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新榜 ,作者新榜研究院
輪值主編 | 智勇 責編&值班編輯 | 青羊
第 7294 篇深度好文:3913 字 | 10 分鍾閱讀
消費觀察
筆記君說:
近年來,消費市場經曆了複雜的變化,充滿不确定的大環境下,人們的需求與消費理念不斷改變。
我們看到,高壓之下,很多人追逐季節熱點、尋找解壓治愈之法,抑或和毛孩子雙向奔赴,爲生活增添一點小确幸;雖被疫情所困,也沒有忘記保養自身,更沒有放棄對戶外生活的熱情;錢包 " 刺客 " 盛行之時,積極聲援各種 " 守衛 ",用行動助力消費理性回歸;與此同時,社會寬容度越來越高,一人戶生活和男顔經濟被市場所重視 ......
消費市場永遠在動态變化,而變化中也隐藏機遇。新榜研究院推出《2023 年消費趨勢報告》,旨在對 2023 年的消費趨勢進行梳理,爲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
趨勢一:季節潮流儀式
流水的四季,鐵打的熱點。
在社交平台上,年輕人以季節爲符号,通過抓住與每個季節最契合的生活方式,創造隻屬于這個季節的 " 儀式感 ",并引起了社會經濟活動的一系列變動。
比如不久前盛行的 " 圍爐煮茶 ",成爲年輕人在 2022 年秋冬的社交新寵。熱點話題帶動流量激增,不少商家借勢推出圍爐煮茶的相關團購,相關衍生品也紛紛入局,試圖分一杯羹。
" 圍爐煮茶 " 相關數據
圍爐煮茶爆火背後,是年輕人對氛圍感強烈的 " 出片流 " 活動的追捧,是人們渴望釋放壓力、舒緩身心、尋求松弛感的體現,也是細品文化、慢煮生活爲代表的儀式感經濟的崛起,更是中式茶飲回歸,傳統文化強勢複興的結果。
趨勢二:情緒治愈
2022 年 7 月,B 站 UP 主 " 衣戈猜想 " 發布視頻《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将 " 精神内耗 " 一詞帶火,引發當代人對壓力和焦慮的又一次熱議。
社交平台上," 修牛蹄 "" 洗地毯 "" 切肥皂 ""ASMR" 等相關題材視頻成爲廣大網友的情緒解藥,通過顱内聲音傳導、物品損壞或恢複的畫面,釋放情緒,治愈當代人的 emo。
無論是過去的焦慮經濟,還是現在的治愈經濟,體現的往往都是現代人快節奏生活背後的壓力,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從各類解壓、治愈視頻,到新興的 Tufting、陽台種菜,再到聊以慰籍的 Comfort Food,治愈類消費通過提供感官上的柔和 " 刺激 ",如毛絨絨的觸感、美妙的口感、沉浸式的心流體驗等,來安撫、療愈精神和心理,從而獲得一定的放松。
可見,自我療愈的需求正在激發 " 解壓經濟 " 新活力。
趨勢三:高質量美護
美妝是從外部掩蓋缺陷、放大面部優點,而護膚則是爲了由内而外地改善面部狀态。消費者渴望從根本上提高健康度,護膚需求的增長速度已超過美妝。
具體來看,在品牌、KOL 的長期教育和知識普及下,消費者開始深度了解産品的成分與功效,更追求産品的實用性以及與自身的契合度。
另外,伴随社會審美多樣性發展,以及消費者真實訴求的凸顯,适合黃黑皮、方圓臉的妝教筆記讨論度大幅提高," 早八人 " 的早八妝、一盤多用等速成美妝方案也受到追捧。
趨勢四:精緻懶宅
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多數人的時間都被 " 經濟化 ",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希望将生活的重心、時間放在更專業、更有價值的地方,從而衍生出 " 懶人 " 生活方式。
裝修時選擇去家務化設計,家裏亂了請收納師,離不開的智能家電,以及人手必備的預制菜等等,由此可見," 精緻懶宅 " 的消費從基礎物質型轉爲品質型,他們更願意把錢花在提高生活品質上,也更願意享受消費過程中的儀式感。
曾經令人上頭的 " 超低折扣 "、" 限量款 " 等營銷魔法逐漸失靈," 買了就可以過上想要的生活 " 的美好願景可能更容易讓年輕人激情下單。
趨勢五:風起戶外
2022 年,疫情影響下出行旅遊受阻,戶外産業發生巨大變革,新興業态和場景不斷湧現,露營、飛盤、陸沖等新潮、低門檻且兼具強社交屬性的新式活動類型走進人們的生活。
去年一年,抖音、小紅書等平台上,戶外相關内容的互動量增長明顯。由于戶外的特殊性,春夏季節及節假日是各類戶外活動的爆發期,也帶動了相關商品的銷售。
許多跨界品牌也搭乘流量東風,圍繞戶外活動推出周邊産品。如太二推出的野餐墊,餓了麽與漢堡王聯合推出飛盤套餐,泡泡瑪特推出飛盤等,都是在迎合當下盛行的戶外風。
趨勢六:反向旅遊
去年國慶期間,熱門景點 " 十分鍾走一米 " 的吐槽登上熱搜。被人頭湧動的熱門景區勸退的年輕人反其道而行之,開始奔赴小衆冷門的非旅遊城市或本地周邊城鎮,旅行開始回歸初衷。
消費的升級意味着消費者對體驗感的要求同步提高。在疫情的束縛和高壓的生活下," 松弛感 " 成爲年輕人普遍渴望的生活狀态。
爲了最大化旅行價值,反向旅行者們往往會選擇冷門目的地中的高星酒店,安靜自在的環境,成全了都市人逃離 " 内卷 " 的一次精神放松。
此外,本地周邊的 " 微旅行 " 以其短平快的特點也得到了年輕人的青睐。
