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 45 歲的中年,眼睛開始老花了,頭發開始變白了。同時,20 多年的職場經曆,特别是經過高光和消沉的洗禮後,有些事情隐含的道理,也會格外銘記于心。
如果說剛步入職場時,是心懷鴻鹄之志、滿腔熱血激情和敢于改變他人的年少輕狂;那麽,步入中年後,肯定是立足崗位幹事、鋒芒絕不外露和社會适應良好的穩健前行。
20 多年的職場,我看到過家庭背景好,自己也很努力的平步青雲;也看到過家庭背景好,但自己不努力的聲名狼藉;更看到過較多的純粹靠自己業務精湛、學習力強和樂于奉獻,而實現的華麗轉身。
所以,我對幸運的認識,就是機會的出現是不确定的,而自己的努力的确定的。對于像我這樣沒有家庭背景的普通人來說,唯有幹好本職工作,先成爲業務能手;再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學習,再成爲行業能手;要是遇到賞識自己的 " 伯樂 ",那我就是幸運的。
事實證明,我是幸運的!
45 歲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的工作還必須幹好。在家庭和工作的關系處理上,我的體會是全力塑造好家風,讓和睦的家庭促進每個人各行其責。
在家庭中,每個中年的丈夫都遇到過妻子對待公婆不像對待自己的父母那樣貼心,這其實是人之常情。那作爲丈夫隻有先做到把嶽父嶽母當成自己的父母。隻有這樣,才能換得妻子對待公婆的好,否則,就是滿天的争吵,甚至分崩離析。
再如,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曆童年的幼稚、少年的輕狂和青春期的波動,以及青年期的抉擇。作爲父母,适度的道理明晰是必要的,但說多了孩子就會充耳不聞。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這充分說明好家風的潛移默化感化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比如,父母打着麻将,卻叫孩子不玩去寫作業,這能管用嗎。
有的人辛辛苦苦幹了一輩子,在職場上也沒有家庭背景好的小年輕惬意。對此,我們千萬不要抱怨自己的父母,更不要抱怨他人和社會。
而應該認識到自己還不足夠優秀,自己工作中發出的光芒還沒有照亮領導的眼睛。同時,還應該看到,大多數人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實現夢想的。
有的人也經曆過,在困難階段或低谷時期,沒有及時得到同事和他人的幫助,從而感歎人情比紙薄。其實,這也完全沒有必要。
因爲人與人之間,不幫是本分,幫忙是情分。即使親情之間,不經常走動也會生疏,何況是一般的同事關系呢。
所以,我們要銘記:要想從别人那兒得到什麽,就先給别人什麽。隻要自己是積極的,你的朋友就不會消極;隻要自己是勤奮的,自己的孩子就不會懶惰;隻要自己樂于奉獻,别人就不會小氣。
隻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将變成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