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0 月 18 日訊(編輯 馬蘭)南美的亞馬遜雨林積蓄着全球五分之一的淡水,也被視爲地球之肺。然而,這一寶地正在經曆嚴重的旱災,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場自然災害絲毫沒有減弱的迹象。
周一,亞馬遜第二大支流——内格羅河達到自 121 年前開始官方測量以來的最低水位,而這距離最嚴重的洪水僅過去兩年多。内格羅河流經面積占到亞馬遜流域的約 10%,按水量計算是世界第六大河。
此外,亞馬遜河另一條主要支流馬德拉河的水位也創下曆史新低,導緻巴西第四大水電站聖安東尼奧水壩停産。
而 9 月下旬以來,由于嚴重幹旱,巴西 62 個城市中已經有 55 個進入緊急狀态。水位過低導緻數百個沿河社區與世隔絕,難以找到充足的水源和食物。幹旱還擾亂了亞馬遜州首府馬瑙斯的商業航運,導緻大量商品運輸受阻。
前所未有
亞馬遜河畔的小社區 Boca do Mamirau á 領導人 Ruth Martins 指出,過去是河流的地方現在隻剩下泥土,他從未經曆過這樣的幹旱。
過去的一個月中,巴西已經改用一些更适合淺水區的低功率船隻,但盡管如此,人們還是無法抵達内格羅河支流塔魯馬阿蘇沿岸的大多數社區,當地的一些居民必須步行三個小時來與外界聯絡。
馬瑙斯和其他附近城市的居民還飽受野火之苦,火災的高溫和濃煙不斷折磨着當地社區。
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科學家 Luciana Vanni Gatti 表示,這是一場持久性的災難,而最糟糕的情況可能還在後面。雨季預計将在未來幾周内開始,如果幹旱持續下去,這将是亞馬遜地區第一次遭遇如此極端的情況。
研究機構馬米勞亞研究所的水文學家 Ayan Santos Fleischmann 則警告,亞馬遜河流域過去曾經曆過幹旱,但現在它正面臨着多重災難:稀少的降雨、炙熱的高溫和滾燙的水溫同時侵襲着該地區。
巴西國家亞馬遜研究所研究員 Philip Fearnside 預計情況還将惡化。目前赤道東太平洋的地表水溫比 2015-16 年 " 哥斯拉 " 厄爾尼諾現象期間更高,而且影響力還在擴大。而太平洋變暖是導緻亞馬遜北部地區出現幹旱的主要原因。
Fearnside 擔憂今年的雨季将推遲,降水量也将明顯減少。更重要的是,明年可能将繼續出現低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