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一些公司将主動離職也視爲員工被裁員,從而賠償員工一定的經濟補償金。盡管這一舉動看似溫馨人性,但其實是一種變相裁員的套路。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果遇到以下五種情況,如何看待主動離職賠償這一問題。
首先我們要明确的是,任何一個優秀的公司都不會因爲員工不合格而擔心花費一些裁員費用。這意味着,如果你以前是個好員工,并且突然遭到這樣的周轉,即便給予了解雇費用,你也應該對公司産生懷疑和嫌疑。反之亦然,如果你确實做得不好或者違反了公司的規定,那麽你必須承認自己錯誤的并接受這樣的懲罰,說句可能極爲殘酷但務必承認的話,就是 " 好馬不吃回頭草 ",如果公司已經意味着你的表現不符合他們的期望,已經輪到自己考慮是否該轉移陣地,尋找更好的汽車油門。
其次,如果公司處于動蕩時期,它可能會嘗試通過這種詭計減少裁員造成的負面影響,而因爲這在當下社會,怕是對公司聲譽産生更爲負面的效應。
第三,我們也應該想到企業上市前後,也就是此時公司内部可能正面臨許多變化和金融投資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能夠收到解雇費,就意味着你可以獲得很大一筆财富來維護你的生活。但是請注意,這些所謂的解雇費都來自于你已經爲公司做出的貢獻,打算花兩年時間建設公司和在投資界起步的人,常常需要通過挖掘人才的貢獻來解決現金流和人才互相打壓等問題。所以,我們還應該衡量這種套路是否好一點。
第四,這種套路還會給那些真正遭遇令人惱火的工作環境或受到性騷擾的人挑集的機會。如果公司試圖用解雇費來平息這種行爲的聲譽傷害,而忽略了建立一個安全、包容和強大的工作文化,則這種做法會引起更多的漣漪,越發說明公司固有的問題。
最後,我們意識到,這種詭計可能會爲那些真正需要離職帶來一些正面的效應。如果你覺得公司已經無法滿足你的職業追求或者生活壓力,但是你缺乏時間因素或先前受到規定的影響而無法離開公司,解雇費則可以給你打氣并增加抵禦未知的勇氣與信心。
總之,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情況,請想清楚爲什麽要離開。如果你感到了不滿,那麽請執着進行反思,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努力尋找更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