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球第一間被出售的寶格麗酒店。
▲
欄目 | 文旅商業觀察
領域 | 酒店業
01
全球有 9 家寶格麗酒店,第一家被挂牌出售的是上海寶格麗。
這兩天,華僑城(亞洲)放出公告稱,計劃以公開挂牌的方式出售上海蘇河灣項目部分資産,隻說是拟出售的資産爲酒店房産主體及其他建築,但就是不肯直說是哪家酒店。
媒體們也不是吃素的,按照公告上的地址 " 上海市靜安區山西北路 108 弄 " 去寶格麗酒店及度假村官網一比對。你們猜怎麽着?完全匹配。
至此,謎底天下大白," 上海寶格麗酒店要賣了 " 迅速引發網友熱議。
很快,# 上海寶格麗酒店被挂牌出售最貴套房 30 萬一晚 # 沖上昨日微博熱搜榜。
2018 年年中,上海寶格麗酒店正式拉開帷幕。
作爲國内奢華酒店地标,寶格麗酒店及度假村官網顯示,上海寶格麗酒店擁有 82 間客房及套房,今年 10 月 31 日晚的最低價格是 6529 元,最高價是 302329 元,均包含服務費。
最高檔的套房亮點在于外灘江景及天際線景觀,酒店提供開夜床服務及管家服務,房間内有一張特大床,帶羽絨被,設有辦公桌,還有 6 台電視,面積爲 393 平方米,最多入住 3 人。
一晚最高 30 萬人民币,上海寶格麗酒店很賺錢嗎?并沒有。
據華僑城(亞洲)公告披露,2022 年,此次挂牌出售的可銷售資産錄得收入 1.4 億元,同比下降 43.5%;除稅後虧損 0.52 億,相當于上年虧損翻了 4 倍。
今年上半年旅遊業,尤其酒店業賺得盆滿缽滿,但與上海寶格麗酒店沒有太大關系。
公告顯示,華僑城(亞洲)挂牌出售的可銷售資産 2023 年上半年收入 1.19 億元,除稅後虧損 690 萬元。
簡而言之,别人虧錢它大虧,别人賺錢它依然穩定地虧 ...
根據華僑城(亞洲)集團之管理賬目,于 2023 年 6 月 30 日,銷售資産之未經審核賬面淨值約爲人民币 20.1 億元。
當然了,和這兩年大多數正在賣的五星酒店一樣,上海寶格麗酒店早就被抵押給銀行了,公告裏直言不諱于今年 6 月 30 日前還有 9.6 億元人民币沒還清。
怎麽解套呢?公告裏說了預期華僑城上海置地将于銷售資産轉移登記時或前後之時間安排解除有關抵押。
說人話就是等有人 " 接盤 " 了,那自然欠銀行的貸款一筆兩清。
對于這份資産,華僑城(亞洲)的心理底價是交易價格不低于 24.3 億元,考慮到當下高星酒店市場已經近乎形成踩踏的轉讓行情,隻能說自求多福。
畢竟讓人見日月星辰,才能談往後餘生。
02
一夢三年,恍若隔世。
2012 年,華僑城亞洲與寶格麗集團簽署合作協議,于蘇河灣建設寶格麗酒店及寶格麗公寓。
5 年後,上海寶格麗酒店曾計劃于 2017 年開業,但最終推遲至 2018 年 6 月 20 日正式營業,該酒店系全球第六家、中國第二家寶格麗酒店,現在又成了全球第一家尋找買家的寶格麗酒店。
曆史不會簡單重複,近一年,從世茂深坑洲際酒店到天津麗思卡爾頓,再到上海寶格麗酒店,不幸的結局往往都有相似的原因——缺錢。
華僑城(亞洲)作爲華僑城的港股上市平台,近年來與母公司一樣均面臨業績壓力,尤其是華僑城在過去一年遭遇了大額虧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 -109 億元,同比下降達 387.05%。
出售相關虧損房地産資産,不僅可以緩解資金壓力,在今年文旅、地産雙重打擊背景下,華僑城去年就已陸續挂牌轉讓了多家旗下公司股權。
比如,在賣上海寶格麗酒店之前,華僑城(亞洲)已經動手賣掉了上海寶格麗公寓 51% 股權,回籠資金 6.12 億元。
除了急需回籠資金外,華僑城出售上海寶格麗公寓也與營收欠佳有關。
去年 9 月份,據華僑城信息披露,持有寶格麗公寓的上海首馳 2020 年、2021 年以及 2022 年前 8 個月除稅後虧損分别爲 5071.9 萬元、5235.1 萬元及 3695.3 萬元,累計虧損超 1.4 億元。
據第一太平戴維斯數據,去年上半年,上海寶格麗公寓的單月每間租金爲 6.2 萬元至 9 萬元不等,但月均出租率僅爲 57%。
而且截至去年 8 月末,其目标公司上海首馳的總負債約爲 14.35 億元。因此,在行業看來該出售事宜是華僑城的資産優化行爲。
