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賽博汽車
自 2021 年底到現在,是自動駕駛行業的低潮期,更是整個行業過沙篩金的價值重塑期。
同時也在這個時期,自動駕駛行業以場景爲單位,若幹個隐藏在以 Robotaxi 爲主的高階自動駕駛身後的細分賽道,開始走入台前,比如同樣面對開放場景的無人環衛。
我們回顧最近一兩年自動駕駛行業的曆史發現,無人環衛經曆了去年的投資高潮之後到今年,開始加速 To G 生意的落地節奏,據低速無人駕駛産業聯盟數據,截止到今年 10 月份,國内有關無人環衛的官方招投标項目高達 21 起,涉及金額從千萬到億元級别不等。同樣是無人環衛招投标項目,去年一整年發生 9 起。
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些企業如酷哇機器人,仙途智能等,都在今年拿到了億元級别的項目标的。
從大趨勢來看,因爲勞動力短缺的剛需,以及市場和政策層面的推動作用,無人環衛開始迎來大規模商業化的黎明時刻。
爲何是黎明?
縱使有剛需,我們也發現,商業化考量上,無人環衛因爲設備價格的問題,離真正取代人力還有一定距離;同時也因爲客戶類型比較單一,且環衛市場潛力大但較爲分散,所以在業務擴展和資金回流上,處于一定的劣勢地位。
01 無人環衛 To G 生意加速
從整體節奏上來說,無人環衛行業拿政府環衛招投标項目真正的加速期是在今年下半年。
低速産業聯盟數據顯示,今年 10 月,國内自動駕駛行業中标項目達到 29 個,這其中,涉及無人環衛服務的中标項目就達到 9 個,占到全部中标項目的 31%。
酷哇機器人無人環衛車
這其中,酷哇機器人中标其中的 6 個項目,累計中标金額超過 2 億元。
從招标方來看,這 9 個項目中,有 8 個屬于當地政府或者是具有官方背景的環衛服務部門。
另外今年 7-9 月的第三季度,國内自動駕駛行業中标項目爲 96 個,其中有 10 個項目涉及無人環衛服務或設備采購,累計中标金額是 1.14 億元。背後的招标方,大部分同樣具備政府背景。
再到上半年,類似的項目僅有 2 個,而去年全年全國涉及無人環衛服務或設備采購的項目僅有 9 起,不足上個月 1 個月的數量。
從招投标項目數量以及總中标金額來算,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無人環衛落地的腳步正在越來越快,而這個趨勢後面最大的推動力,以政府部門或者具備官方背景的相關服務提供方爲主。
于萬智駕無人清掃車
中标意味着項目落地,也意味着資金的流入和利潤的前景。無人清掃公司于萬智駕告訴《賽博汽車》,其自己運營的一個政府項目從最開始的 10% 以上毛利率,到現在已經能夠達到 25%。
對比一衆自動駕駛公司,尤其是 Robotaxi 項目爲主的玩家還在測試化運營的階段,這種資金正向流通的目标顯然還比較遠。
對此,行業從業者無法否認這種可實現性比較大的細分賽道。一個很顯性的現象是,在自動駕駛行業略顯寂寞的當下,無人環衛賽道還在湧入新的創業者。
陳俊波離職後創辦有鹿智能
去年 10 月,有媒體曝出,原阿裏達摩院自動駕駛負責人陳俊波離職之後,與前阿裏機器人 CEO 谷祖琳共同創辦了有鹿智能,主要業務就是無人環衛。
另外,業内頭部 Robotaxi 玩家文遠知行,也在去年 4 月被曝開展大規模無人清掃路測。據《賽博汽車》了解,文遠知行的無人環衛項目目前已經在廣州生物島進入正式運營階段,在北京亦莊也獲準牌照,目前正在進行上路測試階段,正式運營時間尚不可知。
所以現在來看,對比其他場景,尤其是面對公開道路的場景(比如無人配送),無人環衛無論是落地速度,還是從業者認可的落地前景,都是走在一個靠前的位置。
02 無人環衛,前景何處來?
