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入職這家公司七年多了,是公司組建後的第一批員工,一晃就快退休了。
臨退休前這幾年,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一批老員工走得差不多了,就剩下李海等六七個人。老闆招了一批新人,讓老員工 " 帶徒弟 "。
去年以來,由于上遊的實體經濟不景氣,直接影響了下遊客戶拿貨的積極性。公司很多客戶的效益都不好,對李海他們的銷售業績打擊很大,已經連續五六個月下滑了。
老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其實,李海他們老員工比老闆還着急,因爲沒有業績提成獎金也少。李海從一線銷售的角度,給老闆提了幾點優化銷售策略的合理化建議。
但,老闆就是固持己見,還埋怨他們工作不努力,隻會推卸責任。
前不久,老闆給銷售人員開動員會,給李海他們團隊下達了 " 打翻身仗 " 的軍令狀,要求下一個月業績翻一番,分解指标到每周,以周促月,以月促年,月月上水平,年底沖上四千萬。
李海他們認爲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都沒有吭聲表态,不認同這種不契合實際的指标任務。
幾個新招來的小年輕不知道天高地厚,摩拳擦掌,嗷嗷直叫,堅決完成任務。
老闆狠狠地表揚了年輕人,對李海他們冷嘲熱諷:你們老員工就沒帶好頭,新員工的固定底薪,不如你們老員工高,提成點數不如你們老員工高,但人家的精神頭比你們高,養你們這些老員工真是累贅。
李海他們幾個老員工互相對了對眼,心裏一片凄涼,辛辛苦苦打拼六七年,最後落一個 " 你們是累贅 " 的結局。整個市場回天無力,再加上老闆營銷策略有問題,又不聽老員工的真誠建議,業績不可能好起來!
第一周,李海他們使出吃奶的勁,沖一沖量,效果仍然不好。老闆見到他們就罵:" 你們是幹什麽吃的?養你們有什麽用 "。
這句話,瞬間擊碎李海心底的最後一點留戀。李海跟幾個老員工一商量,跟着這樣的老闆幹沒有前途,他不把我們老員工當人看,與其在這裏受氣,不如尋找好東家。
正好有一家企業需要人手,非常看重李海的爲人,整體接收了李海的團隊,把幾個老員工都招進來。
市場風雲突變,上下遊産業開始供需兩旺。這個行業迎來了 " 黃金期 ",李海團隊抓住機遇,乘風而上,大展宏圖,把新老闆樂得嘴都合不攏。
相反的情景是:前任公司裏,那些留下的 " 新兵蛋子 ",光有幹勁,不出業績。原老闆眼睜睜看着,市場裏一波一波的魚群都被李海團隊撈走了。在行業好轉的時節裏,原老闆虧了 200 萬元,氣得差點面癱。
PS:真正有眼光有本事的老闆,要看透市場大勢,市場形勢不好,如同熊市來了,要體諒下屬,硬逼老員工上刀山下火海,寒了員工的心。當真正風口來時,老員工早已離開了,你不抓瞎誰抓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