從上海寶格麗酒店業績來看,雖不及上海首馳虧損幅度大,對于華僑城來說若能順利出手也是一筆可以拿來 " 救火 " 的錢。
在公告裏,華僑城(亞洲)已經 " 暢想 " 了出手後的資金用途,稱假設建議出售以最低價格完成,估計建議出售之所得款項淨額将約爲人民币 20.7 億元,董事會拟将建議出售所得款項淨額用于償還貸款及借款,及╱或用于本集團之一般營運資金。
華僑城(亞洲)董事會認爲建議出售(倘落實)将可令其盤活資産、加速資産周轉,還能将建議出售産生之現金流入用于償還貸款及借貸,并可降低本集團之計息負債及實現投資收入。
還有個值得關注點的是,年初,華僑城因爲去年财報計提減值超過百億元的舉動,遭遇深交所 11 連問,被媒體質疑 " 财報洗大澡 ",借助市場下行之際,一次性出清各類壞賬。
我們不說華僑城,這些年有些房企确實很擅長 " 洗澡 ",這屬于利潤操縱的一種,往巨額虧損的方向操縱,把可能在以後期間發生的損失提前确認。
具體表現,是當期的淨資産收益率大幅度下跌,往後再出現大幅反彈的迹象。
就像當一些資産逐漸開始變現,又可以開始隐藏虧損虛增利潤的循環,這在上市房企中,似乎很普遍。
03
憑心而論,上海寶格麗酒店标價 24.3 億元貴嗎?應該說全靠同行襯托,價格還說得過去。
也許是經過這兩年的市場教育讓華僑城放低了預期,畢竟去年年初,世茂集團把上海外灘茂悅大酒店賣給了上海本土國企上海地産(集團)有限公司還能作價 45 億元。
當然,上海外灘茂悅大酒店共有 631 間房,雖然品牌輸了,體量上和寶格麗不是一個級别。
此外,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好爹不常有,地主家也缺糧。
世茂集團雖然出手了外灘茂悅大酒店,評估值爲 22.5 億元的上海世茂佘山洲際酒店,評估值爲 135.5 億元的上海世茂皇家艾美酒店、上海世茂廣場在手心裏都快捏出了汗。
不得不說,這年頭評估值就是個笑話,韭菜加咖啡,一杯接一杯。
縱觀全國,僅近期天津麗思卡爾頓酒店、南京金奧費爾蒙酒店、義烏萬豪酒店頻頻流拍,其中南京金奧費爾蒙酒店以低價 13.86 億元底價進行拍賣,幾度跳水到 10 億元,天津麗思卡爾頓甚至淪爲不良資産,可見今年高星酒店市場轉讓愁雲慘霧一片。
有因必有果。
有錢的時候,開發商憑借一塊高星酒店牌子明裏暗裏拿了不少好處,沒錢的時候,這些斥巨資興建的酒店又成爲燙手山芋 " 負資産 ",總想着一腳提出自己的資産版圖。
别怪沒人接盤,換位思考,假如你手上正好有 20 億閑錢,可以買下兩家希爾頓,一家麗思卡爾頓或者寶格麗,你會自己出手接盤還是索性去引進品牌開一家新酒店?
這個問題就是當今很多奢牌酒店挂在市場上數年,依然有價無市的真實原因。
從正常的市場環境來說,一個已經喪失了 " 勾地 " 功能,也無法用開業前巨額投資抵充可觀的企業所得稅,更無法再靠所謂的品牌去提升整個地塊價值,高星酒店牌子再 " 亮 " 對于精明的商人來說往往是一件華而不實的裝飾品。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當地産不複往日榮光,那些依附于地産的五星酒店也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
華僑城(亞洲)公告表示公開挂牌後,公示期初步将爲 20 個工作日,倘于公示期内并無識别出有意投标人,則公示期将會延長。
短短 20 天無人 " 接盤 " 怎麽辦?
華僑城(亞洲)稱倘于公示期内并無識别出有意投标人,則公示期将會延長。
值得一提的是,酒店變更業主還需要經過品牌方的點頭同意。
公告顯示,根據與授權人(爲一名獨立第三方)之品牌安排,酒店房産主體目前用作酒店營運及提供配套服務。延續品牌安排(如有)須依賴于買方及品牌授權人能否協商達成。
換句話說,不是隻要出的起錢,來個阿貓阿狗都可以做寶格麗業主,這或多或少又平添了一絲轉讓難度。
上海寶格麗公寓與 "A 股遊戲王 " 浙江世紀華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達成轉讓協議用時近 7 個月,這一次,比上海寶格麗公寓 51% 股權貴了三四倍的上海寶格麗酒店又需要多久?
價格喊出來了,潛在的接盤方仍是一團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