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9 月 7 日(編輯 馬蘭)人工智能的使用有利有弊,一方面其大大加快了人們處理内容時的速度并擴寬了内容的使用邊界,另一方面,其又帶來了僞造、濫用内容和侵犯隐私等麻煩。
由于美國 2024 年大選臨近,人工智能在政治廣告中的泛濫讓很多人憂心,不少專家指出人工智能可能将幫助生成錯誤的競選信息,從而誤導選民。
作爲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在其最新的網站規則中宣布,自 11 月起,所有在谷歌平台上分發的政治廣告,包括視頻、圖像和音頻都需要披露其人工智能和合成内容的使用,并且需要顯著标識。
美國政客玩得越來越花
人工智能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在新鮮的編譯新聞、輔助編碼等正常工作内容外,其用處變得越來越獵奇。此前,就有個人用戶利用 AI 僞造了《芭比海默》的宣傳片,其将電影《芭比娃娃》和《奧本海默》的人物合成在一起,一度驚豔網友。
另一個出名的例子則是特朗普此前被刑事訴訟時,傳得沸沸揚揚的 " 被捕照 "。AI 無中生有地描繪了特朗普被警察逮捕的畫面,配合特朗普的訴訟案,一度成爲全球熱搜。
而在這一鬧劇之後,特朗普主要黨内對手——佛州州長德桑蒂斯似乎發現了 AI 的妙用。7 月時,德桑蒂斯的廣告團隊利用 AI 僞造了特朗普的聲音,用以挑起特朗普和共和黨關鍵州愛荷華州的争端。這一廣告後來在愛荷華州全州投放,花了 100 萬美元。
不過,這一招顯然已經被谷歌盯上。谷歌發言人表示,沒有披露 AI 信息的政治廣告如果隐藏了相關信息,其将被阻止投放并被删除。廣告商之後可以上訴,或者重新提交帶有披露信息的廣告。
這一政策不僅适用于美國,同時在歐洲、印度和巴西也得到了同步更新,而這些地區也将在 2024 年進行大選。
谷歌目前是唯一一個針對政治廣告,要求做出清晰 AI 标注的互聯網公司。另一社媒巨頭 Meta(産品包括 Facebook,Instagram)尚未要求在廣告中披露 AI 痕迹,但其也規定,禁止在廣告之外的視頻中出現造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