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韓劇《請回答 1988》中,有一句诠釋 " 媽媽 " 這個身份的經典台詞:" 聽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而在現實中,當一個女孩想要真正成爲媽媽,她需要經曆過近 10 個月孕育新生,需要出現在照護、養育、陪伴孩子的絕大多數場景,更不可能錯過孩子任何一個重要的人生節點。媽媽們的身影無處不在,但在這個過程中,媽媽就像個被一件件繁雜瑣事抽打着的陀螺,不斷向前的同時,她們的時間也在不知不覺中被一點點帶走。
最近,我們與 3 位職場女性聊了聊她們媽媽的一面,她們在忙碌的工作外盡可能兼顧對家庭、孩子的照顧,日複一日的育兒和家庭生活的重擔幾乎占據了所有閑暇的時間,我們發現,忙碌、辛勞、疲憊成爲她們共同的生活注腳。
我們 " 酒店人 " 的作息跟大部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都不太一樣:我每天下午 1 點上班,晚上 10 點鍾下班。但是我家離單位挺遠的,差不多有 15 公裏,騎電動車要 40 多分鍾,這就意味着我要更早出門、更晚回家。
一天下來,基本就上午還算空閑,對家裏人來說,我是沒有下午和晚上的。所以我隻能盡量上午多陪陪女兒,其他時間就得把娃交給老公和父母了。
工作日我差不多 6 點鍾起床做早餐,6 點半再把孩子叫醒,叮囑她洗漱後做語文和英語的早讀。現在小學一、二年級不能留書面作業,但就我個人的經曆來說,孩子的負擔并不是真正減少了,而是很多時間要用在觀察動植物、背古詩、背英語課文這些事情上。這些作業沒有書面呈現,孩子是否真的學到什麽、學得紮實不紮實,其實都要靠家長來檢驗。
圖源《82 年生的金智英》
以前我會跟她差不多時間起床,她早讀的時候我做早飯,等她讀完,飯也好了。可我發現小孩子非常會察言觀色和鑽空子,尤其是她知道你也在忙,沒有那麽多時間管她的時候,她能有 100 個偷懶的心眼子。
沒轍,孩子不自覺,就隻能更 " 費媽 " 了。後來我就早點起來,趕快先把飯做好了,然後陪着女兒一起早讀,也順便把昨天的作業查缺補漏。
我盡可能保持着穩定的情緒陪娃做完晨讀,然後再耐下心來催着孩子吃早飯。我們小時候吃飯隻管飽就行,可現在呢,媽媽是廚師,也得是全家的營養師。我一方面要挑符合孩子胃口的食材來準備,另一方面還得注重蛋白質、碳水和各種維生素的營養搭配,爲了吃雞蛋、喝麥片這些小事我跟娃總是矛盾不斷,但最終還是得靠我想盡辦法哄她吃好早飯。
忙活完這一切,7 點 45 分把娃送走,我終于過完了 " 打仗 " 一樣的早晨。
圖源《82 年生的金智英》
整個上午我都可以一個人在家清淨下。可這半天裏我也沒閑着,你要問我上午都在幹什麽,我也說不出來,好像就是一直在做家務。爲了能讓孩子回家就脫了鞋在地上随便玩,我每天都會把地闆拖兩遍。之後還得做些其他的:今天要洗衣服晾衣服,明天就得把孩子翻亂的書櫃收好,床上的四件套每周也要換洗一遍。總之,如果想要家裏整潔、幹淨,家務活總是忙不完的。
女兒中午 11 點半放學,打掃完家裏,我又得去接孩子了,然後把她送去姥姥家吃午飯。其實學校也提供午餐和午休,但考慮到女兒從小抵抗力不太好,哪次感冒都落不下她,在家吃總是更豐富一點、合胃口一點,吃完還能躺着睡一覺,而不是在學校裏趴在桌子上午休。
我感覺任何有關于孩子的規劃,媽媽總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讓自己更困難的那一項。我隻是很慶幸,還有我媽在幫襯着,能讓我有選擇的權利。
我們家 " 老大 " 是男孩,今年開學上六年級。幾年前看着老大已經适應好小學生活,我們打算生二胎,可沒成想,來了一對龍鳳胎。就這樣,我們家率先在生育政策放開前有了三娃,小家也變成了一個有五口人的大家庭。
帶三個孩子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實在太累了,尤其是一下子要面對兩個小嬰兒,雖然有老人幫忙,但四五個大人圍着孩子還是忙得團團轉,整個場面就是雞飛狗跳。我們常常是好不容易哄睡了這個,另一個又開啓了嚎啕大哭的模式,然後一傳二,倆小人憋着勁兒一起哭。
睡不到一塊、吃不到一塊,想讓他們兄妹做個伴兒一塊玩會兒,好不了幾分鍾,就能打得不可開交,哭得呼天搶地,憋得小臉蛋紅彤彤的。有時候老大在寫作業、看電視,聽到弟弟妹妹的哭聲心煩意亂,也常常氣鼓鼓地發脾氣。那時候你真的就覺得,怎麽樣能讓這個世界安靜下來?
