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張賽男
編 輯丨包芳鳴
圖 源丨 21 世紀經濟報道
截至 8 月 24 日,A 股半導體闆塊 97 家公司中,已有 57 家公布了半年報或業績預告。總的來看,晶圓代工、芯片設計、封測等多個環節業績慘淡,隻有設備環節的業績較爲堅挺。
具體而言,已公布業績的 57 家半導體公司中,31 家出現淨利潤下滑,降幅最大的在 3 倍以上。另有 9 家公司出現首虧,包括芯片設計、封測環節,不乏士蘭微、通富微電這樣的龍頭。
原因方面,終端市場産品需求下降是主因。不少公司坦言,半導體行業仍處于下行周期。
" 從下遊應用端看,汽車電子市場發展迅猛,但汽車應用在集成電路市場中占比還不高;與此同時,計算機與通信仍是主要拉動力,而計算機市場處于飽和乃至部分萎縮狀态,以智能手機爲代表的通信市場進入調整期,庫存高企。上述情況導緻集成電路行業景氣度下降,2022 年第二季度開始集成電路銷售額增速逐季下滑。" 通富微電在近期的一次機構調研中如是說。
這基本解釋了半導體行業當前境況的成因。
對于未來的判斷,不少業内人士仍然表示不甚明朗。不過,近期已經有一些積極因素顯現,包括行業去庫存的進度、下半年将迎來消費電子傳統旺季等。有産業鏈公司和機構人士分析,2024 年或将看到行業轉好。
整體業績慘淡
今年上半年,已公布業績的 57 家半導體公司中有 40 家出現業績下滑或虧損,該比例高達 7 成。去年同期,同樣是這 57 家公司,業績下滑的數量爲 22 家,下滑比例不到 4 成。今年一季度,下滑的公司數量爲 41 家。如此來看,今年二季度行業并未出現明顯反彈。
從産業鏈環節來看,行業周期下行的影響波及到多個環節。比如,9 家首虧企業中就包括士蘭微(600460.SH)、普冉股份(688766.SH)、全志科技(300458.SZ)、上海貝嶺(600171.SH)、彙頂科技(603160.SH)等設計企業,還有封測企業通富微電(002156.SZ),材料供應商中晶科技(003026.SZ)、光華科技(002741.SZ)等。
士蘭微上半年淨利潤虧損 5037 萬元,除了持有的股票等金融資産價格下跌,行業下行是主要原因。" 報告期内,下遊普通消費電子市場景氣度相對較低,造成公司部分消費類産品出貨量明顯減少、其價格也有一定幅度的回落,對公司的銷售和利潤增長造成一定壓力。" 士蘭微表示。
士蘭微的虧損是當下芯片設計企業境況的縮影。無獨有偶,多家設計企業上半年業績仍在下滑狀态。
韋爾股份(603501.SH)在去年業績大幅下滑引發全市場關注後,今年上半年雖盈利,但延續下滑态勢。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88.58 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19.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 1.53 億元,同比下降 93.25%;實現扣非淨利潤 -7896.13 萬元,同比下降 105.44%。
韋爾股份稱,與 2022 年上半年相比,以手機爲代表的消費電子市場整體表現低迷,終端市場需求不及預期,産品銷售價格承壓,導緻公司營收和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
此外,捷捷微電(300623.SZ)、卓勝微(300782.SZ)、兆易創新(603986.SH)、晶晨股份(688099.SH)、北京君正(300223.SZ)等芯片設計企業上半年淨利潤降幅均在 50% 以上。可以說,設計環節的半導體企業幾乎無一幸免。
幾大封測龍頭也出現了業績大幅下跌,除通富微電出現首虧之外,長電科技(600584.SH)預計上半年淨利潤約 4.5 億元 -5.5 億元,減少 71.08%-64.65%。華天科技(002185.SZ)預計實現淨利潤 5000 萬元 -7000 萬元,下滑 86.38%-90.27%。晶方科技(603005.SH)預計實現淨利潤 7000 萬元 -8000 萬元,同比減少 58.11%-63.35%。公司均表示行業處于下行周期,導緻訂單減少,産能利用率降低。
