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7 月 13 日訊(記者 劉陽)遊走于市場邊緣,廣汽三菱進退兩難。
7 月 13 日,一封《緻廣汽三菱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在網上流傳。信中提道,廣汽三菱目前的産品受市場轉型影響,銷售遠未達預期,公司經營陷入困境。在行業變革的大環境下,廣汽三菱經營層和股東方經過慎重讨論,公司于 6 月份正式進入臨時停産階段。與此同時,廣汽三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人員結構的優化。
"(廣三将人員結構的優化)情況屬實。" 廣汽集團對财聯社記者表示,目前,廣汽三菱股東三方正盡全力推動企業的纾困轉型工作。" 廣汽三菱将根據實際情況,依法依規進行人員結構的優化,并盡最大努力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
據悉,廣汽三菱已經公布員工安置方案,在公司方面由人事部門率頭,各部門協同處理員工的訴求,推進安置方案的落實。
資料顯示,廣汽三菱成立于 2012 年,年銷量曾在 2018 年來到曆史巅峰,達 14.4 萬輛,但此後便開始了斷崖式下滑。廣汽集團産銷快報顯示,2019 年至 2021 年,廣汽三菱銷量分别爲 13.3 萬輛、7.5 萬輛、6.6 萬輛,分别同比下滑 7.64%、43.62%、11.99%。作爲廣汽三菱目前唯一的生産基地,長沙工廠的設計産能爲年産 20 萬輛。但在 2022 年,廣汽三菱的産銷分别隻有 3.5 萬輛和 3.3 萬輛,同比下滑超過 40%,産能利用率僅 3.33%。
今年 4 月,廣汽集團産銷快報首次剔除了廣汽三菱的産銷數據,這也引發了外界對三菱汽車或退出中國市場的猜測。此後,盡管三菱汽車社長加藤隆夫一再澄清,目前沒有退出中國市場的計劃,即便公司在華面臨困難,長沙工廠将按計劃于 6 月重啓生産。
然而,于 7 月 13 日被曝光的 " 緻員工信 " 表明,廣汽三菱的這一複産計劃已擱淺。據乘聯會數據,今年 5 月,廣汽三菱産銷量均爲 0;1-5 月,廣汽三菱累計産量僅爲 3367 輛,同比下滑 75%,累計銷量爲 8943 輛,同比下滑 25.1%。
" 三菱汽車的發展重心早已不在中國,所以技術和産品都沒有向中國市場傾斜。" 在招銀國際研究部副總裁白毅陽看來,廣汽三菱被邊緣化主要原因是車型單一,缺乏新車型投放。另外,股東雙方對合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同時三菱在雷諾日産三菱聯盟中地位和話語權不足,使得其發展受到制約。
對于近幾年在中國加速被邊緣化的主要原因,廣汽三菱在上述信中也提到," 曆史向前發展,汽車産業正在經曆一次颠覆性的革命,我們所處的汽車市場正在快速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方向轉型。在近幾個月,公司經營層及股東方都做了最大的努力,有百般不舍,又萬分無奈。但順應趨勢,抓住新能源轉型的機遇,公司将迎來涅槃重生。"
值得留意的是,廣汽集團對這家站在懸崖邊上的合資品牌仍抱有一絲希望。6 月 21 日,廣汽集團董事會通過一則提供委托貸款議案,拟向廣汽三菱提供 9.42 億元委托貸款。早在去年 9 月,廣汽也曾給予廣汽三菱 10 億元貸款,而這次 " 輸血 " 卻收效甚微,廣汽三菱去年全年虧損近 20 億元,到年底時資産負債率已經升至 98.33%,處于資不抵債的邊緣。
" 廣汽三菱大概率會步廣菲克的後塵(退出中國市場)。" 白毅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