圖源《坡道上的家》
對我來說,這種煩躁的情緒真的很難排解,累積多了,孩子的一點哭聲就能點燃心裏頭憋着的怒火,然後朝着愛人或者孩子爆發。我每天在暴躁的媽媽和講道理的媽媽之間徘徊,耐心就要被一點點消磨光了。
好在孩子們每天都在長大,老大越來越獨立,逐漸理解、包容小朋友們的各種無理取鬧;老二、老三也漸漸在生活上可以自理,今年他們開始上幼兒園,能懂一些道理,也能用語言表達訴求,而不再隻靠着哭聲。
單位裏年輕同事下班後會約着一起吃飯、打羽毛球、看電影,我也很羨慕,但對我來說,晚上的時間,全部屬于三個孩子。我回想起結婚前我也是這麽自由,可現在呢,我都三年沒睡過一次懶覺了,什麽夜生活,什麽說走就走的旅行,簡直想都不敢想。
圖源《82 年生的金智英》
當然我并不是要強調我一個人的付出與犧牲,我老公一直都是跟我并肩作戰的隊友。他是公務員,朝九晚五,鮮少加班,每天晚上我們分頭接回孩子,準備晚飯,之後就各司其職帶娃:他負責老大的功課輔導,而我則給兩隻小 " 神獸 " 洗漱、講繪本、做手工。晚上的陪伴需要我們拿出比上班更多的精神頭才能應對,隻有等孩子們都睡了,聽到他們均勻的呼吸聲,我們才能靠在沙發上喘口氣。
最近我跟一些二孩、三孩媽媽也交流過,她們大多數和我有着類似的生活節奏,普遍都是處于這種非常忙碌的狀态,完全屬于自己的時間彌足珍貴。有些朋友家裏隻生了一個,孩子稍大點,家長們基本就可以解脫些了——他們可以出差、旅遊,還能擁有二人世界。而職場三娃媽媽就隻能在周末孩子們都被送去興趣班時,才算有了片刻屬于自己的空檔。
相比照顧孩子衣食起居的疲憊,更累的還是輔導學習。老大正在 " 小升初 " 的關鍵期,可這孩子好像對學習還是一點都不上心,數學也不開竅,讓他回家多做點卷子、看看網課總是不情不願,嘴皮子磨破了講道理他依然我行我素。即使是做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他也總要玩下筆、摳摳指甲,好像屁股上紮了針一樣,壓根兒坐不住。爸爸在一邊苦口婆心教育他,我聽着都血壓飙升,特别惱火,那一刻隻想把他的課本、作業全都撕了、扔了。
但我是媽媽,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媽媽就沒有崩潰的權利。即使打了、罵了孩子,第二天不還是得給他做好飯嗎?
去年 9 月,兒子考上我們市的重點高中,這是我們全家的一件大喜事。不過學校離家有三四十公裏,我不想他學習這麽辛苦還要去住校,思來想去,我們還是決定在學校附近租個一居室的小房子,我過去陪讀。
我沒上過大學,中專畢業後就到處打工,工作了二十多年,除了一套還在還貸款的電梯房,家裏并沒有多少積蓄,學校附近的房價不便宜,陪讀對我們家來說還是有點壓力的。
這幾年我在一家私營印刷廠工作,一周上 6 天班,但如果願意每個周天來加班的話,除了 1.5 倍的加班費,還能有 500 塊錢的 " 全勤獎 ",說起來,除了過年的那一兩周,我是沒什麽休息時間的。可就是這樣忙個不停,一個月到手的錢也不過四千多。
我心裏總覺得 " 休息 " 對我來說意義也不大。兒子每天 7 點前就要到校開始早自習,等上完晚自習再回來差不多是晚上 10 點,孩子大了,不再需要我前前後後跟着照顧,我不如多去工作賺點錢來得實在。而且他學習的事兒我是一點都幫不上忙,能做的無非就是讓他起床就吃上早飯,晚上放學有口熱乎的宵夜。再就是把裏裏外外的衣服洗幹淨,疊好了放在他手邊。
圖源《82 年生的金智英》
前兩年我老公失業了,他就去做了外賣員。開始他在我們當地做,但這裏送一單才到手三四塊,每天風吹日曬,收入隻夠吃飯。後來他就去了省城跑外賣,每個月能多賺三千塊,他想趁着還算年輕能多賺點,等再過幾年 50 多歲,恐怕就跑不動了。
雖然生活得一點都不輕松,但兒子學習很争氣,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欣慰,也讓我們對待工作一直很有幹勁兒。
人到中年,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現在老公不在身邊,我就得撐起這個家。
我不太敢讓自己 " 閑着 ",除了做飯、做家務,就是掐着超市打折的時間去采購,我沒賺大錢的能力,所以省錢就等于賺了。休息的時候我也喜歡刷抖音,我總喜歡看一些講怎麽做飯更好吃、更有營養的視頻。如果今天能學到點新知識,我就覺得很充實,要是再做個孩子喜歡吃的菜,我還會特别有成就感。
圖源《母親》
高二的學習任務好像比高一時更多一些,這才開學一個多月,兒子晚上放學回到家,基本上是匆匆吃幾口飯,然後就一直學習到 12 點。他睡得這麽晚,還催着我早睡,可看他在用功,我心裏幹着急,怎麽能睡得着呢?半夜裏我總在想,該怎麽能幫他使使勁呢?
最近同事推薦我要多看看張雪峰的直播,要提前學習不同專業的就業情況。我們沒上過大學,孩子也隻會背書、做題,對于報志願、選專業真的是一竅不通,身邊也沒個人能指導下。大概我能做的也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吧,或許後面我們再攢點錢也會報個志願輔導,總之,孩子能上個好大學、好專業才是最重要的,這樣他以後就不會像我們這麽辛苦了。
編輯|超楠
文字|李準福
設計|April
圖片|網絡
封面來自《82 年生的金智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