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資本運作,快遞業無人能及順豐。
随着 11 月 27 日港股二次上市,A+H 股的順豐控股,港股上市的順豐同城、順豐房托、嘉裏物流,一個龐大的艦隊集結完畢。
可論國内的快遞業務,順豐卻又不盡如人意。懷着對電商快遞市場的野心,順豐發起的價格戰從 2019 年打到 2024 年,單票收入從 23 元降到現在的 15 元上下,自身業務量劣勢,仍舊未能逆轉。
所以,最近幾個月,圓通、申通、韻達都吹響了止戰的号角,順豐仍在加碼價格戰,2024 年 10 月單票收入來到了 14.64 元,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
這便是順豐的陽謀。用速度快、服務好、價格已經不那麽貴的快遞業務,對國内電商快遞市場形成降維打擊,通過供應鏈、冷運、快運等業務,豐富自己的盈利點。
這個龐大艦隊的下一個目标早已确立,去海外市場,實現下一次市場規模和業務深度的飛躍。從海面艦隊,成長爲星際艦隊。
順豐系集結
11 月 27 日,順豐控股(002352.SZ)就将在港股二次上市。順豐系在資本運作層面的衆多成就,再添一筆。
1993 年創立,順豐作爲中國快遞行業的開山鼻祖之一,依靠商務件需求的井噴,發展成爲中國最大的快遞公司。
2017 年,趕上中國快遞行業的上市潮,順豐控股借殼鼎泰新材,成功登陸 A 股。
從那之後,順豐的資本運作就開始提速。一邊,将内部孵化的業務,獨立、坐大、上市;另一邊,通過行業并購,快速補齊業務短闆。
2018 年 7 月,順豐控股斥資 1.4 億美元收購 SXH China Logistics 公司 75% 的股權,這是一家在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從事冷運業務的企業,此舉大大提高了公司在冷運闆塊的競争力。
當年,順豐又收購了廣東新邦物流,并以此爲基礎,組建了加盟模式的零擔快運品牌順心捷運。
2019 年初,收購敦豪在中國内地、香港和澳門的供應鏈業務,總對價 55 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敦豪 DHL 是全球三大綜合物流服務商,在這個榜單中順豐排名第四。這一收購,無異于虎口奪食。
2021 年,是順豐系資本運作的大年。當年 5 月,順豐房托(02191.HK)在港交所上市,這是一家以物流地産爲主要投資方向的房地産投資信托基金(REITs)。
9 月,以 175.55 億港元收購港股上市公司嘉裏物流(00636.HK)51.8% 的股份,邁出了國際化的關鍵一步。
年底,順豐同城(09699.HK)登陸港股市場,成爲 " 第三方即時配送第一股 "。當你在順豐小程序下單,選擇同城急送,這就是順豐同城的業務。
2023 年,順豐将旗下中低端加盟制快遞業務豐網速運出售給極兔速遞,後入股極兔,雙方達成戰略聯盟。8 月,順豐控股首次向港交所遞交 IPO 招股書。
今年以來,順豐的資本運作速度不減。先是在年中繼續推進順豐控股的港股二次上市,11 月 10 日通過聆訊;9 月,旗下快遞櫃業務豐巢,正式向港股發起沖擊。
從豐巢這個項目,就可以看出王衛與順豐的資本運作與産業整合能力有多強。2012 年,三泰控股孵化了中國第一家智能快遞櫃運營公司速遞易,後來被中郵重組;2015 年,順豐成立豐巢,2017 年收購 e 棧,成爲智能快遞櫃市場老大;2020 年,豐巢合并中郵速遞易,一統智能快遞櫃江湖。
