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塗彥平
編輯 / 張 南
設計 / 師玉超
全球首個碳關稅機制離落地實施更近了一步。
2 月 9 日晚,歐洲議會環境、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委員會(ENVI)投票,以 63 票贊成、7 票反對通過了歐洲碳邊界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簡稱 CBAM)協議。
早在 2019 年 12 月,歐盟綠色新政就提出了 CBAM 計劃。歐盟委員會(Commission)于 2021 年 7 月正式提交 CBAM 提案。2022 年 12 月,歐洲議會與歐洲理事會達成臨時協議,正式确定建立 CBAM 機制。
不過,CBAM 還需要在 2023 年 4 月的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最終通過,然後還需要跟歐洲理事會進行談判以獲得批準。
之後,歐洲 CBAM 将在 2023 年 10 月 1 日生效。
一張 CBAM 憑證代表一噸碳排量
CBAM,碳邊界調整機制,也被稱爲碳關稅,或者碳邊境調節稅。它是指在實施國内嚴格氣候政策的基礎上,要求進口或出口的高碳産品繳納或退還相應的稅費或碳配額。
CBAM 主要是爲了解決 " 碳洩漏 "(carbon leakage)問題。碳洩漏是指某地或某國采用較嚴格的氣候政策、減少排放量後,廠商将生産移轉至政策較寬松的其他地區或國家,反而導緻該地或該國的碳排放量增加,造成碳洩漏。
歐盟 CBAM 主要針對進口貨品課稅,将其變成另一種成本,在保護歐盟本土企業的同時,也敦促其他國家積極減碳。
一張 CBAM 憑證代表一噸碳排量,價格參照歐盟碳市場的碳權交易價格。
2022 年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U-ETS)碳定價(歐元 / 噸)▼
( 來源:德國 Statista 數據平台 )
德國 Statista 數據平台顯示,自 2018 年歐盟 ETS 改革以來,歐盟碳排放許可證的年均價格大幅上漲。2021 年,歐盟的碳交易平均價格是 56 歐元 / 噸。2022 年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許可證平均價格超過 80 歐元 / 噸,碳價最高達到了 98.01 歐元 / 噸。
2023-2025 年是 CBAM 的過渡期,進口商無須繳納碳排放費用和碳邊境稅,但每季要自行申報,将進口品的碳排放情況提交給歐盟。
2026 年起,歐盟将開始對部分進口商品征收碳邊境稅。第一批納入征收範圍的行業包括鋼鐵、水泥、電力、化肥、鋁和氫氣。
到 2030 年,歐盟預計将歐盟碳市場涵蓋的所有商品囊括進征稅範圍。
CBAM 是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TS)倡議的一部分。CBAM 的逐步引入與 ETS 下免費配額分配的逐步淘汰是一緻的。ETS 将從 2026 年開始削減免費配額,直到 2034 年全部取消。到 2034 年,全面性的 CBAM 也将啓動。
CBAM 還是歐盟 "Fit for 55" 減排計劃的核心部分之一,該計劃旨在 2030 年前讓歐盟成員國碳排放量較 1990 年降低 55%,包括擴大可再生能源占比、擴大歐盟碳市場、停止銷售燃油車、設立碳邊境調解機制等 12 項新法案。
掀開全球氣候政策新篇章
歐洲 CBAM 是全球首個碳關稅機制。盡管還有幾年才會真正收稅,但它無疑掀開了全球氣候政策的新篇章。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教授 Dan Farber 在 legal planet 網站撰文表示:" 正如 CBAM 所表明的那樣,我們已經過了每個國家都可以孤立地決定其氣候政策的時代。歐盟的行動是經濟壓力的早期迹象,這些壓力将越來越多地施加在産業落後的國家身上。碳邊界調整已經談了很長時間了。現在他們即将成爲現實。"
目前 CBAM 覆蓋 5 個行業,這意味着中國大多數的對歐盟出口産品将不會受到影響。中國出口的 CBAM 覆蓋産品主要是鋁和鋼鐵,而中國出口的鋁中隻有 9% 銷往歐盟,中國出口的鋼鐵中隻有 8% 銷往歐盟。
但影響也不容小觑。
E3G/Sandbag 報告《茶杯裏的風暴》發現,歐盟 CBAM 将爲中國帶來 1.5 至 2 億歐元的淨成本,占中國對歐盟出口總額的 0.04% 至 0.06%;當歐盟 CBAM 全面實施時,中國的直接成本是其淨成本的兩倍多;如果将涵蓋的行業擴大到包括下遊産品,中國企業的直接成本幾乎翻了一番,從 4.24 億歐元增加到 8.27 億歐元。
瑞士信貸的分析則強調了持續的政策和減排進展對于 CBAM 涵蓋的行業未來競争力的重要性:" 如果不加速脫碳,中國對歐洲市場的鋼鐵和鋁出口将不再具有競争力,而化肥出口也将受到影響。"
《中國與歐盟的碳邊境調節機制》報告稱," 爲了擴大 CBAM 的積極效應并限制其負面影響,中國應加強其國家碳排放交易體系(CN ETS)的建設并擴大其覆蓋範圍。這也将降低中國工業的碳排放強度,并減少其面臨的潛在的邊境調節費。"
歐盟 CBAM 向包括中國在内的國家傳達了一個明确的信号:碳已經成爲一個影響國際貿易和國家競争力的新因素。
而且,不光歐盟,美國也在制定美國版的 CBAM。2022 年 6 月,美國 4 位民族黨參議員提出了一個立法提案——《清潔競争法(Clean Competition Act,簡稱 CCA)》。
