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家長常常會發現寶寶存在吃了就拉、邊吃邊拉的現象,并擔心是不是生病了。
其實這種現象大多數都屬于生理情況,少數才是疾病表現。
寶寶的排便機制與成人有差别
首先,食物從進入消化道到糞便排出,這個時間的長短在不同年齡的人群中是不一樣的。
母乳喂養的寶寶平均是 13 個小時
奶粉喂養的寶寶平均是 15 個小時
成人平均是 18~24 個小時
其次,大腸是通過腸蠕動來排空腸道,把糞便推進直腸的。直腸對糞便的壓力刺激相當敏感,當壓力到達一定阈值(即最大值)的時候(不同人阈值不同,平均相當于糞便量為 25~50 mL),就能引起便意,誘發排便反射。
寶寶的阈值一般低于成人,由于嬰兒大腦皮層功能發育不完善,進食時常引起胃 - 結腸反射,産生便意,所以大便次數多于成人。
最後,在可以上廁所的情況下,人體的排便反射會把糞便排出體外,如果條件不允許,懂得控制排便的成人和大孩子就會有意識地抑制排便。
但對于嬰幼兒寶寶來說,出現排便反射,就會開始排便。
寶寶吃了就拉的生理性因素
1. 進食後大腸會快速蠕動
從我們聞到食物的氣味、咀嚼、吞咽,消化系統就已經開始了一系列的動作(食管蠕動、胃蠕動、小腸蠕動、大腸蠕動)。
聞到香味肚子「咕咕」叫,就是胃腸蠕動發出的聲音。這些蠕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地讓大腸中的食物殘渣和糞便推向直腸。
其中有一種「動作幅度很大」的蠕動,稱為集團蠕動(進行地很快而且前進地很遠)。集團蠕動最常發生在吃東西後 60 分鐘内,更早一些的集團蠕動可以發生在吃東西後 5 分鐘左右。
主要是受這一因素影響,直腸會在吃東西後迅速積累糞便。對于腸道敏感,直腸排便阈值低的人群,特别是小寶寶,就會出現邊吃邊拉、吃了就拉的現象。
2. 腸道擴張、腸脹氣等其它因素也會加快腸蠕動
寶寶吃東西後腸道擴張、食物的推進會導緻腹内壓增加,或發生腸脹氣(比如喂奶不當、産氣食物吃多了、吞咽空氣)等,也會導緻腸蠕動增加,出現吃東西後馬上排便的情況。
3. 寶寶進食和排便的時間湊巧碰到了一起
寶寶生理性排便的次數本來就多,特别是母乳喂養的寶寶,每天 10 多次的大便也可以是正常頻率。
當寶寶規律地進食,規律地排便,加上食物轉化為糞便排出的時間又短,進食和排便的時間就可能會湊巧碰到一起。
寶寶吃了就拉的疾病性因素
1.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的以乳糖不持久症較常見,繼發性乳糖不耐受是嬰幼兒較常見的乳糖不耐受的原因,繼發于腸道疾病(如感染、炎症性腸病等)。
乳糖不耐受常見的症狀有肚子疼、肚子脹、腹瀉、屁多、腸鳴(肚子發出咕噜聲)等等,主要表現為寶寶在吃奶後會拉肚子,大便可能量大、有泡沫、呈水樣,還可能是黃色或綠色的大便。
2. 食物過敏
輕微或慢性的食物過敏,可能隻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跟食物過敏導緻腸蠕動加快和分泌增多有關,相當于給腸子上了「助推 + 潤滑」。同時過敏還會增加腸道的敏感性,導緻直腸排便阈值下降。這些也是常見的吃了就拉、邊吃邊拉的原因之一。兒童中較常見的是乳蛋白過敏。
3. 胃腸道感染
跟食物過敏類似,胃腸炎也會使腸蠕動加快、分泌增多和腸道敏感性增加,從而導緻大便次數增多。當寶寶的腸道敏感性增加,直腸排便阈值下降,就可能會表現為吃了就拉、邊吃邊拉。
但胃腸炎更多是以腹瀉、嘔吐、惡心、腹痛、發熱為主要表現,判斷和處理方法可參考「寶寶胃腸炎」。
4. 其他不常見的疾病原因
比如腸道外感染、環境變化和先天性消化吸收不良等,也可以改變腸蠕動頻率,降低直腸排便阈值,除了疾病本身症狀外,同時可伴有吃了就拉、邊吃邊拉的現象,判斷和處理方法可參考「寶寶腹瀉」。
參考文獻
[ 1 ] 王衛平 , 孫锟 , 常立文 . 兒科學 [ M ] . 第 9 版 . 北京 :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 2 ] 王庭槐 . 生理學 [ M ] . 第 9 版 . 北京 :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 3 ] 姚泰 , 趙志奇 , 朱大年 , 等 . 人體生理學 [ M ] . 第 4 版 . 北京 :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5.
[ 4 ] Arnold Wald. 腸易激綜合征的病理生理學 . UpToDate 臨床顧問 .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pathophysiology-of-irritable-bowel-syndrome. ( Accessed on Sep 03, 2020 ) .
本文專家
範運柱
合作專家
上海嘉會國際醫院 兒科 主治醫師
吳麗萍
審核專家
嘉會醫療 兒科 主治醫生
策劃制作
監制:林乙乙
排版:小蝶
寶寶吃了就拉,怎麼辦?
什麼情況下需就醫?
更多寶寶健康問題,來丁香媽媽 App
孕育百科,一查就懂
長按下圖識别二維碼,即可前往 App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