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威馬汽車曾被視爲中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的明日之星,甚至和 " 蔚小理 "(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一起被譽爲 " 新勢力四小龍 " 之一,融資數百億元,最終還是走向了沒落破産。
" 據說這兩年在中國最倒黴的人,房子買了恒大,車子買威馬。"
" 在中國汽車的出海大潮中,威馬汽車沒出海,創始人沈晖成功出海逃到美國了。"
這兩句調侃不是無的放矢。威馬曾被視爲中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的明日之星,現在留下的是逾 410 億元的投資和債務,被欠薪逾四個月的 800 餘名員工,還有一臉懵逼的威馬車主。
威馬汽車走向沒落甚至破産,給興緻勃勃的小米汽車潑了一盆冷水。
就在今晚,小米澎湃 OS 系統發布,并将搭載在小米汽車上。随後,小米首款新車計劃在 2024 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新能源車市場高度集中,
前六廠家份額近 8 成
威馬和小米都從新能源車入手,希望能部分替代燃油車。
威馬誕生之時光芒四射,聲量遠比其銷量大,累計保有量在 10 萬輛左右,僅相當于我國新能源汽車 1821 萬輛保有量的 0.5%(截止今年 9 月數據)。
不幸的是,威馬碰上的是新能源車殘酷的淘汰賽,不斷上演着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的場景,留給小米等後來者的機會就更少了。
1/3 的品牌或将消失,
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随着市場競争的加劇,我國的汽車品牌正在不斷減少,尤其是新能源汽車。
奇瑞汽車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捷途汽車總經理李學用日前接受采訪時預測,中國品牌可能會剩 3-5 家(集團),合資品牌剩 3-5 家,大概形成的核心周期在明、後年。這與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等人的判斷不謀而合。
根據瑞銀中國發布的數據,中國目前大概有 148 個汽車品牌,其中 114 個是中國品牌,34 個是外國品牌,顯然還是太多了,瑞銀預測到 2030 年,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預計将縮減至十幾家及以上。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數據則顯示,雖然中國目前有 91 家活躍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但其中近 1/3 的制造商每季度銷量不足 500 輛,有的品牌如愛馳、衆泰、海馬等,在鼎盛時期每個季度能夠銷售數百甚至數千輛新能源汽車,到今年第二季度,它們的新車注冊量不超過 20 輛,事實上已經接近退市。
相比之下,美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僅 9 月份就生産了約 7.5 萬輛電動車;比亞迪 9 月新能源車銷量超過了 28 萬輛。
中國與國際車商正在爲活下去展開一場 " 達爾文式競争 ",隻有少數的企業将成爲赢家并生存下去。
" 蔚小理 " 還要努力,遠未到安全期
作爲造車新勢力中的佼佼者, " 蔚小理 " 看上去還風光無限,事實上也還沒有脫離危險期,真正上岸。
首先,從銷量規模上來看,蔚來、小鵬的月銷量長期在 1 萬—— 2 萬輛之間,這種銷量是無法盈利的——在市場活下來的主要依據。
在連續多年虧損後,蔚來、小鵬的虧損還沒有縮小,反而在擴大。今年上半年,蔚來的虧損創出 106.5 億新高,小鵬的虧損也高達 51.4 億元。
當然," 蔚小理 " 之前在資本市場上融了一筆資金,但是這兩年資本市場全面遇冷,已經很難再融到資金,尤其是對蔚來、小鵬而言,賬上的錢還能燒多久?
與之相對應的是,埃安汽車是在月銷突破 5 萬輛之後才宣布實現月度盈利,這還是有廣汽集團、廣汽研究院做後盾。
蔚來、小鵬不是不努力,而是他們所瞄準的純電市場似乎沒有那麽大。根據乘聯會的統計數據,今年前 9 個月,純電動車的市場增長率隻有 24.9%,而插混爲 83%(含增程式)。
" 蔚小理 " 搶得了市場先機,但比亞迪、吉利、長安、廣汽等這些主流廠家緩過神後,他們的體系、人才、規模等優勢逐漸出現,趕超 " 蔚小理 " 隻是時間問題。
在 " 蔚小理 " 中,理想汽車因爲吃到了增程式紅利,在銷量和經營上似乎取得了雙豐收:月銷量達到 3 萬輛以上,上半年更實現了 32.4 億元的利潤,在造車新勢力中率先實現盈利。
但理想的增程式電動車技術路線門檻太低了,零跑、深藍、阿維塔和小米立即就跟上了。
爲了改變增程式的低端形象,理想的首款 MPV —— MEGA 将采用純電路線,這有可能成爲理想的滑鐵盧,因爲該車要賣 50 萬元以上,要知道,40 萬元的純電車就沒有一款能賣好的。
無數的事實證明,純電 MPV 就是個大坑,無論是騰勢 D9、岚圖夢想家還是極氪 009,其中騰勢 D9 純電版一個月隻賣幾百台,但 DM-i 版本可以到 1 萬台,插混:純電的比例約爲 20:1;夢想家的插混版銷量遠高于純電版。
極氪 009 也很努力,月銷也不過 2000 輛,因爲隻有純電版。
我們倒是希望 MEGA 能出個增程版——在市場上還是能賣的,但理想可能出于 " 高端 " 考慮,似乎放棄了這一選項。
( 本文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DearAuto 立場。 )
———— END ————
法
律
顧
問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