從上面的招投标背景來看,招标方多屬于政府背景。相比之下,對于無人環衛這類細分賽道,政府部門的推動意願以及大規模落地的可行性,較 Robotaxi 之類的更高。
目前國内已經有幾十個城市針對無人環衛出台推動落地的政策,這其中比較激進的是深圳。
深圳發布無人環衛推動政策
今年 2 月,深圳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環衛作業機械化、智能化的通知》,要求在 2023 年 6 月底前,每個區至少打造 1 個無人智能清掃标杆示範;到今年年底,則是要求每個街道至少有一個無人智能清掃應用場景試點。
需要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指标模糊的指導性文件,而是有明确的落地範圍和數量要求的政策。
政策的偏斜其實很好理解,理由既有技術層面的,也有需求層面倒逼的。
無人環衛車更多面對公開道路
技術層面,于萬智駕告訴我們,雖然與 Robotaxi 同樣面對的是公開道路場景,但無人清掃整體的速度較慢,同時因爲車輛的用途,不需要考慮因車輛刹停和啓動引起的舒适性問題,所以對于落地測試的要求沒 Robotaxi 那麽高,也就給了車輛盡早落地測試叠代的前提。
另外,無人清掃車一般采用編組作業的方式,每輛車基本都是在各自的車道内行駛,比較少有變道超車等需要,所以對于系統的博弈能力也就沒那麽高的要求。
當然,這也并不是說無人清掃車沒有其他的技術要求,因爲是特種作業車輛,從清掃幹淨度和清掃設備折損率兩個角度來說,空間定位的要求就會比較突出。
(Ps:無人清掃車的工作模式是将垃圾吹到路邊,然後由清掃車抵住馬路牙子進行清掃,車輛離馬路牙子太遠掃不幹淨,太近會損壞刷毛或者刷盤。)
不過從我們在廣州生物島拍攝的文遠知行無人清掃項目,和于萬智駕的表述來看,這個技術要求其實現在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主要依靠傳感器技術和算法的叠代。
除了技術問題,還有市場剛需的問題。這個剛需主要來自于人,盈峰環境 2022 年發布的《環衛從業人員基本情況及收入現狀白皮書》顯示,中國環衛行業從業人員的平均年齡 57.72 歲,其中駕駛從業人員(主要是主幹道清掃車、垃圾轉運車等等)平均年齡 47.3 歲。
這裏是一個環衛從業人員年齡老齡化的問題。除了年齡,因爲工作環境和性質帶來的一系列安全、健康以及收入問題,同樣爲無人環衛的應用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據辰韬資本發布的《環衛自動駕駛賽道研究報告》測算,到 2025 年,僅無人道路清掃服務和無人垃圾清運服務的潛在市場空間就高達 3291 億元。
另外,環衛行業本身所具備的公共性質,讓其成爲一種硬性的剛需,在技術可行性和就業人員越來越大的稀缺性的前提下,無人環衛的前景就凸顯出來。
當然,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當下比較流行的環衛 PPP 模式(簡單理解就是政府将環衛外包給市場化主體),還是政府直接負責采購,環衛事業的最終買單者,都是政府财政。
這也是爲什麽我們看到,上文中招标項目中,大多數招标方都有政府背景的原因,這也一定程度上爲整個行業的短期前景提供了動力。
03 前景之下,無人環衛的困與解
前景說的差不多了,不過自動駕駛作爲近幾年才開始落地的一個技術或者行業,整體其實還處在一個探索階段,範圍縮小到無人環衛本身,我們認爲還有幾個問題需要去考慮和解決。由淺入深我們一個一個梳理。
首先還是價格的問題,在當下這個階段,無論是企業采購還是無人環衛解決方案提供商,一個核心的問題是無人環衛對比人力,是否更具性價比。
我們了解到,目前面向人行道等非主幹道的小型無人清掃車,價格大概是在 20-40 萬元一台,而對應的人力成本,據辰韬資本的《環衛自動駕駛賽道研究報告》,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一線環衛工人的月工資最高不超過 4500 元 / 月。
就按照 4500 元一個月的工資來算,一年純工資支出爲 5.4 萬元,如果将無人清掃車按照 30 萬元一台來算(頂一個工人的勞動力,大概需要 5-6 年才能抹平設備使用方的成本。
至于無人清掃車的使用周期,當下我們無法确定,畢竟從落地到現在時間并不是很長還需要驗證,不過在降本方面,當下小範圍小批量的落地也意味着,之後無人環衛公司的降本空間還有很大。
更深層次的問題是,無人環衛公司當下的客戶(或者是買單者)過于單一,主要來源于政府的招标運營項目,以于萬智駕爲例,來源于政府招标運營項目的營收占比大概在 80% 左右。
其他比如酷哇機器人、仙途智能等拿到項目比較多的,大概率這個比例也不會太少。
這裏帶來的一個問題是,當政府因爲經濟大環境導緻财政吃緊的時候,上遊的企業也會面臨增長方面的瓶頸。于萬智駕告訴《賽博汽車》今年的業務增長其實是低于預期的,可能有個 10%(相比去年)就不錯了。
也有業内人士表示,因爲政府财政吃緊帶來的回款周期長同樣是一個顯性的影響。
國内環衛行業頭部盈峰環境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國内的環衛市場比較大,也有龍頭如盈峰環境、玉禾田、龍馬環衛、北控城市資源等等,但總體來說還是一個大而散的狀态,各地方也有紮根本地多年的本土傳統環衛服務提供商,這對于科技型的無人環衛公司如何打入當地市場,進而拿到項目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有沒有解決辦法?
目前來看,在無人環衛這條線上,大抵有 3 種模式并存:
其一,無人環衛初創企業設備服務運營一條龍,單獨拿項目自己做;
其二,傳統環衛服務公司牽手初創公司一起拿項目,一方提供運營一方提供設備和技術,各司其職。如于萬智駕牽手龍馬環衛、盈峰環境與酷哇機器人合作等等都是範例;
最後,則是傳統環衛公司自己孵化無人環衛項目,如龍馬環衛孵化的城服機器人業務。
這 3 種模式,傳統環衛公司自己孵化對于初創的無人環衛公司來說其實是天然的競争者,不過辰韬資本告訴《賽博汽車》,并不特别看好傳統環衛自己孵化無人環衛業務,一是自己内部大量資金、技術投入的決心和魄力,二是在市場化融資上也不是特别有優勢。
如果是無人環衛初創公司單獨做項目,在環衛流程、政企關系上也有難點。當下各初創公司單獨拿項目并負擔運營的工作,我們更多的可以理解爲熟悉流程,進而對整體解決方案進行反哺。
所以就當下來看,與傳統環衛公司合作,用出賣設備(主要是環衛車)和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在内的,無人環衛解決方案給環衛公司,似乎是一種更符合現實的路線。類似于一種智能駕駛方案供應商和主機廠的關系。
用辰韬資本的話來講,即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