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時效性比拼
菜鳥與速賣通聯手推出了全球包裹 5 日達,将跨境電商卷到了新高度。
目前英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和韓國這 5 國消費者已經能夠在速賣通 Choice 頻道下單帶有 "5-daydelivery" 标識的商品,并在 5 個工作日收到來自中國的包裹。菜鳥方面将該服務定位爲行業首個規模化落地的跨境電商快線産品。
在今年 6 月的 2023 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集團 CEO 萬霖還曾宣布稱未來将以每年 1 至 2 個國家的節奏建設海外本地物流網絡,在歐洲、北美和東南亞等海外重點市場深入運營關鍵物流要素。
(圖源:2023 全球智慧物流峰會)
相比阿裏這樣深耕基建多年的老玩家,出海電商的後起之秀們往往缺乏相應的積累。但他們同樣找到了自己的解決措施。
8 月底,TEMU 正式進軍東南亞,将菲律賓作爲落地首戰。根據官網信息,TEMU 在東南亞選擇了極兔的國際業務 J&T Express 作爲物流合作夥伴,物流交付時間在 5 到 10 天。
極兔和拼多多在海外的合作可以預見。一方面,在全球範圍内,TEMU 都采取了類似的物流履約模式,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完成末端配送。
值得注意的是,TEMU 的全托管模式極大地提升了物流效率。海通國際的一份報告指出,商家先從國内寄到廣州倉,TEMU 再統一配送,主要有三段運費,頭程,即國内賣家到倉、幹線段和尾程配送。
一般來說,跨境電商物流環節包括前端攬收、運輸分揀、國外報關、幹線運輸、海外清關、海外倉儲、尾程派送 7 個環節。全托管模式下,平台接管了大部分操作。與過去亞馬遜等主流出海渠道相比,商家無需再處理複雜的營銷、配送和客戶服務。
消費者在平台的購物體驗也可以得到優化。有從業者指出,在全托管模式下,消費者可以在平台内多個商家店鋪處下單不同商品,彙總爲一個包裹。
第三方物流供應商也因此提升了自己的生産效率:平台接管後,第三方供應商與個體賣家的對接大幅減少,并能夠據此簡化運輸路線,優化整體配送方案。
換言之,通過平台接管的模式,TEMU 等玩家能夠有機會重新整合行業需求,以更具規模化優勢的方式重新爲跨境電商的物流履約尋找出路。與此同時,也對平台自身物流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不同的行業解法
不過,引入了成熟的第三方物流商方案後,頭部平台們在倉儲和物流方面的短闆,也在持續暴露。
有分析稱一個小包裹從廣州倉庫運輸到美國的成本約爲 14 美元,而 TEMU 的物流合作夥伴 J&T Express(極兔)分攤了部分運輸成本,TEMU 内部人士稱公司需要爲每批貨物支付 9 到 10 美元的費用。比照 TEMU 較低的客單價,這個補貼力度,注定難以長久。在低價補貼拓展市場的同時,優化物流成本也是電商出海的必修課。
去年 8 月極兔國際推出了極兔旺寶服務,該産品主要針對國内寄送貨物至歐美的客戶提供價格優惠、時效穩定的跨境輕小件寄遞服務,以每單最低隻需 5 美金的價格,拉攏飾品、3C 産品及配件等小商品商家。
(圖源:J&T Express)
值得注意的是,在快遞最後一公裏,極兔的物流網絡仍然尚未在當地鋪開。有消息稱,極兔選擇了與 UPS、FedEx 等快遞巨頭合作,由他們負責末端快遞配。但攬收、中轉、清關、海外倉儲等關節,将全部由極兔完成。在時效方面,從攬收到收貨将經曆 7 到 15 個工作日,與亞馬遜相差較大。
與此同時,亞馬遜的 FBA 履約服務,根據包裹大小、品類和淡旺季等因素影響,對末端配送收取 3 到 7 美元不等的費用。考慮到亞馬遜在美國本土的完善的倉儲物流基建和配送團隊,這個價格可能是當前美國市場末端配送的極限。無論是極兔還是 UPS 提供的方案,都沒有明顯優勢。
在東南亞,Shopee、Lazada 和 Tokopedia 等頭部電商平台都擁有内部物流以履行訂單并進行交付,不需要完全依賴第三方物流公司,這降低了它們的運營成本,也能夠更好的保障消費體驗。增長迅速的 TikTok Shop 則依賴 J&T Express 和 Ninja Van 等本地物流供應商進行配送。
