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軟件公司,從矽谷空降來印度裔高管:Sanjay Lal(桑傑・拉爾)。
雖然這個名字看起來有點陌生,但他在軟件方面是不折不扣的資深人士。從業超過 26 年,曾經是谷歌汽車工程總監、特斯拉工程總監,現正在美國造車新勢力 Rivian 擔任副總裁,負責軟件部門。
至于爲什麽挖來他,原因很直接:
大衆的軟件問題已經火燒眉毛,希望新領導能來救火。
CARIAD CEO:急需專家
這則任命消息,是 CARIAD CEO 彼得・博世(Peter Bosch)親自宣布的。
據悉,桑傑・拉爾将主管 CARIAD 的新軟件設計中心,Software Defined Vehicle Hub,下個月就入職。
該中心首先會開發大衆和奧迪車型所用軟件平台,後續也會開發其他品牌的,并爲大衆終極平台 E3 2.0 奠定基礎。
彼得・博世表示:
桑傑是所有人都值得期待的人,他是軟件定義汽車領域的真正專家。和他一起,我們将幫助大衆提升競争優勢。
靠什麽提高競争優勢?速度。
桑傑・拉爾工作的首要目标隻有一個:開發軟件的時間越短越好。這也是大衆 CEO 奧利弗・布魯姆曾強調的:保持競争力,速度是當務之急。
這麽看,桑傑・拉爾是來大衆就難解危的。
桑傑・拉爾是誰?桑傑・拉爾被稱爲 " 軟件定義汽車的真正專家 ",确實在軟件行業資曆頗深。本科和碩士均就讀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在 1995 年和 1997 年分别取得計算機工程學士學位、電氣電子和通信工程碩士學位。
除了學曆不錯以外,桑傑・拉爾還擁有一份閃閃發光的履曆:
1997 年,入職諾基亞貝爾實驗室,成爲技術開發人員;
1999 年,入職力博通信(後被愛立信收購),擔任系統軟件技術主管;
2003 年,入職 Force10(後被戴爾收購),擔任操作系統的軟件架構師;
2004 年,入職 P.A. Semi(後被蘋果收購),擔任高級工程師;
2005 年,和其他人聯合成立 Kyma Systems,提供定制系統級軟件解決方案,特點:" 能縮短軟件項目的開發時間 ";
2015 年,入職思科(Cisco),擔任工程總監;
2017 年,入職特斯拉,擔任工程總監;
2019 年,入職谷歌,是谷歌安卓汽車操作系統的項目總監;
2021 年,入職 Rivian,擔任副總裁,領導軟件平台的開發,負責信息娛樂系統等;
另外,桑傑・拉爾還擁有兩項發明專利,分别是保持數據一緻性的方法和裝置,和多處理機環境下處理異常的方法和裝置。
至于能力水平如何,拿最近一份工作來說,桑傑・拉爾主導的 Rivian 信息娛樂系統保持着大約每月一次的更新頻率,并且獲得了很多好評。
甚至有車主評價,Rivian 的信息娛樂系統比 CarPlay 還要好用。
技術能力過硬、從業經驗豐富,大衆選擇此時挖來桑傑・拉爾也就不難理解了。大衆希望桑傑・拉爾能幫助 CARIAD 重整旗鼓。
大衆 CARIAD:期待重生
上一次 CARIAD 站在風口浪尖,還是 5 月時公司高管來了一次大換血。
董事會四個人走了三個,首席執行官 Dirk Hilgenberg、首席技術官 Lynn Longo 和首席财務官 Thomas Sedran 全被撤下,隻有首席人事官 Rainer Zugehör 留任。
賓利董事彼得・博世成爲 CARIAD 新 CEO,原 CARIAD 動力和能源高級副總裁 Thomas Günther 上任首席發射官(Chief Launch Officer);曾擔任一汽大衆财務執行第一副總裁 André Stoffels 成爲新的首席财務官。
人事變動後,CARIAD 也迎來全面調整,主要包括:
CARIAD 的組織結構重組;
加速 E3 平台落地;
在組織層面聚焦 " 軟件定義汽車 " 的發展需求;
強化與實力雄厚的科技企業的技術合作;
全新的領導以及團隊模式。
這項調整相當于直接證實,大衆确實不滿 CARIAD 之前的軟件開發速度。
畢竟本應今年上市的 E3 1.2 平台還在開發中,E3 2.0 平台的發布時間也從 2025 年延後到 2029 年。
這直接影響新車型的進度,大衆旗下高端品牌的車型規劃陷入混亂。
保時捷純電 Macan 和奧迪 Q6 e-tron 等車型上市時間一直沒能确定,賓利原本計劃 2030 年轉型爲純電汽車品牌,但現在也沒法給出明确的時間表。
大衆集團董事會的不滿,最終導緻今年對 CARIAD 的全面調整。并且在未來發展中,新 CEO 彼得・博世還明确 CARIAD 将與奧迪等大衆旗下品牌建立整合項目組,共同開發下一代軟件定義的汽車。
現在再看,這個整合項目組大概率就是新成立的軟件設計中心,桑傑・拉爾則是中心的新領導。
至此,大衆未來的戰略也很清晰了," 兩條腿走路 ":
一條是合作,和地平線成立子公司,入股小鵬汽車,和上汽集團開啓電動車 " 合資 " 合作;
另一條則是自研,上任新高管、挖來新領導,盡力補上 " 軟件定義汽車 " 時代落下的課。
而國内已經進入 "AI 定義汽車 " 時代,留給大衆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