至此,順豐系已經擁有了 5 家上市及拟上市公司,A+H 股上市的順豐控股,港股上市的順豐同城、順豐房托、嘉裏物流,即将上市的豐巢,還有未來存在分拆可能的若幹業務。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因爲有順豐,有着龐大體系的順豐系,快遞這個原本已經淪爲電商陪襯的附屬行業,終于可以單獨撐起一個市場,在群星燦爛的中國互聯網和科技行業中,單開一頁。
快遞業務承壓
1993 年,王衛在順德創立順豐,聶騰飛在杭州創立申通(002468.SZ),開啓了中國快遞業的草莽時代。
幾年之後,天天、韻達、圓通、中通等快遞公司相繼創立,并借助電子商務的發展,實現高速增長。
從一開始,以商務件爲主要業務的順豐速運,便走出了一條高端快遞的差異化崛起之路。于是,順豐便有了更多的空間,在較高盈利能力的基礎上,探索業務創新,成爲中國快遞物流市場最具科技實力的行業價值探索者。
比如,順豐在上世紀 90 年代開創收派員按件計提的激勵模式,後來在全行業得以推廣;2003 年,公司率先采取手持巴槍,開創了快遞路線信息的收集和追蹤;2009 年,順豐航空讓公司成爲首家成立自有貨運航空公司的民營物流服務商;2012 年順豐率先使用電子面單,大大提高了行業的運行效率。
但是,在業務量上,順豐速運幾乎從來沒有占據過優勢,常年在主流快遞公司中墊底。
原因也很直接,2013 年以來,電商件在快遞市場的權重越來越高。順豐的高單價,以及與主流電商平台缺乏綁定關系,缺席了電商快遞的高速增長。
目前,主流的市場化快遞公司中,阿裏系持有中通、圓通、韻達(002120.SZ)、申通的股份,還直接持有一張王牌,菜鳥;京東有京東物流(02618.HK);極兔速遞與拼多多是戰略級的夥伴關系。
這些年,順豐控股在資本運作上斬獲頗豐,但業務量上的劣勢,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扭轉。
2017 年快遞業上市潮後,快遞市場逐漸觸及自己的天花闆。特别是商務件闆塊,受制于電子流程普及、市場競争加劇等原因,更早感受到增長壓力。
順豐速運不得不重視起電商物流市場,并以價格戰破局。
2019 年以來的這一輪快遞價格戰,順豐是發起進攻的一方。短短幾年公司将自己的快遞業務的單票收入,從 23 元以上,壓低至如今的 15 元上下。
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順豐的業務量一度超越申通,短暫地摘下了墊底之王的帽子。
随着價格戰愈演愈烈,極兔速遞(01519.HK)異軍突起,通達系節節抵抗。去年以來,順豐的戰略優勢,開始被其他快遞公司更猛烈的價格戰所消解。
今年 1-10 月,順豐控股速運物流業務實現業務量 106.35 億票,同比增長 10.85%;平均單票收入 15.75 元,較上年同期低了 0.38 元;總收入 1675.20 億元,同比增長 8.28%。
盡管順豐的單票收入仍在不斷走低,且降價幅度并不低于其他快遞公司,2024 年 10 月已經首次突破 15 元線(14.64 元),但業務量增速遠不及 22.3% 的行業平均水平。
順豐的價格戰失效了嗎?
降維打擊
最近兩年,中國快遞業,意外不斷。
明明快遞市場在 2022 年進入了低增長階段,可去年以來,突然支棱了起來。2023 年中國快遞業務量 1320.7 億件,同比增長 19.4%;2024 年 1-10 月,業務量 1400.8 億件,同比增長 22.3%。
另外的兩個意外,來自一對快遞巨頭:内卷時代,極兔速遞是如何實現穩住價格、業務量增長、最終實現盈利這個不可能三角的?順豐則是另一種極端,價格不斷下降、業務量低增長,如何實現收入和業績的穩定增長?
