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想象跟少年時欽慕的人重逢,大概都加了厚厚的濾鏡——
對方沐浴着夕陽黃昏而來,自己穿着大人衣服,期待又小心翼翼地問:
"hi,好久不見,你還記得我嗎?"
《驕陽伴我》裏的男主盛陽的确是這樣期待的,但現實畫風好像不太一樣。
十年後,盛陽和高中時崇拜的姐姐簡冰在餐廳偶遇,禁不住數次回看,結果被已有些醉意的姐姐誤會想吃她的牛排。
盛陽倒是滿懷期待地說:" 你還記得我嗎?"
姐姐吐槽他:
你們現在這些年輕小孩,還用這一套搭讪呢?
盛陽不死心:" 我們以前見過的。"
然而姐姐不吃這一套。
兩人明明想的不是一件事,卻能奇妙接上話,是有些化學反應在身上的。
這幾年看多了姐弟設定,原本以爲《驕陽伴我》這部新劇又是冒着粉紅泡泡的幻想愛情。
追了 9 集發現,這劇畫風明顯不一樣——
不排除依然有女性對愛情的粉色希冀,但不誇張、放大某些幻想,而是在希冀中流露女性對親密關系的選擇和思考。
白百何飾演的 30+ 姐姐簡冰,很多時候的選擇,都符合現實女性的正常反應。
比如,面對一個多看自己兩眼的年輕男孩,簡冰隻會覺得——你找錯搭讪對象了。
不是出于自卑,而是她有很多事要忙,包括忙着和丈夫談離婚,無暇理會這些超出生活之外不切實際的邊角料。
所以一開始對盛陽(肖戰 飾),就像對待一個上門的快遞員一樣禮貌疏離。
但簡冰對盛陽的意義不一樣。
十年前,還在上高中的盛陽因爲父親環衛工人的身份,時常遭到同學嘲笑,放學回家看到父親在清掃大街,頭也不回就走。
回家甚至跟母親說,别讓父親參加他的家長會了,他嫌丢人。
那時候,簡冰拍攝了一個有關環衛工人的公益廣告,裏面采訪了盛陽的父親,給予這個職業關注與贊美,在城市大屏播放,父親的職業一下神聖起來。
這麽一個善舉或許在别人看來沒什麽,卻拔除了少年盛陽自卑的因子,并在他心裏種下了未來的職業種子。
26 歲的盛陽從事廣告設計的工作,正是受到簡冰的感召。
所以,簡冰對他來說既有恩情,也是引路人、激勵者,對簡冰的作品更是真誠的欣賞。
他會格外關注簡冰,在她醉酒時小心翼翼保護她,并告訴了簡冰閨蜜酒店地址。
知道有人接她後,幫她準備了水,給她租了一個充電寶給手機沖上電,獨自離開。
兩人的對話互動主打一個将别扭進行到底。
簡冰給盛陽轉 5000 塊錢,還他照顧她花費的錢,盛陽非說給多了,堅決不收,非要對方轉他算得清清楚楚的 2480 元才喜笑顔開地收款。
這麽耿直不懂轉彎的盛陽,簡冰也直呼第一次見。
給簡冰熬粥,簡冰(已離婚)透露自己宿醉喝粥很舒服。
盛 · 不解風情 · 陽,本想表達一下關心,脫口而出的話:
怪不得臉腫這麽大
好在盛陽貴在孺子可教,很快學會了嘴甜,讨姐姐歡心。
在簡冰質疑自己隻是因爲年輕才被推薦時,馬上開啓誇誇模式:
因爲你不僅年輕
還漂亮
而且還适合
雖然兩人是官配 cp,前期的拉扯互動也比較逗,兩人從陌生到熟悉,有個逐漸升溫的過程。
但簡冰起初對盛陽是無意的。
隻覺得這麽真誠、老實暖心的孩子,不多見了。
不想用 " 清醒獨立 " 這麽一個司空見慣的詞形容簡冰,反而泯滅了其特性。
清醒是有的,不過更準确地說,是什麽都看在眼裏,内心有主意,會拿捏分寸,隐忍不發,瞅準時間也牙尖嘴利,不讓自己吃虧。
簡冰出場第一場戲是在現場拍片,背後的客戶議論她跟導演老公的私生活。
