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披上了 " 顧曉聲 " 這個新馬甲,拍了新劇《雲之羽》。
至于爲什麽要穿上馬甲,不管是如網友所傳那般此前他因抄襲風波被抵制喪失署名權,還是有什麽自己的小算盤,就不去過多糾結了,我們隻需清楚,《雲之羽》确是出自郭敬明之手即可。
用趙本山的話說,穿上馬甲我照樣認識你。
畢竟,郭敬明的風格,太顯眼了。
說起來,回顧中國文娛行業最繁榮的那些歲月,郭敬明是個繞不開的名字。
作家财富排行榜上他名列前茅,卻又被痛批作品浮誇造作無内涵。
所拍攝的電影部部備受争議,尤其《小時代》系列,很長一段時間裏,這仨字近乎已經同義于 " 爛片 "(現在有很多人給它翻案,但個人始終認爲,爛片就是爛片,不會因時代變遷和過度解讀而改變)。
雖然《小時代》系列當年口碑不佳,但它的票房成績又屬實驚人。
郭敬明的作品被許多人所不喜是事實,但不可否認的是,對不少觀衆而言郭式作品的确很對他們的口味。
換句話說,郭敬明或許并不是個一流的創作者,但他絕對是個不錯的項目經理,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麽在拍什麽,但他絕對知道市場需要什麽,至少是一部分人需要什麽。
這一次,新作《雲之羽》同樣陷入了口碑争議,有人中意有人讨厭。
但熱度是一點都不低,不管是真心喜歡還是想看熱鬧,郭敬明的劇,總是不缺觀衆圍觀。
追了幾集過後我還是蠻感慨,郭導的審美果真是十年如一日般統一。
從畫面風格到演員選取,《雲之羽》妥妥又是一部郭式美學的産物。
起初我還納悶,作品一開始出現的男主父親和大哥的扮演者過于硬朗的外型,似乎不像是郭導能選中的演員,讓我一度還看得有些變扭。
果不其然啊,沒過幾集倆人突然就領了盒飯下線,郭式美學風格再次統一,意滿離。
不得不說,郭敬明在挑選俊男美女(尤其是俊男)這件事上還是頗有心得的,我相信很多堅持在追《雲之羽》的觀衆,也是看中了這一點,覺得演員們的顔值對大家的眼睛都比較友好,無論如何,這也算是一個優點。
而對于許多觀衆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看點,屬于觀劇剛需。
可以說,郭敬明又一次精準地投觀衆所好了。
但劇集本身,真的好看嗎?
有人說《雲之羽》沒有故事。
有失偏頗了。
故事還是有的,隻不過是一個極爲簡單甚至有些無聊老套的故事,卻愣是被郭敬明用一堆拗口的名字以及莫名其妙的剪輯手法,生生堆砌成了一個讓人看得頭大如鬥的空中樓閣。
先來看《雲之羽》的設定。
宮門有商角徵羽四個部門,無鋒有魑魅魍魉四階殺手,兩方是死敵。無鋒借宮門選取新娘之際,派出兩個魑一個魅潛入宮門。羽宮公子看中了一個魑,角宮公子看中了一位魅。最終渴望自由的無鋒殺手魑在陰森詭谲的宮門之中遇到愛情,與叛逆的公子哥宮子羽一同成長。
宮商角徵羽是起源于春秋時期的中國古樂的基本音階,魑魅魍魉也是古義,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左傳》。
郭敬明的做法,像極了現在有些不會起名的家長,愣是翻着古書找些生僻字給孩子安上,結果就是沒有一個人會待見。
用這麽多拗口的生僻詞彙,真的不累嗎?
讓我們翻譯一下《雲之羽》的故事。
正邪兩方,邪的這方有甲乙丙丁四個等級的殺手,正的一派有天地玄黃四個部門,之後丁級殺手小雲成功潛入正派,與天字的小羽上演了一番先婚後愛的愛恨情仇。
這不就結了?