今年前三季度,順豐控股營業收入 2068.61 億元,同比增長 9.44%,歸母淨利潤 76.17 億元,同比增長 21.59%,整體表現優于其他快遞公司。
抖音快手推動的社交電商崛起,推高了電商滲透率;同時,抖音、快手、拼多多等電商平台發動的極緻性價比大戰,導緻電商市場客單價下行、拆單率上升、退貨率提高。最終,産生了快遞增速 > 電商增速 > 社零增速的局面。
極兔速遞的平衡術得到了拼多多的支持;而順豐控股的 " 失一隅而得全局 ",廣泛的業務布局起到了關鍵作用。
經過 30 餘年的業務布局,順豐已經擁有了覆蓋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配送網絡,飛機近百架、車輛超過 18 萬台,在亞洲市場無人能及,還在湖北擁有自己的合資貨運機場。
順豐還是中國快遞業技術積累最深厚的公司之一,擁有一個 4000 多人的研發團隊,截至 2024 年 6 月底共擁有 4199 項專利及專利申請。
順豐控股仍然在不斷追加投資,僅 2024 年上半年就投入了 60 多億元,采購飛機、車輛,建設分揀中心等。
這些快遞業的基礎設施,随着邊際成本不斷攤低,讓順豐的單票利潤不斷提升;随着産能利用率的不斷提高,其單票利潤仍然有提升的空間。這便是直營快遞公司的優勢所在。
順豐在時效快遞業務之外,還有頗爲龐大的業務布局,包括經濟快遞、快運、冷運、同城即時配送、供應鏈業務等,也在源源不斷爲上市公司貢獻赢利點。
漸漸地,順豐形成了對其他快遞公司,特别是加盟制快遞公司們的降維打擊——用速度快、服務好、價格已經沒有那麽貴的時效快遞業務來穩定用戶群體,用其他的深度服務業務來實現盈利。
比如說,快遞行業已經基本離不開的豐巢快遞櫃,其點位數量已經超過 33 萬組,最近 3 年多光暢存費就收了 8 個億。
所以,即便行業内都在預測,到 2024 年 Q4 快遞業價格戰出現了止戈的前提條件。但是,實際上順豐可能會繼續推進其降價策略——那已經不是價格戰,而是以性價比爲前提的降維打擊了。
出海 + 深化
順豐控股港股上市,意味着,中國快遞業的競争,正式進入新階段。
如果說,中國快遞業的上半場,是在國内,以業務量的主要導向的争奪;那麽,下半場,則是面向海外市場,以業務價值爲主要目标的深化發展。
在順豐控股之前,中通快遞、京東物流、極兔速遞已經在港股上市,菜鳥也曾試圖登陸港交所主闆。港股上市,确實能夠更好地幫助這些公司面向海外市場。
業務層面,随着電商、短視頻等行業在海外市場開辟第二曲線,這也自然成爲快遞公司毋庸置疑的拓展方向。
今年上半年,在海外市場布局多年的菜鳥,終于達成了全年日均跨境包裹達 500 萬件的成績。
受制于京東集團的戰略,京東物流前幾年在出海業務上較爲滞後,2023 年以來明顯提速。繼去年上線 " 國際特快送 " 服務後,今年推出 " 海外包郵區 ",還在不斷增設海外倉,發力跨境業務。
極兔速遞本來就是在東南亞市場崛起,2020 年開始反攻中國内地市場取得成功,接下來,向其他海外市場進發,是其既定戰略。
順豐從很早便開始具備全球業務能力,先後收購嘉裏物流等海外業務抓手,早已讓其開始超脫于中國市場,成爲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綜合物流服務巨頭。
更重要的是,快遞出海已不再局限于最簡單的快遞業務,而是以綜合服務爲主要方向。" 生存靠份額,賺錢靠服務 ",已經成爲行業共識。
要知道,若單論快遞業務量,全球三大快遞物流巨頭 DHL、FedEx、UPS,可能還不如在中國快遞市場墊底的順豐。但是,它們的營收和業績規模,都是順豐的好幾倍。
畢竟,以 2C 爲主的快遞業務,在業務價值上,完全無法與主要 2B 的供應鏈、醫藥冷運、快運等業務相提并論。
就這一點而言,順豐、京東物流、菜鳥,已經将其他快遞公司們甩出好幾條街。
市場已經根據戰略高度,将中國頭部快遞公司們,分成了兩個層次。 當順豐、京東物流、菜鳥已經在謀劃綜合服務能力時,圓通(600233.SH)、韻達們仍然在咬牙推進快遞的價格戰。
中國快遞業務量老大中通,在通達系快遞公司中率先轉身,降低對價格戰的投入力度,轉向維護單票利潤,來推進自己的服務能力追趕。可與順豐、京東物流和菜鳥相比,差距仍然巨大。
極兔速遞,短期之内恐怕也無法補齊這些短闆。否則,早就跟着拼多多的 Temu 到北美市場去複制自己的異軍突起之路了。
海外市場 + 業務深化,目前,仍然是順豐在領跑,京東物流緊随其後,菜鳥當仁不讓。未來,它們之中的誰,能夠代表中國快遞,率先站上全球快遞物流市場的 C 位?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斑馬消費 "(ID:banmaxiaofei),作者:徐霁,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