。
我知道,你們的知識結構可能很不完整,甚至在之前你根本沒有讀過一本圖畫書,一本兒童文學,一本教育哲學。
我知道,你們每天面對的孩子,可能不少是被病态的社會和家庭傷害的兒童。
我更知道,你們每天必須面對很多現實的問題,身心更不自由。
其實,我曾經跟你們一樣。我出生在 1970 年,1983 年讀師範,1986 年畢業,我隻是一個中師生。我沒有上過真正的大學。雖然中師畢業以後要讀本科,讀研究生,做訪問學者,但是我個人認爲,我老師對我的文學啓蒙和閱讀是我真正的大學。
老師們,我堅定地相信:你們每個人都是一盞燈,打開自己,真正地跟孩子在一起,盡可能多地跟自然在一起,永遠保持對文學的熱愛和詩性的生活。
在喧嚣甚至惡俗的世界裏,記得我們自己是誰:我們是孩子的父母,兒童的母語老師。在和孩子共同閱讀的過程中,誕生出一個新的自我。在每天的教學裏,在閱讀中,和偉大的生命對話中,在事上練,在心上磨,然後創造出一個嶄新的自我,完整的自我,創造的自我。
發光的人,光來自哪裏?
來自生命本體的喜悅和甯靜。保持對偉大事物的敬重,相信真理和良善,堅定自己的信念,身心不解體,思想不盲從,精神不焦慮。
這是我爲老師們建構的兒童閱讀師資認證的體系,我們用道、學、藝、術 4 個層面來表達,就是希望用道、學、藝、術去提升我們,成爲完整的自我。
什麽才是好的課堂?我認爲最好的課堂一定奉守盡可能謙卑的教學之道。但是,比教學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們如何把孩子們帶到豐美的母語的草地。
什麽是有光的課?光從何來?
我下面講的是狹義的課堂,我認爲其實最重要的是課程,課程比教學更重要,我先大略地把母語課分爲這麽幾大類:語文課、晨誦課和讀書課。
其實,我認爲早晨來到學校,最不應該上的是自習和做數學題。因爲早晨孩子們迷迷蒙蒙的,中國自古而來,不光是中國,從世界範圍的角度看,在人類教育中,晨讀是一種儀式,不僅僅是一種學習形式。
本屆論壇我們有 7 節課,除了素養大賽 4 位獲獎選手的展示課以外,我們還邀請雪野老師、王樂芬老師和蔣軍晶老師跟選手上同樣類型的課。這是爲了讓大家看到更豐富的課堂。到親近母語來,不是小學語文教學觀摩會,不僅僅是課堂看賽課,這不是親近母語的主張。
不論是什麽樣的課,親近母語建議老師們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備課、上課、教學反思遵循以下環節。這屆素養大賽展示了這個流程,并且從這幾個方面來評價課的設計和效果。
因爲是論壇的開幕演講,我沒有辦法展開,但是簡單過一遍,讓大家了解我們的倡導。
1
文本解讀和教學内容的确定
不要以爲這就是教學内容。這是我們的教學教材或者文本,如果是晨讀課,你教什麽?如果是一節古詩欣賞課,你教什麽?如果你拿它來做一個文史哲的結合課,你教什麽?教學内容的确定是不一樣的。
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根據不同文本的特質,比如說教材,它有它所處的年級,所在的單元,有它所處的階段,所承擔的任務。那麽這樣就規定了這篇文本的教學目标,不過我今天主要講的是讀書課。
親近母語在中文分級閱讀标準裏面,把每個不同年段分級閱讀,比如說一年級讀什麽樣的文本,應該跟孩子們讨論什麽,做了一些探求和探讨。
2
教學目标的确定
我們把教學目标分析爲三個層次的目标,第一是閱讀素養目标,第二是核心素養目标,第三是育人的目标。
那麽在閱讀素養目标裏面,大家基本上可以把它等同于學科的目标。它會有一些字詞的疏解,有可能會涉及到一些修辭,一些文體,或者涉及到作者,但是老師們如果隻是講死的知識,對于兒童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所以哪怕是一個問題,比如說如何介紹作者、作家本身就需要功夫,在什麽地方給到什麽程度,還是讓孩子自己去學習和了解後再來和我們探讨,這些都需要我們去揣摩。
還有閱讀策略,閱讀方法也是一樣。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不同年齡段讨論什麽,應該形成什麽樣的能力,如何去促進他的閱讀素養,也就是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積累。
