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積聖
肝膽胰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普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全國外科學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全國脾功能與脾外科學副組長、廣東省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 " 五個一科教興醫工程 " 學術帶頭人。長期從事肝、膽、胰、脾疾病的診治、研究,尤着重于肝癌、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肝膽管結石等疑難病的診治及消化道腫瘤(胰、胃腸等)的外科治療。
作者|葉芳
編輯|梁中明
本文共3125字,閱讀時間6分鐘
名醫治病救人立功立德,
《仁心》欄目為當代名醫立言。
本文是 39 健康《仁心》欄目組對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前副院長
陳積聖教授的深度訪談。
數十年如一日,心系臨床、科研、教學工作,兢兢業業耕耘在臨床一線。即使到退休年齡也還是閑不住,堅持每個星期出兩次門診,為患者康複不懈努力。後因身體原因,不能繼續從事臨床工作,他便将多年主編和閱讀的專業書籍捐獻出來,供青年醫護同事閱讀學習,希望把畢生寶貴的診治經驗傳承下去,去救治更多病人。
他就是青年醫生們的榜樣——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肝膽胰外科陳積聖教授。
1
" 醫三代 " 以濟世為懷
出身于醫學世家,外祖父、父親、母親都是正規醫學院校畢業,陳積聖從小受到醫學熏陶,學醫的種子就在他内心深處悄悄發芽。當看到敬愛的外祖母患上宮頸癌,在痛苦中去世,他幼小的心靈受到很大刺激,因此立志學醫,長大後要當一名醫生,盡全力救治像外祖母這樣的病人。
可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天賦和努力都不可缺少。
1959 年,陳積聖以廣東省第一名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醫學院錄取。學醫是一件很苦的事情,背誦内容特别多,枯燥乏味,如果不是真心喜歡,很難會積極地去學習。
" 學校對基礎理論非常重視,授課老師對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基礎技能、基礎技術’三基要求非常嚴格。現在看病有 B 超、CT、磁共振各種醫療設備和輔助檢查,那個時候隻有聽診器和血壓計,診斷病情主要靠問、靠手摸。"
陳積聖說,基礎知識如果沒學好,門都沒入,談何将醫術精進。
當時主要的醫學院校,住院醫師、實習醫師都實行 24 小時制。尤其是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根本沒有個人時間,成天泡在病房裡面,參與病人搶救、學習醫患溝通、做課題……這樣的磨煉讓陳積聖迅速成長,專業知識信手拈來,對臨床病例爛熟于心。
1965 年,陳積聖畢業後被分配到四川泸州醫學院(即四川醫學院)普外科。他安心紮了根,跟着 " 四清 " 醫療隊上山下鄉。過去普外科的分科沒有現在這麼細,老一輩普外科醫生都是多面手,遇到什麼手術都要上。憑借一把柳葉刀,陳積聖做手術能 " 從頭做到腳 "。
" 我當時主要是做全科醫生,内、外、婦、兒包括接生,什麼活兒都要幹,農村缺醫少藥的狀況遠遠超出我們想象,對我們年輕醫生是很大的鍛煉。" 陳積聖目睹了四川農村的醫療落後狀況,還有老百姓的貧苦生活,異常強烈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在他内心深處躁動。這段深入農村進行巡回醫療的經曆,他一輩子銘記在心底,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從醫志向。
◎ 陳積聖教授(左二)在病區查房。 / 醫院供圖
在随後的數十年行醫生涯中,陳積聖用實際行動诠釋了 " 精醫術,懂人文,健康所系,性命所托 " 的醫者俠義。孫逸仙紀念醫院的張磊教授是陳積聖的學生,他表示,陳積聖隻要是在醫院裡,每天早晚兩次查房,風雨不改,周末隻要有空,一定會回醫院看病人,這種以身作則、以患者為本的理念,為一代又一代的外科醫生樹立起為人師表的典範。
平易近人是學生對陳積聖最誠摯的評價,經世緻用是他對學生最生動的示範。無論是年輕的實習醫生,還是外院的進修醫生,遇到問題都會找陳積聖聊一聊,他都會非常耐心地指導學生有效學習,從他這裡獲得建議、指導和鼓勵,為學生 " 穿針引線 "。
陳積聖在講課時會從簡單易懂的方向入手,以通俗的語言剖析晦澀難懂的原理,他總能将抽象的原理通過生活中的實例來化難為易。他對實習醫生講:" 這可能是你這一輩子接觸外科的唯一機會啊,一定要好好珍惜。"