片子拍完,客戶以爲自己很幽默,誇獎簡冰:
" 真沒想到,一個女導演能夠把片子拍得這麽好,薛導(簡冰丈夫)帶得好啊。"
簡冰身在男性占主導地位的廣告導演行業,整個職場生涯一定聽多了這樣的性别歧視言論。
好像導演這個詞一旦和 " 女 " 聯系上,馬上給人無限遐想——技術不行、背後誰誰在教她,總有意無意關注其私生活大于作品。
簡冰禮貌回怼時,帶着一種收納過很多質疑的疲倦感,同時見招拆招,禮貌穩重也不失鋒芒。
我覺得片子拍得好壞
和性别應該沒什麽關系吧
您是我的客戶我尊重您
但也請你尊重我
背後就不議論導演私生活了
前期的簡冰身上帶着一種受夠了、想掙脫的狀态。
從前無論家庭還是事業,都籠罩在丈夫的陰影下。
丈夫薛易明(田雨 飾)對感情不忠,十幾年一直在外拈花惹草。
乃至簡冰開車在路上撞見老薛跟一年輕女孩舉止親密,已經見怪不怪,還大聲鳴笛,諷刺地打起了招呼。
吓唬完老薛後,揚長而去,臉上并沒有複仇的快感,而是一種忍耐到頭的屈辱難過。
他們曾有過甜蜜時光,老薛帶她入行,教她拍攝,他們合作拍片、拿獎,一起奮鬥,合開的公司名還是從兩人名字中各取一字——簡易。
從前老薛教她,讓她欣賞的優點,不管什麽時候都要當一個堅持自我想法和表達的導演,已經在他身上看不到了,他變得得過且過,不思進取。
對簡冰來說,從前她帶着崇拜對眼前的男人有太多幻想,現在濾鏡碎了,情感上受過太多屈辱,幻想也破滅了,男人還在公司一言堂,幹涉她拍片。
她提出離婚時,沒有大吵大鬧,更沒有心軟,隻有破碎後,權衡後,意識到無論感情還是事業,自己不再需要他,離開他,開啓新階段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離婚宣言也冷靜審慎:
我長大了
不想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忍你了
簡冰這樣的當代女性,已經和我們的母輩大不相同。
她們在經濟獨立,有事業做支撐的基礎上,多了很多選擇自由,在親密關系裏可以多考慮自己的感受,可以不再忍氣吞聲,壓抑自己,給丈夫找理由。
她們選擇獨自飛行後,在社會上也可以有恰當位置。
所以離婚對簡冰來說一定是通往幸福的。
這也是當下女性對親密關系期待的處理方式——好聚好散、當機立斷。
放棄一段親密關系,必然會對下一段有所期許。
雖有期許但這麽成熟冷靜的姐姐,怎麽可能輕易托付。
所以她跟盛陽會是一段在日常相處中逐漸升溫的 cp 線。
盛陽身上難得的一點是他很幹淨——是那種未被馴化和浸染的幹淨。
一般男性看女人總有種看 " 獵物 " 的心态,如果是年上就是 " 女人你引起我的注意 ",年下弟弟就是 " 姐姐你逃不掉的 "。
盛陽看簡冰是沒有什麽侵略性的。
簡冰身爲年長的一方,生活閱曆、專業技術自然高于盛陽,簡冰在展現自己才能時,盛陽沒有不适,更沒有想壓她一頭的想法,而是欣賞和信任。
比如盛陽把簡冰推薦給自家公司老闆拍攝廣告,看簡冰用創意和技術 slay 全場,從容面對組長的刁難,一一拆招,臉上露出挂不住的小得意。
簡冰自然也沒有教别人做事的普信狀态。
她第一次提點盛陽,其實是看到他的 PPT,随口問了一句:初稿吧。
盛陽不死心,在簡冰跟老薛電話争執時,追問她爲什麽說是初稿,簡冰正有點情緒上頭,直接回:
糙。
兩人一來一往,一個虛心求教,一個認真回應。