目前中國出口跨境電商 70% 的包裹通過郵政系統投遞。國際快遞四大商業快遞巨頭 DHL、TNT、FedEx 和 UPS 憑借自建的全球網絡和遍布世界各地的本地化服務提供,提供另一種主流選擇。
而國内的跨境電商物流主要分爲兩種模式,直郵和海外倉。直郵鏈條更長,用戶下單後從國内發貨。而海外倉則是商品提前運輸至目的國倉庫,在消費者下單後從當地直接出貨發貨,鏈條較短,時效性更強,獲得了普遍青睐,市場份額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物流是決勝關鍵
在跨境電商總成本中,物流一直是成本大頭,能夠占到 20% 到 30% 左右。這也意味着,哪家電商平台能夠率先完成物流效率提升和成本優化,就能獲得更強的應變空間,在行業競争中取得優勢。
去年 10 月份,TikTok 在全球多個城市招聘 70 個物流相關職位,包括曼谷、倫敦、洛杉矶、馬德裏、西雅圖、新加坡和聖保羅,業務内容包括規劃和設計物流履約中心,提供供應鏈和物流解決方案。目前,TikTok 已經在英國設立訂單履約中心,提供包括倉儲、包裝和交付在内的無縫物流解決方案,以提升客戶服務水平。
今年 3 月份,京東物流在美國加州開設了第 3 個倉儲和配送中心。除卻加州的倉庫外,京東物流還在新澤西州和佐治亞州運營着倉庫,能夠爲服務覆蓋範圍内 90% 的地區提供 2 到 3 日達服務。在日漸激烈的電商出海熱潮中,京東放緩甚至收回了探索海外電商的步伐,但在物流倉儲領域,京東還不願意放棄這塊遠景誘人的業務。
(圖源:京東物流)
海外需求暴漲,國内快遞物流内卷,也在倒逼快遞巨頭們紛紛出海。除了京東菜鳥極兔外,順豐和三通一達,都在海外頻頻發力,醞釀各種策略打法,合縱連橫,期待海外市場拉動增長曲線。
截至 2022 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物流規模已突破 2 萬億元,2018 年到 2022 年間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 40%。跨境電商物流費用在整個跨境電商成本中占比約合 20 至 30%。巨量的物流出海需求,讓一衆巨頭眼熱不已。
但出海同樣存在風險。7 月底,印尼貿易部長宣布對電子商務平台或社交媒體上每件價值低于 100 美元的商品實施進口禁令,以保護該國的中小微企業。因爲跨境電商正在以盡可能低的價格湧入該國市場,并對當地産業造成沖擊。印尼是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電商市場,其龐大的人口基數提供了相應巨大的電商存量和增量。類似的保護措施,可能挫傷跨境電商的發展勢頭。
盡管如此,巨大的前景可能,讓出海四小龍們趨之若鹜。而下遊跨境電商的飛速發展,也讓中遊的跨境物流行業迎來發展機遇。在相輔相成下,行業處在快速上升期。
随着威海與煙台兩座優選倉的投入運營,速賣通将韓國跨境電商的時效性卷到了 3 至 5 天,幾乎與韓國國内本地物流相當。物流的建設成效很快就反饋到了電商銷售層面,速賣通韓國從去年開始連連斬獲下載榜第一,增速驚人。
今年 3 月份,阿裏速賣通推出 Choice 服務,爲部分國家和地區提供 3 至 5 天内配送、包郵、免運費退貨等服務。同月,訂單增長同比超 5 成。
菜鳥、順豐等,正在資本市場上吸納籌碼。菜鳥的招股書顯示,2023 财年菜鳥處理的跨境電商包裹總量超過 15 億件,在中國出境及中國入境電商物流中排名第一。國際業務爲菜鳥貢獻了近半營收。
但總體而言,跨境電商物流領域行業依然呈現出整體市場格局分散的局面。頭部企業市占率較小,國内大部分跨境物流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無法完全從事全環節業務,仰賴協同多方合作。這意味着,跨境電商物流的發展空間充分,未來将圍繞整合上下遊資源、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開啓新一輪比拼。
随着頭部跨境電商競争激化,作爲基礎設施的跨境物流,其效率與成本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電商出海勝負。
作者 | 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