◎ 1987 年,陳積聖教授在國内最早開展門奇斷流,吻合器食管下段橫斷吻合術 + 帶蒂自體脾移植手術治療門脈高壓症。 / 醫院供圖
2
獨創術式破解百年之争
" 學識淵博,勤于閱讀和思考,嚴格自我要求 ",這是陳積聖教授留給學生的最深印象。
上世紀 70 年代在普外科領域,各種新思潮湧現,新技術開始在世界上廣泛應用。但當時的中國普外科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很多理念還很落後。學校圖書館經常有影印本的醫學外文雜志,如獲珍寶的陳積聖就算再忙也要抽空去學習,通過外文雜志刷新了對脾髒的認知,打開了新的視野。他是國内最早對脾切除、自體脾移植進行系統研究的專家之一。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脾髒被看作是人體一個可有可無的器官,隻要脾髒發生破裂、損傷,就一切了之,這個做法直到上世紀 70 年代才出現根本轉變。
當時出現了一種疾病,切脾的小孩往往會發生非常兇險的感染綜合征(OPSI),死亡率在 80% 以上,沒有任何抗生素能夠控制這樣的感染綜合征。後來醫學界才搞清楚,這是因為把患者的脾切掉了以後,失去了最重要的能對抗感染的 " 脾因子 "。自此,外科大夫普遍開始重視外傷脾破裂手術如何保留脾髒。
◎ 人體的脾髒位置,在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脾都被被看作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器官。 / 圖:123rf
三大難治性肝病——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肝癌、肝膽管結石,陳積聖大半輩子的時間都在與它們打交道。這三個世界肝病難題的相互關系非常密切:肝内膽管結石可以引起局部肝硬化,嚴重甚至可引起肝癌;肝硬化控制不好會發展為肝癌;肝癌病人 95% 以上都有肝硬化、門靜脈高壓。
" 過去的傳統做法,隻要是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都要切脾。後來發現,切脾對患者有害無益。" 陳積聖從研究創傷性脾破裂保留得到啟發,進一步想到:肝硬化、門靜脈高壓下的脾髒是不是也可以保留呢?
" 我記得第一例手術在 1979 年開展的,華西的一個病人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引起大出血,内科治療手段已經完全沒效了,病人命懸一線。危急關頭,我們唯有放手一搏,實施‘脾移植加上食管橫斷吻合術’(此前已做了動物實驗)。"
陳積聖從那時起花了三十年的功夫潛心研究,另辟蹊徑在國内外首創 " 自體脾移植及食管橫斷吻合術治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 "。
關于門靜脈高壓症的處理,一直存在斷流與分流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兩派之争存續了近百年。這一回,陳積聖獨創的手術方式,打破了幾百年來 "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出血要切脾 " 的觀念,既不屬于斷流,也不是分流,是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法。而且,實踐證明它既不會引起脾亢複發,也不會帶來其他的不良後果。
這一創新性研究成果很快在國内引起轟動,無論是 " 斷流派 " 還是 " 分流派 ",都對這一技術表達出濃厚興趣,還有人主動給陳積聖介紹病人做保脾手術。中華外科學會的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學組的學者也認識到,無論斷流、分流都隻是治标不治本,繼而采納了陳積聖的觀點。
◎ 陳積聖教授為肝膽胰外科捐贈圖書。 / 醫院供圖
不僅如此,陳積聖曾多次走出國門,應邀在國際會議上做專題報告,得到了國外衆多專家的認同與肯定,推動了業界對脾功能的保留(尤其是病理脾)重要性和具體方法的重新認知。
" 四川醫學院人文地理和廣東是有明顯的不同,我最高興的是,回到這裡還可以繼續做我熱愛的科研工作,而且我們醫院還是中國最古老的西醫院,是孫中山先生學醫的地方。在這樣一個曆史悠久的醫院工作,我充滿自豪感!" 說到這裡,陳積聖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當被問及做科研的體會,陳積聖語重心長地說:" 大家不要把科研和臨床對立起來!要想在學術道路上為人所知被重視,必須通過科研來取得進步。跟在别人屁股後面跑,永遠隻可能是第二,所以一定要有獨創性的東西。其次,做科研肯定是有風險的,要打破常規打破傳統,必須要用嚴謹科學的态度對待科研。"
通訊員:黃睿 劉文琴 沈麗娜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