下滑進一步傳導至上遊晶圓代工環節。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發布的第二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毛利同比下滑。
中芯國際第二季的銷售收入爲 15.6 億美元,同比下降 18.0%,環比增長 6.7%;毛利爲 3.165 億美元,同比下降 57.8%,環比增長 3.9%。華虹半導體第二季度銷售收入達 6.314 億美元,同比上升 1.7%,環比持平;毛利 1.75 億美元,同比下滑 16.2%,環比下滑 13.4%。
積極因素在顯現
在一片慘淡中,仍然有細分環節——半導體設備一枝獨秀。
北方華創(002371.SZ)預計上半年實現淨利潤約 16.7 億元 -19.3 億元,同比增長 121.3%-155.76%;晶盛機電(300316.SZ)上半年實現淨利 22.06 億元,同比增長 82.78%;中微公司(688012.SH)預計實現淨利潤約 9.8 億元 -10.3 億元,同比增加 109.49%-120.18%。
21 世紀經濟報道此前的報道多次提到,随着半導體供應鏈的國産化将繼續深入推進,其中,半導體設備及零部件、材料等增長較爲穩定,背後的動力主要是晶圓廠擴産和國産化導入需求。但市場人士提示,需要注意設備這個偏上遊環節存在的滞後性因素。
回到全局,盡管上半年半導體行業業績并不如人意,但有一些積極因素在顯現。
一方面,行業去庫存加快。
韋爾股份表示,2023 年上半年末公司庫存金額較上年末減少約 4.2 億美元,較上年末減少超 20%。
來自彙頂科技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存貨資産減值損失 1.4 億元,第二季度存貨資産減值損失 3286 萬元左右,存貨資産減值損失的趨勢得到明顯改善。公司稱上半年采取措施加快去庫存的進度,預計減少 7.5 億元左右,2023 年下半年度不存在大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情況。
但去庫存對整個行業來說都任重道遠。普冉股份就表示,2023 年上半年,由于整體消費需求仍然較弱,且下遊渠道庫存尚在逐步消化的過程中,公司存貨周轉率下降。
另一方面,二季度市場需求相較于一季度有好轉迹象。
一家半導體材料企業在受訪時表示," 目前還處在低迷期,但從當前情況看有所回升,主要是因爲市場消費動力回來了。"
進一步地,如果對比一二季度的業績數據,至少從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兩大晶圓巨頭來看,二季度環比也有了明顯的回升。全志科技也表示,公司二季度營收環比增長了 83%。
但對于未來的預判,市場仍然謹慎,不再大喊 " 拐點 " 的到來。一家芯片設計就下半年的行業走勢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 目前還不明朗,頭部企業對此亦存在分歧,本公司也無法做出準确預期。"
可達成共識的是,當下已在行業底部或接近底部。
有研矽( ( 688432.SH)在近期的投資者交流中表示," 公司對當前半導體行業的形勢有充分的認識,對行業的調整有一定預期和準備。從目前來看,半導體行業可能已經接近底部,但持續時間尚不好判斷,整個行業需求的恢複速度和周期仍需進一步觀察。"
立昂微近期也表示," 半導體行業的底部開始顯現。特别是今年 6 月份以來開始緩慢回升,逐步回暖。"
另一家半導體龍頭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 公司部分産品價格下滑的情況會有所緩解,消費市場好轉價格會往上升。整個行業變化還要看市場大環境。"
滬矽産業(688126.SH)則在半年報指出,結合 Gartner、Techinsights 等機構的中長期預測,預計受新能源汽車、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産業的快速發展驅動,半導體産業将自 2024 年恢複快速增長、進入周期性上升通道。
SFC
本期編輯 江佩佩 實習生 宋佳遙
21 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