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再迎裏程碑事件。
2 月 18 日,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就《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 ( 征求意見稿 ) 》公開征求意見。修訂後的《資本辦法》拟定于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修訂的重點内容包括:
一是構建差異化資本監管體系 , 使資本監管與銀行資産規模和業務複雜程度相匹配,降低中小銀行合規成本。
二是全面修訂風險加權資産計量規則 , 包括信用風險權重法和内部評級法、市場風險标準法和内模法以及操作風險标準法,提升資本計量的風險敏感性。
三是要求銀行制定有效的政策、流程、制度和措施,及時、充分地掌握客戶風險變化,确保風險權重的适用性和審慎性。
四是強化監督檢查,優化壓力測試的應用,用好用活第二支柱,進一步提升監管有效性。
五是提高信息披露标準 , 引入 70 餘張披露模闆,要求銀行詳細披露風險相關定性和定量信息,增強市場的外部約束。
中國銀保監會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 ( 征求意見稿 ) 》答記者問,Wind 整理要點如下:
// 要點一:拟劃分銀行同業風險暴露分類 //
銀保監會、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答記者問時表示,信用風險方面,要求建立并有效落實相應信用管理制度、流程和機制。例如,準确的風險暴露分類是計量前提,須明确劃分标準和認定流程;劃分銀行同業風險暴露分類、識别優質公司或 " 穿透 " 資管産品,須加強盡職調查和基礎信息審核;對房地産風險暴露,隻有滿足審慎審批标準和估值等要求,才認可其風險緩釋作用。
// 要點二:拟按銀行間業務規模和風險差異劃分三個檔次銀行 //
銀保監會、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修訂構建了差異化資本監管體系,按照銀行間的業務規模和風險差異,劃分爲三個檔次銀行,匹配不同的資本監管方案。其中,規模較大或跨境業務較多的銀行,劃爲第一檔,對标資本監管國際規則;資産規模和跨境業務規模相對較小的銀行納入第二檔,實施相對簡化的監管規則;第三檔主要是規模小于 100 億元的商業銀行,進一步簡化資本計量并引導聚焦服務縣域和小微。差異化資本監管不降低資本要求,在保持銀行業整體穩健的前提下,激發中小銀行的金融活水作用,減輕銀行合規成本。
信息披露方面,第一檔銀行要求披露全套報表,包括 70 張披露報表模闆,詳細規定了披露格式、内容、頻率、方式和質量控制等要求,提高信息披露的數據顆粒度要求,提升風險信息透明度和市場約束力。第二檔銀行适用簡化的披露要求,披露風險加權資産、資本構成、資本充足率、杠杆率等 8 張報表。第三檔銀行僅需披露資本充足率、資本構成等 2 張報表。
// 要點三:全面修訂風險加權資産計量規則 //
銀保監會、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信用風險方面,權重法重點優化風險暴露分類标準,增加風險驅動因子,細化風險權重。如,針對房地産風險暴露中的抵押貸款,依據房産類型、還款來源、貸款價值比(LTV),設置多檔風險權重;限制内部評級法使用範圍,校準風險參數。
市場風險方面,新标準法通過确定風險因子和敏感度指标計算資本要求,取代原基于頭寸和資本系數的簡單做法;重構内部模型法,采用預期尾部損失(ES)方法替代風險價值(VaR)方法,捕捉市場波動的肥尾風險。
操作風險方面,新标準法以業務指标爲基礎,引入内部損失乘數作爲資本要求的調整因子。
// 要點四:要求銀行制定有效政策流程制度 //
銀保監會、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信用風險方面,要求建立并有效落實相應信用管理制度、流程和機制。例如,準确的風險暴露分類是計量前提,須明确劃分标準和認定流程;劃分銀行同業風險暴露分類、識别優質公司或 " 穿透 " 資管産品,須加強盡職調查和基礎信息審核;對房地産風險暴露,隻有滿足審慎審批标準和估值等要求,才認可其風險緩釋作用。市場風險方面,内模法計量以交易台爲基礎,要求銀行制定交易台業務政策、細分和管理交易台。操作風險方面,須建立健全損失數據收集标準、規則和流程,否則适用監管給定損失乘數系數。
// 要點五:完善監督檢查要求 //
銀保監會、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在完善監督檢查要求上,本次修訂一方面參照國際标準,完善監督檢查内容。設置 72.5% 的風險加權資産永久底線,替換原并行期資本底線安排;依據銀行儲備資本的達标程度,限制分紅比例;完善信用、市場和操作風險的風險評估要求,将國别、信息科技、氣候等風險納入其他風險的評估範圍。