我常認爲,話是說給别人聽的,一切都該以更易讓人理解爲首要考量因素,但很顯然,郭導不同意這個說法。
怕觀衆不懂自己的高深,索性郭導便将《雲之羽》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了視覺的打造上。
他向來不吝在這方面下功夫,當年耗資巨大的全真人 CG 魔幻電影《爵迹》,即使被人吐糟毫無意義,但郭敬明對于美學的追求我們還是能感受到的,雖然可能方向上出了點偏差。
《雲之羽》中的服化道、建築風格,包括調色濾鏡、鏡頭視角的切換等,和他之前的電影《晴雅集》非常相似。
我之前也提到了,審美是件私人的事情,所以對于《雲之羽》中強烈的郭敬明式美學風格,還是得看個人喜好,肯定有人喜歡這種風格,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倒是可以稍微提一下的是郭導的呈現手法,非常 MV 化。
這一點在男主宮子羽的出場上體現得淋漓極緻,先眼部特寫,再面部特寫,最後切換成中景。
全程都是慢鏡頭,想表達的隻有一點:快看我的男主多帥!
不止是男主,劇中的男配女主女配也時常用到這樣的方式。
我們常調侃有的男明星,帥而自知就成了油膩。
以這個理論爲基礎再來看《雲之羽》中的各個人物,也會産生油膩之感,再加上年輕演員們青澀的演技,壓根演不出郭敬明想要的那種 " 高深莫測 " 的感覺,所以到頭來觀衆看到眼裏,每一個角色就盡皆成了 " 油膩的逼王 "。
注意我的措辭,是每一個角色。(氣氛組金靖排除在外)
尤其是宮遠徵一角,這小夥子可太喜歡邪魅一笑了,都挨了一嘴巴子了,還擱那邪魅一笑呢,看得人實在有些生理不适了。
當所有人的演繹方式都用成同一套模闆,整部劇給人的觀感就顯得極爲吊詭。
我們看的好像已經不是活生生的人在演戲,而是一個個機器、AI 在表演。
每個人都是一副逼王的樣子,用逼王的語氣,說着逼王才會說的話。
如此一來,就連觀衆的注意力都被他們吸引了去,畢竟沒有人不愛看耍猴,也因此大大降低了觀衆們對于故事合理性的探求。
一旦真的有人認真看了劇情,分析了故事,就會發現其中的漏洞豈止百出。
比如混入新娘隊伍的第一個無鋒殺手,被宮門查出比證實其身份是鄭家的二小姐。
也就是說,哪怕是真的鄭家小姐也已經被無鋒策反了,滲透了。
可之後爲了證實女主雲爲衫和上官淺是不是無鋒的殺手,用到的辦法卻是去人家老家看看是不是真的雲爲衫和上官淺。
分明都已經知道哪怕是貨真價實的鄭二小姐都是殺手了,還用這種方法去看雲家小姐和上官家小姐是不是被人冒充了,這難道不是脫了褲子放屁?
又比如全劇所營造出的執刃對宮門來說有多麽重要。
可就是這麽重要的執刃,在離奇死亡後,就像是死了個路人般,看不出宮門所受一點影響。
甚至沒有幾個人去追究、調查死因,全程隻有死了老爹的男主帶着他的随從假模假式調查了兩天,于其他宮門人而言,沒有一個人再去查證。
再者,宮門執刃都這麽重要的位置了,重要到一旦執刃死了,繼承人不在,就趕緊在剩下的孩子中看誰在家就讓誰頂上去當執刃。
宮門别說一日,似乎一時都不能沒有執刃。
可之後竟然讓新的執刃離開一個月乃至三個月的,跑去後山參加勞什子試練,這個時候執刃有無就無所謂了?前後矛盾得未免太過離譜。
還有最惹人發笑的,宮門與無鋒,江湖兩大組織的強強對決。要剿滅對方,無鋒共魑魅魍魉四個等級的殺手,就隻是派出了兩個四等殺手,一個三等殺手,甚至不願出動二等殺手,就隻是讓三個底層的小卡拉米去辦事。
究竟是宮門太過垃圾,還是無鋒實在自大?
無論是什麽原因,這種層次的組織能在江湖上屹立不倒,這種江湖,不看也罷。
郭敬明這次更名顧曉聲,又是編又是導,連主題曲都不放過參與的機會,說到底還是想證明自己。
人生啊,有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他分明已經用那麽多部作品證明,自己确實在當導演這一塊有着緻命的短闆,卻還是不抛棄不放棄,不甘心真的隻做個項目經理,讓真正會拍戲的人去拍。
說起來還有點勵志,不過到頭來我想感動的隻有他自己,看過《雲之羽》之後,我隻想說一句:
收手吧,郭敬明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