我們的課标相比于以前,有非常具體的一些描述,給了老師們很好的參照。今天我們講目标,并不是說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就要從這三個層面去設計教學,這三個層面是包容在一起的。
3
課前任務
我們的課标相比于以前,有非常具體的一些描述,給了老師們很好的參照。今天我們講目标,并不是說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就要從這三個層面去設計教學,這三個層面是包容在一起的,課前的任務每一種課是不一樣的。自主閱讀教學中圖畫書是不需要提前閱讀的,但是往往主題閱讀和整本書需要提前閱讀。親近母語倡導的孩子的學習應該從讀開始,從自己讀開始,而不是從教開始。
老師們尤其是家長們,特别希望你最好給我一個方法,讀書方法、教學方法,他馬上就會學,所以老在說什麽教學方法,怎麽去做閱讀策略。其實一切的閱讀方法或閱讀策略都需要積累,你沒有讀過 100 本圖畫書,你可能都不知道圖畫書基本的特質是什麽,你沒有讀過一定量的兒童文學,你很難知道一個童話和一個兒童小說它的區别可能在哪裏,因此重要的是孩子去讀,然後孩子們适當地思考或者完成學習單,但是不能太繁瑣。
我個人非常反對在學生閱讀前做大量的指導,實際上國際閱讀學的研究早已經證明過多過全的指導,對于孩子隻能是一種幹擾。我們需要盡可能謙卑,就是你盡可能往後退,讓兒童和文本在一起。
這是《柳林風聲》的一個學習單,讓孩子們去完成的其實是一些基本的問題,有助于他讀了以後,能夠經過了一些思考,然後再到課堂上來讨論。
4
教學過程
世界隻有一節讀書課。我把它具化爲 4 步,就是導入、初讀、深讀、聯結和拓展。
時間關系我也不能把它展開來說,導入越簡單越好,導入的重點在于激發孩子的閱讀期待。
我們在初讀的時候不同的課型是不一樣的,但都要尊重孩子閱讀以後的初步感受和體驗,從兒童讀完文本的那個地方開始我們的教學。
深讀,我提出我自己的三個支架,老師們看看好不好用。我覺得其實在深讀的時候,比如說晨誦,通過一兩個問題讓孩子進入,因爲晨誦他就是熟讀成誦,熟讀體會文本,它是一種滋養,而不需要深究。不求甚解、熟讀成誦是《日有所誦》的基本的原則。
我們用閱讀問題去促進他理解,最後還是他自己朗讀,讀到什麽程度呢?送給大家 4 個字叫:讀如己出,就好像這個詩是你寫的,你讀出你的理解。我特别煩虛情假意的,過度用力的朗讀,你可以試試真實的,真正理解的朗讀和誦讀。
主題閱讀也好,整本書也好,圖畫書也好,尤其是主題閱讀和整本書,我認爲其實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去思考教學設計,這三個方面是基于學的,不是基于教的。
我們在做讀書課設計的時候,最好找到一個統合性的統整性的母題去統攝,統攝了以後具化爲一些話題,再具化爲一些問題,所以爲什麽我特别重視選書選篇,因爲一個有質量的文本它是有邏輯的。
在話題設計的時候,你可以聚焦在内容、主題、情感、意旨,用兩三個話題去回應他,帶孩子去閱讀,這是一個方面。第二來自于文本的形式,形式包括什麽?語言結構、叙述方式、風格,這都是形式的東西。第三可能來自于一種閱讀方法,你要讓孩子去體會一種閱讀方法,比如說這是柳林風聲的一個話題設計。
你在設計讀書課的時候一定要放一段讓學生參與,學生可以通過分組讨論,分組交流,通過活動策劃,通過講演、辯論、表演,寫劇本等等來參與活動。通過産出來促進孩子的閱讀理解。
比如我舉了兩個例子,第一個《西遊記》,孩子們讀西遊記,梳理唐僧師徒經曆的九九八十一難,讨論爲什麽唐僧那麽笨還是師傅等等,你可以選擇一個角度,比如說選擇唐僧師徒四人中任何一個人物讓孩子做一個人物名片,并且寫一個人物小傳,比如豬八戒原來是什麽,然後怎麽樣,最後成了什麽,孩子要去統讀全書。
下面一個《柳林風聲》是周美英老師的設計,她是給柳林風聲來布展,給動畫片來配音,寫劇本、表演課本劇,制作閱讀書,制作創意讀書報告,用孩子們的産出來表達。
拓展不是每節課都需要的,誦讀課老師要拓展什麽?我們可以推薦更多的書,誦讀課不需要通過齊讀來結束。齊讀很重要,是把孩子的所有理解全部送到作品裏去,然後孩子們讀老師也讀,這樣就會形成課堂中的一種氣場。不是所有的課堂都需要拓展。
5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什麽?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重點去思考:
教學目标完成了怎樣?