加上盛陽刻苦肯鑽研,超乎想象完成了中秋禮盒的創意設計。
他們的相處是互相助益的,簡冰給盛陽創意上的提點和靈感,盛陽向自己老闆舉薦簡冰。
除了看中對方的品質才華,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是互相需要的。
劇中有個細節很生活化。
盛陽坐地鐵敲響了簡冰家的門,恰好簡冰也需要有人修下水道,兩人見面默契一笑。
盛陽很自然地做晚飯,吃飯時給簡冰講自己今天把踩他底線的組長打了的事。
簡冰沒有責怪他沖動,也沒有要保飯碗之類的勸告,還跟他一起吐槽這類小人領導。
同時也送盛陽一句話:
" 欲成大樹,莫與草争。将軍有劍,不斬蒼蠅。"
開導他遠離這類消耗自己能量,跟其鬥降低自己檔次的人。
簡冰一席話安撫得盛陽喜笑顔開,還給他指出了明路。
你會發現盛陽需要的東西,簡冰這裏都有——
溫柔地循循善誘,高眼界的指點,對職業理想的堅守,都像光一樣吸引盛陽靠近。
而盛陽身上的幹淨、踏實和安穩,是老薛無法給她的。
兩人一塊相處好像很有上進心的樣子,主打一個成爲更好的自己。
所以這部劇區别于當下其它都市愛情劇的是——雖有年齡差,卻沒有誰強誰弱,兩人是 AA 制人設,充電式愛情。
簡冰身上很難得的是,她早已成爲了她自己,有自我意識,有一定的性别認知。
日常言談就透露出頭腦的清醒——
爲什麽女人就得是賢妻良母呢
如果一個詞隻能形容女人
不能形容男人
那就是一種綁架
盛陽雖受了簡冰指引,但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懂得拒絕什麽。
他們是兩個互相獨立的個體,因緣際會中彼此靠近,相互吸引、共同成長,彼此充電。
我想這才是當下女性更想看到的親密關系和愛情觀。
當下選擇看似變多了,其實我們還是被束縛在一個小圈子裏,年紀的增長也并沒有讓我們對戀愛開放,有時甯願選擇暫時滿足需求的短暫戀愛,也恐懼進去長期親密關系。
不是我們不會經營關系,而是現實滿足不了需求的變化。
女性成長了,她們厭倦了付出犧牲,渴望在親密關系尋求陪伴、進步、情緒等價值。
這也是簡冰這一代 30+ 姐姐,正在找尋的路。
當然,生活中不是隻有愛情,也不是隻有一種愛情。
劇集裏有上一代的愛情,盛陽爸媽爲了一條 3000 塊錢的裙子吵架。
有鬥嘴鬥出感情的戀愛。
也不止愛情職場,而是一個充滿都市煙火氣,主打溫暖治愈的劇。
記得這劇前兩天上了一條熱搜,說的是," 白百何就沒演過受氣的角色 "。
言下之意,簡冰亦是有爽文特性,替觀衆出一口惡氣的。
但在我看來,治愈不同于 " 爽 ",因 " 爽 " 隻能洩壓,而不足以修複創傷。所謂 " 治愈 ",應該是對現實足夠誠實,甭管鮮亮的還是陰霾的都盡情描繪,從而給我們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
生活就是這樣,有時郁悶有時治愈。
而不管我們是不是爽文大女主,我們都有選擇不受氣的權力。
很多女性作品的表述順序錯了,并不是大女主身份,成就了一位女性,而恰恰每個堅毅理智的女性才能成就大女主。
我們可以有從親密關系裏抽身而去的底氣,也有在任何時候懂得爲自己考量與争取的勇氣。
伴着我的是驕陽,而我自己,亦可以是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