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還在力撐寬松政策的日本央行,似乎釋放了作出調整的信号。上周末,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接受了日本媒體的獨家專訪,他表示,如果日本央行對物價和工資将持續上漲有信心," 結束負利率 " 是可行的選擇之一。至于具體的時間點,植田和男指出," 目前我們還沒有到可以作出明确決定的階段,央行有可能在年底前獲得足夠的信息和數據來判斷工資是否會繼續上漲 "。
鷹聲漸響
9 月 11 日,受植田和男暗示結束負利率的言論刺激,日債收益率盤初 " 起飛 "。10 年期日債收益率升破 0.7%,各期限收益率普遍大漲 5-7BPs。伴随着日本銀行股快速上行,以及美元兌日元亞市盤初走低,截至發稿,5 年期和 10 年期日債收益率分别報 0.281% 和 0.702%,上行 6.4BPs 和 5.5BPs,曲線兩端升勢略窄,2 年期和 20 年期日債收益率分别走高 3.9BPs 和 5.8BPs,報 0.046% 和 1.455%。
美銀分析師哈内特表示,日本央行超寬松政策期間,銀行股一直受到壓制,而結束負利率政策,有利于提高銀行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
事實上,這種變化已有迹可循。自從今年 4 月植田和男正式接替前任黑田東彥接管日本央行以來,外界其實就一直在猜測,這位年内新上任的日本央行掌門人,是否會對日本長達十餘年的超寬松貨币政策 " 改弦易轍 "。
7 月 28 日,日本央行宣布将更靈活地執行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政策。其未來将靈活控制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允許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在 0%±0.5% 之外波動。與此同時,爲減輕對債券市場功能的影響,日本央行将調整固定利率操作,每個工作日以 1% 的利率購買 10 年期日本國債。
彼時就有市場人士認爲,這一調整意味着日本開始退出其超寬松貨币政策。大膽的利率市場交易員甚至預計,日本央行最快在 8 個月内就會結束目前全球唯一的負利率政策。8 月下旬的利率市場隔夜指數掉期顯示,市場交易員對日本央行負利率終結的押注時間,已從明年 7 月提前到明年 3 月。同時,短期政策利率到 2024 年 9 月底甚至可能升至 0.1% 上方。
現實阻礙
不過,退出負利率或許沒那麽容易。日本首席經濟學家森田京平認爲," 日本央行還将面臨 GDP 增長放緩和通脹放緩的挑戰。可以說,需要等到确定 2024 年工資将持續上漲、經濟将持續複蘇的趨勢後,日本央行至快到 2024 年四季度才會退出 YCC,至 2025 年以後結束負利率政策 "。
還有觀察人士認爲,當前日本無法加息,至少有三大 " 苦衷 "。首先,加息抑制需求。日本經濟複蘇乏力,長期受到需求不足困擾。黑田東彥認爲,日本當前面臨的是輸入型通脹,不是央行所期待的需求擴張型通脹,不僅不能刺激消費,反而抑制需求。
其次,加息将對日本财政形成重壓。長期持續的超寬松貨币政策使政府财政缺乏約束力,不斷大膽借債。如果央行加息 1 個百分點,政府每年需支付的利息就要增加約 10 萬億日元。此外,加息加重企業債務負擔。很多中小企業在新冠疫情下本已生存艱難,加息會使這些企業面臨破産風險。同時,加息會抑制消費需求,令市場面臨萎縮風險,将對企業經營不利。
專家普遍認爲,圍繞加息還是繼續保持寬松,日本國内意見對立越來越明顯。黑田東彥多次表示,在美聯儲強勢加息背景下,日本央行即使小幅加息,也不可能扭轉日元大幅下滑的趨勢,反而可能危及日本經濟複蘇。
國泰君安(香港)宏觀研究報告提出,日本央行未來的緊縮操作也将大概率是 " 碎片式 " 和 " 漸進式 " 的,其實施節奏應該是 " 倒序式 ",即先取消或改變最近實施的寬松舉措,再逐步類推。貨币政策向金融系統的傳導也需要時間,在實施中也會有很多的現實阻礙。因此,日本央行大概率會在較長時間内持續落後于曲線。
蝴蝶效應
自 2016 年以來,日本央行的政策利率一直保持在 -0.1%,與之相比,美聯儲的基準利率已經高達 5.5%。而于日本央行堅持鴿派立場不同,其他央行紛紛加息,今年以來,日元兌其他主要國家貨币普遍走弱,日元兌美元一度跌破 150:1。
華東師範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導吳信如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美元加息走強,日元繼續低利率走弱,不斷加大的利差引起的大規模套利交易壓低了現價日元彙率。不過除了套利交易行爲所緻,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對外貿易和經濟狀況不佳,尤其在疫情打擊下,到日本旅遊的外國人劇減。
上周三,日本财務省副大臣、負責外彙事務的最高級别官員神田真人(Masato Kanda)表示," 如果投機行爲持續存在,日本央行将不排除在貨币問題上采取任何選項 "。部分市場觀點認爲,近期官方表态顯然是在警告投資者不要輕易抛售日元,而植田和男對緊縮的時機也開始保持 " 相對開放 " 的态度,未來脫離負利率或 " 近在咫尺 "。
對于未來的日元走勢,吳信如認爲,物極必反,這意味着未來有大量的反向交易需求。因此,一段時間後日元回升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日本央行任何動作都有可能引發金融市場 " 蝴蝶效應 "。衆所周知,日本的海外資産規模十分龐大。若日本央行貨币政策調整進度超出市場預期,導緻日本海外資産大幅度從全球債市回流至日本,全球債券市場的基準無風險收益率或将持續上行,屆時可能會出現大規模混亂,進而影響全球金融市場。
Northwestern Mutual Wealth Management 首席投資官 Brent Schutte 表示:" 日本利率上升可能會對全球金融市場産生負面影響。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市場,更高的日本國債收益率可能會成爲日本國内投資機構更有吸引力的選擇,并将他們的資本從股票和全球債券市場中抽離。"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趙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