趨勢七:人間清醒式購物
2022 年的夏天," 刺客 " 文學火遍社交媒體。
前有售價高達幾十元、上百元的 " 雪糕刺客 " 躲在冰櫃裏對消費者錢包随時 " 行刺 ",後有平價的 " 雪糕護衛 " 堅守價格底線,緻力于讓大家在炎炎夏日實現 " 雪糕自由 "。甚至出現了 " 雪糕俠 "、" 雪糕菩薩 " 等網絡流行詞,專門指代那些告訴大家貴價雪糕的好心人。
可以看到,伴随着社交媒體推動信息透明化發展,當代消費者不再隻崇尚精美的包裝或新穎的外觀造型,開始回歸理性購物。
于是,一些直播間的帶貨主播,也開始由設置大額優惠券,轉向爲商品做介紹科普工作,來幫助消費者判斷決策。部分頭部主播會在直播間打上 " 理性購買 " 的标語,在直播過程中做出 " 按需購買 "、" 理性下單 " 等口播引導。
此外,電商平台也在拓展更多品類,對原有業務進行補充,比如主打 3C 商品的京東發力服裝,布局 " 京東新百貨 ",以服飾美妝起家的唯品會,年終大促發力小家電等等。
這意味着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可對比、選擇的渠道也日漸增加,平台之間的壁壘從商品品類,向更高度的體驗、品質等方向轉變。品牌的關注點也将從大量的營銷、投放轉爲對産品品質的升級、優化,以此博得消費者的青睐。
趨勢八:硬核養生
現下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催生了年輕人的養生需求。然而,年輕人想要健康,也想要快樂,從而創造了全新的硬核養生文化。
年輕人們的養生,既要解放雙手和大腦,越簡單、便攜、容易使用的養生産品,越容易受到消費者的青睐;又要專業安全,面對科技狠活和智商稅都是大寫的 NO;還要對症下藥,年輕人對養生的需求愈發精細化。
在小紅書上,話題 # 富貴包 的月互動量超過 33 萬,# 緩解新冠不确定焦慮 的月互動量近 46 萬。
趨勢九:單人樂活
根據民政部統計,國内單身成年人規模超過 2 億人,其中超 7700 萬人是獨居狀态。
單人樂活的生活模式已經在年輕人中成爲常态。從一人食到一人居、一人遊,涉及到的産業覆蓋面逐漸擴張,衆多企業、商家也争相加碼。單身公寓、小戶型房産、自助健身房、單人出遊等産業受到廣泛的關注與歡迎。
生活的基礎設施和物質需求之外,在精神方面,單人群體常通過線上群體互動的方式,實現情感共鳴。比如,與萬千和自己一樣獨自生活的人一同,沉浸在慢直播所帶來的安穩與長久的陪伴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興趣圈層,獲得歸屬感。
對于品牌來說,感知到單人群體的痛點,爲消費者打造專屬的、有溫度的産品,體現 " 我懂你的選擇 ",是占領孤獨群體心智的重要抓手,也成爲品牌營銷的重中之重。
趨勢十:看顔不分性别
随着時代發展,新的消費群體和消費觀念紛紛湧現,基于性别标簽的消費需求正在發生改變,男性願意爲好看和精緻買單,促成了新的消費風潮。
社交平台上,我們看到在穿搭、美妝等品類下,出現了越來越多男性 KOL,幫助注重穿搭品質的男性用戶擺脫 " 直男 " 審美,爲美護意識覺醒的男性消費者錄制美妝教程、推薦産品。
品牌商家捕捉到了男性消費心理的變化,也 " 量體裁衣 ",推出針對男性需求的專屬個護産品,及時填補市場空白。
在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環境的變化下,男性的消費心理在逐步發展,他們開始接受消費行爲與需求爲人類共有,逐漸淡化性别差異,進一步釋放更多元、更廣闊的消費需求。
趨勢十一:人寵共生
近年來,人寵關系逐漸由單方面的飼養關系,變爲寵物主與毛孩子們雙向奔赴。" 物質上我養它,精神上它養我 ",毛孩子成爲寵物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養寵人群的日益龐大," 曬寵 " 成爲社交硬通貨。
養育寵物的日常是繁瑣且複雜的。從寵物主的消費來看,智能寵物設備的普及可以幫助寵物主解放雙手,如智能喂食器、智能貓砂盆等産品,雖然價格不菲,但可簡化寵物的照顧工作,受到了寵物主的歡迎。
除了日常起居的照顧,許多寵物主還将寵物拟人化對待,爲它們定制服裝、食物、玩具或紀念品等等,都是寵物主對寵物關心和愛的體現。
從賽道來看,随着養寵熱度不斷升溫,國内的寵物市場也愈發完善。除了貓、狗這類大衆化的寵物賽道,追求新潮和獵奇的寵物愛好者們對于小寵異寵的接納度進一步提高,如水族、爬寵等正在不斷沖擊着寵物市場。
從品牌來看,許多跨界玩家看到寵物經濟風頭正勁,也紛紛躬身入局。如伊利孵化寵糧品牌 "one on one",以及小米研發智能飲水機、智能喂食器等多種寵物智能用品,都昭示着寵物市場極具客觀性的未來。
結語
回望 2022 年,流量紅利接近尾聲,品牌、平台等方面都在尋找新的增長,消費市場加速演變,積極提高消費質量。
伴随着防疫政策的調整、市場環境的提升、平台政策的完善,以及消費者心智的愈發成熟,我們有理由相信,2022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一切美好即将到來的序曲,經曆了幾個寒冬後的消費市場,終将迎來複蘇時刻。
*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