學生參與的情況怎樣?
話題和産出設計是否合理?
課堂可以怎麽優化?
什麽樣的課是發光的課,光來自哪裏?
我們必須認識到,教學即教育,僅僅停留在知識、認知是不夠的,偉大的事物蘊藏在偉大的作品中。經典的作品,都有其内在的生命,内在的光亮。閱讀和教學的目的就和是引導孩子去聆聽,感受穿越了時空的精神和光輝,隻有發展和深化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理解偉大事物的内在生命,從現實世界邁向可能的世界。
光來自哪裏?教學即教育,來自孩子在閱讀中的投入和創造。帶領孩子們走進這一個文本的秘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文本共鳴,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實現内在的生長。
教學即教育,來自于在一個教育共同體中,互相的點亮和映照。在讀書課上,一個優秀的老師可以帶着孩子們一起進入到作品的世界裏去,我們一起讀,一起分享,享受理性之光,享受審美之樂。
但是我們要高度的警惕,我們在教學中是否足夠謙卑?我們是不是一直在滔滔不絕?我們的讀書課是不是依然在讓孩子找标準答案?我們是否很欣喜于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争論甚至反對我們嗎?
主題閱讀和跨學科閱讀、項目式探究
(研究性學習,專題探究)
本屆論壇還有一個話題,是全學科閱讀、思辨性閱讀和跨學科學習。這個話題很大,在我看來,它其實包含在我剛才講的内容裏。因爲這個世界是完整的,每個兒童的生命是完整的,他們認識世界的眼光是完整的,我們要做的是和孩子在共讀當中來收斂起我們破碎的身心,然後和孩子們一起通過更完整的學習,更通透的學習,打通連接,産生共鳴,然後我們來形成完整的自己。
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曾經給孩子們設計過這樣一堂教學,我是用《新母語》的 " 泊舟 " 這個單元做的," 泊舟 " 這個單元有這麽幾首詩,大家都很熟悉,一個叫《宿建德江》,第二是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第三是《楓橋夜泊》,第四是《泊秦淮》,第五是《泊船瓜洲》。這幾首詩孩子們不是早學過了,五年級還要安排 " 泊舟 " 幹什麽呢?
第一周的文學閱讀,孩子們誦讀,自己疏解,說出詩意,因爲有的孩子讀過了,有的還沒有學習,然後選一首詩來完成作者朝代的表格,讓孩子思考這首詩突出的寫法是什麽?然後帶着孩子們一起來研究爲什麽這個單元以 " 泊舟 " 爲主題," 泊舟 " 是一個怎樣的意象,一般表達什麽樣的情感?
第二周我們做跨學科閱讀。我做了這樣的設計,我希望每個孩子去研究一首詩,各用一段話來表述以下問題:
當然其實我在做《新母語》的時候就是這麽想的,不僅有 " 泊舟 " 單元,還有 " 折柳 " 單元,這都是傳統文化中的意象,然後各種名家的單元,還有 " 營造 " 單元,讓孩子們去做探究學習。
老師們,親近母語 20 多年來能夠堅持到今天,都是因爲你們的支持和參與,我希望我們用各種各樣的平台給老師們更多的參與和支持。
我希望親近母語,不追求虛名,不樹立權威,盡可能給老師們提供更豐富的資源支持和研究實踐的支持,給老師們提供交流分享展示的平台。
老師們,家長們," 從心理上說。一個人就是整個人類,他不隻是代表人類,它就是人類物種的全部,本質上它就是人類的整個。" 這是克裏希那穆提說的。
老師們,當下即未來,你我即世界。
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從閱讀出發,以母語抵達,去培育有中國根基的未來新人,這是我的使命,是親近母語的使命,我想也是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和我們今天社會的使命。
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徐冬梅女士在 2023 兒童母語教育論壇暨首屆 " 點燈人杯 " 兒童閱讀教師素養大賽上的演講整理,并經本人授權發布
點亮小星标 ★ 精彩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