因爲美國沒有統一的碳價,CCA 碳關稅設計的邏輯是,以美國産品的平均碳含量爲基準線,對碳含量超過基準線的進口産品和美國産品均征收碳費。
從碳足迹數據做起
2021 年 7 月 16 日,中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即全國碳市場)正式啓動。第一個履約周期爲 2021 年全年,覆蓋的首個重點行業爲發電行業。
生态環境部發布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報告》顯示: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共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 2162 家,年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約 45 億噸二氧化碳,是全球覆蓋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 1.79 億噸,累計成交額 76.61 億元,全國碳市場運行框架基本建立。
2022 年 8 月,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和生态環境部曾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快建立統一規範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通知指出,将會同行業主管部門組織制修訂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建築等重點行業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相關國家标準。
雖然汽車行業并沒有被囊括在内,但也是遲早的事情。汽車行業已經在爲此未雨綢缪。
2023 年 2 月 9 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宣布成立中汽碳數字技術中心,并發布了中國汽車産業鏈碳公示平台(CPP)。中汽中心稱,該平台是全球首個針對汽車全産業鏈的碳足迹信息公示平台。
CPP 平台旨在完善中國汽車碳足迹數據,推動汽車産品碳足迹信息國際互認,助力汽車産品走出去,并通過汽車碳排放管理體系助力我國雙碳目标的達成。
相比 CBAM,歐盟電池新規對汽車行業提出的要求更爲緊迫,它明确提出 2024 年開始進入歐盟市場的電池都需要申報電池碳足迹的要求。
2022 年 11 月,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主辦,遠景科技集團參與協辦的中國電池行業環境産品聲明(EPD)平台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四川遂甯舉辦。來自甯德時代、弗迪、遠景等近 80 家電池行業的 140 名專家參與此會,共同探讨 EPD 平台的建設方法。
EPD 是經由第三方驗證對産品整個生命周期的環境數據和信息進行報告,是國際标準化組織 ISO 發布的環境标志之一。但中國 EPD 起步較晚,還不具備專門針對電池行業的 EPD 平台。
遠景智能零碳首席科學家邱林認爲," 建立電池行業 EPD 平台,可以爲電池行業上下遊産業鏈建立一套電池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學,爲行業建立紮實的專業碳足迹基礎,爲電池行業未來出口建立專業的服務平台。"
無獨有偶,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電池專委會發布的團體标準《锂離子電池産品碳足迹評價導則》自 2022 年 3 月開始實施,該标準由 23 家電池企業聯合起草。
今年 2 月 17 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專家媒體交流會上也談到了歐盟碳關稅。
他認爲,我們汽車行業在碳足迹的研究上還遠遠地落後于歐盟,所以應該跟歐盟合作,向他們學習,抓緊制定從原材料開始一直到最後報廢更新拆解等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機制。" 我們的車現在也有很多出口到歐洲,碳關稅談判如果是一個标準,這就好談,如果做出兩套标準來,将來談判出口,這個限制也會非常麻煩。"
不管是中國汽車行業,還是中國電池行業,要沖破落地歐美市場的綠色貿易壁壘,提高自身在碳排放受限世界中的競争力,一切都需要盡早籌劃,而碳排放核算是其中重要的一步。當然,這也是響應國内雙碳戰略的必然動作。
參考資料:
1.Dan Farber.Here ’ s a New Acronym: CBAM. You ’ re Going to be Seeing It a Lot [ OL ] .https://legal-planet.org,2023.1.26
2. Chris Bush, 胡敏 , 陳美安 .《中國與歐盟的碳邊境調節機制——推動歐盟和中國雙邊互惠》 [ R ] .2022.4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内容合作請聯系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掃碼加入讀者微信群
交流汽車話題
點擊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