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體 App 2 月 27 日消息,小米在 2023MWC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發布小米無線 AR 眼鏡探索版。整機重 126g,率先采用無線分布式計算,擁有視網膜級光環境适應顯示,支持與手機一碰即連以及創新微手勢交互。目前支持無線連接,端到端延遲低至 50ms。
小米無線 AR 眼鏡探索版,采用了無線連接方案,小米基于之前在多設備互聯通信方面的積累,自研了高速互聯總線,并應用于手機與 AR 眼鏡的連接上。依靠自研低延遲通信鏈路及高通骁龍 Spaces,手機與眼鏡通信延遲低于 3ms,全鏈路延遲低至 50ms。
小米無線 AR 眼鏡采取了整機輕量化設計,采用包括鎂锂合金、碳纖維件、自研矽氧負極電池等大量輕質材料,整機僅重 126g。基于數萬人的佩戴數據,小米精确校準了眼鏡的重心、鏡腿間距、夾持角度、鼻托等細節。
顯示方面,小米在無線 AR 眼鏡探索版上實現了視網膜級顯示,角分辨率 PPD 爲 58,接近 60 标準的視網膜規格。
小米無線 AR 眼鏡探索版
具體的光學設計上,小米無線 AR 眼鏡采用了自由曲面光學模組,由一對 MicroOLED 屏幕與自由曲面導光棱鏡組成。自由曲面棱鏡能夠在有限的體積内,實現複雜的光線折反射。屏幕顯示的内容經過導光棱鏡中 3 個表面的折反射呈現在用戶眼前。AR 眼鏡能夠擁有極低的光線損失,入眼亮度最高可以達 1200nit,看到的畫面更加清晰、明亮。
小米無線 AR 眼鏡還搭配了電緻變色鏡片,能适應不同光環境,調整鏡片的透光度。遮光模式可以在觀影時更沉浸,通透模式又能讓 AR 虛實結合的體驗更生動。
小米無線 AR 眼鏡上搭載了自研的微手勢交互:單手、小幅度、純手勢。
支持手勢交互
用戶可實現挑選應用并打開、滑動浏覽、回到桌面等日常使用行爲。中指的中間關節可作爲方向鍵原點,再結合其餘相鄰區域,組成四向方向鍵,以實現基本的移動操作。爲此小米無線 AR 眼鏡上搭載了一顆低功耗 AON 攝像頭。
除此之外,小米無線 AR 眼鏡也提供了傳統的交互方式,可以使用手機作爲觸摸闆或遙控器進行操作。
小米無線 AR 眼鏡支持完整的大屏應用生态,如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都能充分利用小米無線 AR 眼鏡的顯示面積,讓眼鏡作爲随身大屏使用。AR 可以将熟悉的應用在空間中任意擺放,通過空間手勢調整界面尺寸。将電視中播放的畫面 " 抓 " 到眼前,或是通過手勢點擊,關閉智能家居裏的台燈。
目前,小米無線 AR 眼鏡探索版現支持小米 13 系列機型,支持 3 種尺寸的鼻托,近視夾片。軟件生态方面,支持高通骁龍 Spaces、OpenXR 以及微軟 MRTK 開發框架。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 / 吳泓磊,編輯 / 鍾毅)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