另一方面,銜接國内現行監管制度,促進政策落實。完善銀行賬簿利率、流動性、聲譽等風險的評估标準;強調全面風險管理,将大額風險暴露納入集中度風險評估範圍,明确要求運用壓力測試工具,開展風險管理和計提附加資本。
// 要點六:首次明确商業銀行投資資産管理産品的資本計量标準 //
銀保監會、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本次修訂首次明确了商業銀行投資資産管理産品的資本計量标準,引導銀行落實穿透管理要求。參照國際标準,提出三種計量方法,分别是穿透法、授權基礎法和 1250% 權重,并詳細規定了各方法應滿足的條件。其中,如能夠獲取底層資産詳細情況,可穿透至相應底層資産,适用相應權重 ; 如不滿足穿透計量要求,可适用授權基礎法,利用資産管理産品募集說明書等信息劃分底層資産大類,适用相應權重 ; 如前述兩種方法均無法适用,則适用 1250% 的風險權重。
// 銀行準備的如何? //
2019 年 4 月,銀保監會啓動了《巴塞爾協議 III》國内監管規制的修訂工作。農業銀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田繼敏表示,《辦法》基于《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結合我國銀行業實際,對風險加權資産的計量規則進行了重構,是巴塞爾協議 III 國際監管改革在我國的全面落地實施,有利于提高銀行體系風險抵禦能力、增強經營穩健性。
對于目前銀行業的準備情況,據第一财經報道,中國銀行表示,該行提早謀劃,開展新規落地的實施準備工作;目前,信用風險權重法系統主體功能改造、市場風險 FRTB 管理信息平台、操作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損失數據及資本計量模塊順利投産。
該行表示,作爲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将新規實施與全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深度融合,通過制定并實施資本計量高級方法三年規劃,在全面落實新規的基礎上,建立風險數據治理機制,搭建并優化模型開發平台和數據分析環境,完善風險數據池,提供更加靈活、敏捷的風險數據服務;加強計量高級方法在限額管理、監測預警、授信授權等方面的深入應用,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能力;堅持 " 爲我所用,自主可控 ",提高風險管理關鍵系統的自主建設能力;以智能風控推動風險管理數字化轉型,助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農業銀行總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田繼敏表示,近年來,農業銀行作爲中國銀行業第一批獲準實施資本管理高級方法的銀行,始終嚴格落實監管部門《資本管理辦法》各項要求,堅持審慎計量風險、準确反映風險,建立了覆蓋各類風險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制定了較爲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和流程,風險計量的準确性和科學性不斷提高,全方位提升了業務經營和風險管理水平。
據悉,前期,農業銀行密切跟蹤國際國内監管規則改革動向,積極配合監管部門開展新規實施測算和分析,在數據、模型和信息系統建設等方面做了充分準備。
田繼敏稱,農業銀行将按照監管要求,有計劃、有步驟、高質量推進新規實施,進一步優化政策流程,校準模型參數,完善信息系統、強化數據治理,加強新規落地和應用,有效傳導資本約束經營的管理理念,切實提升風險計量和管理能力。
浦發銀行方面表示,該行于 2019 年啓動巴 III 信用風險加權計量咨詢項目,2021 年啓動巴 III 信用風險加權資産計量系統實施項目,目前相關工作均已收尾。
在過去四年中,浦發銀行圍繞監管新規修訂要點,未雨綢缪:一是," 梳理數據、夯實基礎 " 對銀行前端業務系統進行調整,提高數據來源的穩定性和準确性,爲新規實施做好數據準備;二是," 評估影響,把握先機 ",通過手工及系統的定量測算,評估新規實施對浦發銀行的潛在影響,提前規劃,爲新規實施做好戰略準備;三是 " 提升管理,加快轉型 ",監管規制修訂從客戶管理、業務準入、定價策略、貸後管理諸多方面對銀行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