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 11 個月,獐子島挂牌轉讓的資産,仍沒有找到接盤方,日前不得不打折再次挂牌,至于能不能順利賣掉,還是個未知數。
扇貝事件事隔多年,獐子島還是困在那片海裏。
打 9 折再賣資産
挂牌 11 個月後,獐子島(002069.SZ)計劃賣掉的資産,還是沒有找到下家。日前,公司決定打折再次挂牌轉讓。
這筆資産轉讓,源于 2023 年 12 月。當時,公司計劃通過大連産權交易所公開挂牌轉讓相關低效資産,轉讓價格不低于資産評估價值,約 1.02 億元。
據公告,這些資産包括原鮑魚廠資産、原育苗三廠資産和部分海域使用權等,涉及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土地使用權、海域使用權以及台筏 1466 台。
公司稱,這主要是爲了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産、提高資産運營效率,轉讓部分閑置資産及部分相關海域,以此提升主業發展質量。
經公司财務部門初步測算,若上述資産在 2024 年以評估值轉讓成交,預計可增加淨利潤和淨資産約 0.9 億元,同時,改善公司财務狀況。
上述轉讓資産大多數與發展海洋漁業業務相關,一開始就被 " 限定 " 在一定範圍内導緻難找買家。
有市場人士認爲,對于獐子島轉讓的資産,外界仍處于觀望期,價格預期還沒下探到底。截至今年 11 月 8 日,仍未能征集到意向受讓方。
爲繼續推動挂牌資産的盤活,公司決定打 9 折,以不低于 9215.36 萬元價格,第二次公開挂牌。
獐子島急需通過這筆資産轉讓來改善業績。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 11.66 億元和 -2475.21 萬元。
多次瘦身
獐子島并不是首次出售資産,自 2019 年因扇貝死亡事件導緻巨虧之後,公司就走上甩賣資産回血的道路。
2020 年 1 月,公司将位于長海縣廣鹿島 4 宗海域租賃權出售,面積 1174.73 公頃,交易評估價值 1.04 億元,其中,包括超過 40 萬公斤的海參;4 月,将控股子公司中央冷藏 75% 股權出售給普冷公司,交易對價 1.37 億元。
上述兩筆資産轉讓完成,獐子島得以在當年扭虧爲盈。
2021 年末,公司又将旗下莊河分公司相關資産轉讓給大連長盈海洋牧場,交易對價 9500 萬元。初步測算,增加淨利潤約 7000 萬元。
2022 年中,公司通過大連産權交易所,将旗下烏蟒島分公司相關資産,包括長海縣烏蟒島村的房屋、存貨、設備及海域使用權挂牌轉讓給大連智慧漁業,轉讓總價款 8272.14 萬元。
梳理發現,公司屢次轉讓資産時均表示,是爲了改善業務結構,優化業态以及聚焦主業等。
2023 年,出售資産并沒有停止,公司在中報裏曾披露,将持續推行瘦身減負等舉措。隻不過,去年 12 月 13 日披露的出售資産計劃,到現在仍未塵埃落定。
截至今年 9 月末,獐子島總資産 23.95 億元,淨資産 1.27 億元,資産負債率高達 95.72%。
國資入主後
前幾年,獐子島一直被籠罩在扇貝事件的陰影之中,加之内外環境的影響,經營面臨嚴峻的考驗。
2022 年 3 月,大連國資方面嘗試以市場化、法制化的措施,化解了獐子島控制權不穩的局面。大連鹽化集團斥資 3.43 億元競得公司 1.1 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 15.46%),成爲第一大股東。
當年 7 月,大連鹽化集團、長海縣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将所持獐子島股票對應的的表決權全部委托給大連國資運營公司。這樣一來,大連國資運營公司擁有表決權股份數量合計約 1.60 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22.4956%,成爲控股股東,大連國資委成爲實際控制人。
随後,獐子島進行人事換血,一批懂管理、懂财務以及懂産業的人士進入,進一步提升企業治理水平。
國資入主以來,公司經營狀況明顯改觀。2022 年,歸母淨利潤維持盈利,扣非淨利潤較上年減虧 68.68%。次年,扣非淨利潤較上年增長 111.01%。
在國資眼裏,獐子島既是東北首家上市海洋漁業企業,又是大連農漁産業集團的重要企業,未來将發揮更大的上市平台作用。
公司所處的海域,曆來被視作最适合海洋生物生長的區域之一。這些年來,公司形成了鮑魚、海參、海膽及蝦夷扇貝等多種特色産品養殖結構。
2023 年全年,公司水産養殖銷售量 3516.22 萬公斤,同比增長 138.88%。其中,海參、蝦夷扇貝是銷量最大的主力産品,分别實現銷售收入約 2.67 億元和 2.03 億元。
在龐大養殖基礎上,公司大力發展水産加工業務、水産貿易業務,去年,二者分别收入約 7.23 億元、6.49 億元,分别占公司收入的 43.08% 和 3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