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是廚師,下班後變身非遺面塑手藝人,揚州 85 後小夥湯友飛十多年來利用業餘時間苦練面塑技藝,爲一塊塊五顔六色的面團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成爲一名面塑大師。
△ 湯友飛在制作面塑
上班是廚師下班捏面塑
3 月 28 日下午 2 時許,在揚州北區一間居民樓的書房裏,現代快報記者看到置物架上擺滿了四大天王、關羽、鍾馗、孫悟空等面塑作品,桌上整齊地擺放着各種顔料和工具,還有一些正在制作的人物形象。85 後廚師湯友飛正在認真制作面塑,隻見小小的面團在湯友飛手中幾經捏、搓、揉、掀,再用牛角塑刀靈巧地點、切、刻、劃,不多時一個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穎而出。
△ 湯友飛制作的面塑作品
" 我每天中午和晚上一下班,就會在工作台前做面塑。" 今年 36 歲的湯友飛是江蘇徐州人,從事餐飲行業已經 20 個年頭。" 我文化水平不高,很小的時候就和父母在揚州賣菜。" 湯友飛告訴記者,由于自己特别能吃苦,被啓蒙師傅看中,踏入了廚師行業。做事認真的湯友飛學習非常刻苦,每天下班後還會獨自在廚房裏練習廚藝,進步非常迅速。
" 學習面塑也是非常偶然。" 湯友飛告訴記者,在餐飲中會用到面塑,主要是制作一些簡單的造型做 " 盤頭 ",對菜肴進行點綴。" 有一次,一名同事說我肯定做不了‘盤頭’,當時就覺得我一定可以。" 不服輸的湯友飛立即拜師學習面塑," 當時是學做一朵小花,老師覺得我很有天賦,從此我便和面塑結了緣。"
巧奪天工背後是十年磨一劍
在學習過程中,湯友飛又接觸到了傳統非遺面塑,栩栩如生、精妙絕倫的非遺面塑,讓湯友飛驚奇不已。除了自己琢磨,一有空湯友飛就遍訪國内的名師,學習非遺面塑技藝。湯友飛的作品對象主要是武将形象和神話人物,在他的巧手下,一塊塊普通的面團,變成了威嚴的四大天王、手持青龍偃月刀的美須公關雲長、靈動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
這些巧奪天工的作品背後,是湯友飛無數個日夜反複的練習和鑽研。" 學習面塑的十多年,我的業餘時間基本都用來做面塑了。" 湯友飛告訴記者,每天中午和晚上下班後,他都會在工作室裏制作面塑," 晚上基本上要做到十一二點,靈感來了做到淩晨也是常事。"
面塑上手快,要做到形神兼備卻并非易事。" 師傅不會教得太多,更多時候還是需要自己來悟,靠時間來磨煉。" 湯友飛告訴記者,做一個作品之前,他都要查找資料,詳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背景知識,這樣才能做好人物的造型和神态。同時還要學習顔色的搭配、服飾道具的選擇,讓人物更加鮮活生動。一件作品湯友飛要花費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做好," 做完很有成就感,看着自己的作品一個比一個有進步就會特别開心。"
想用傳統技藝再現揚州名人
現在,湯友飛每天過着 " 雙面人生 ",對此他樂此不疲。" 在廚房工作,每天和噪音、高溫爲伴,心情比較煩躁,做面塑可以讓我真正靜下心來。" 由于湯友飛的堅持和努力,他的面塑也逐漸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喜愛。記者了解到,即将開放的中國淮揚菜博物館也拍攝了湯友飛制作面塑的視頻,放在博物館内進行展示。
盡管目前面塑的銷路比較窄,但湯友飛沒有放棄," 非遺面塑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技藝,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将這項技藝發揚光大。" 現在,湯友飛在網絡平台開通了賬号,将自己制作的面塑作品做成視頻在網絡傳播,向網友介紹面塑技藝,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門傳統技藝。湯友飛告訴記者,接下來他依然會堅持面塑技藝的傳承之路,未來他想通過自己的雙手将 " 揚州八怪 "、史可法等揚州曆史上的名人用面塑進行還原。
通訊員 嚴明 現代快報 + 記者 顧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