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開年,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内開啓了降價舉措,國内部分車企也應聲而降。近期,東風雪鐵龍大降 9 萬元之後,多家車企紛紛 " 參戰 ",車市 " 降價潮 " 有愈演愈烈之勢。
汽車降價,會在短期内促進銷量,但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也會随之增加。因此,車企勢必會加大降本力度并進一步探索全新的降本措施,而數字化制造将是一大利器。
汽車行業的數字化制造進程處領先地位
事實上,數字化已然成爲制造業創新的重點方向之一。無論是 2021 年八部門發布的《" 十四五 " 智能制造發展規劃》,還是 " 中國制造 2025" 戰略或者黨的二十大報告,都對我國的數字化發展制定了方向和目标。
那麽,什麽是數字化制造?
對此,智參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兼 COO 莊雪松在接受蓋世汽車采訪時總結到,數字化制造是指在傳統制造業的基礎上,利用現有各種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将制造業的流程有效合并在一起,并對生産制造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
" 實際上,數字化制造是對制造業的創新和升級,也是一場革命。對典型的生産制造型企業來說,數字化制造可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将研發設計、生産、倉儲物流、供應鏈以及售後等環節有效連接起來,不僅能夠提高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降低成本,并且能夠強化制造業的核心價值和提高競争力。"
圖片來源:智參科技
汽車行業作爲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其制造環節也 " 當仁不讓 " 成爲數字化技術的關鍵應用場景。在智能化、電動化等新趨勢下,汽車制造的數字化進程更爲緊迫,不僅有助于企業降本,也将助推國家實現向 " 汽車強國 " 的轉變。
相較于其它行業,汽車制造業擁有着自己獨特的地方。衆所周知,一輛傳統燃油車由大約 3 萬種零部件組成,即使是純電動汽車,也擁有上萬個零部件。此外,汽車從概念設計到最終送達到消費者手中,經曆了多個環節,周期較長,而且對安全也有着極緻的追求。再加之汽車行業的生産和研發規模要大于其它行業,因此汽車制造的整體複雜性要高于其它行業。
正是由于極高的複雜性,傳統的汽車制造模式使得生産要素、生産環節之間會出現脫節現象,而數字化制造可以打破物理和地理屏障,提高效率。" 如果能夠把信息化和數字化技術應用于汽車制造,協調好各個領域,就會産生比較明顯的效益。比如,研發過程可能涉及機械、電子電器等,需要很多研發人員,而且人員可能不在一個地方。對此,我們提出了數字研發協同,可以高效、快速地研發和輸出成品。" 莊雪松在采訪中如是說。整體來看,若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可以帶來 10% 至 20% 的成本降幅。
然而,汽車行業的數字化制造并不是沒有問題和難點。首先是數據問題。數據是數字化制造的根源,但是由于企業采用了不同的系統以及自動化軟件和設備,形成了數據孤島。因此,若要實現數字化制造,首先需要打通數據。其次,不同的車型、不同的汽車制造商形成了不同的标準,那麽如何建立行業性标準也是一大挑戰。
任何新技術的應用都需要過程,數字化制造當然也不例外。莊雪松指出,數字化制造并不僅僅是将技術應用的短期之内就能實現,而是需要時間和過程,才能發揮最大潛能,不是 " 一蹴而就 " 的。
需要指出的是,汽車行業的數字化制造進程速度已經領先于其它行業,各個玩家也進行了巨額投資。根據全球技術情報公司 ABI Research 去年 11 月發布的數據,汽車行業已成爲全球數字化轉型的最大投資者,并預測 2030 年汽車行業的數字化投入将從 2022 年的 1000 億美元上漲至 2380 億美元,以實現電動化轉型。
在莊雪松看來,汽車電動化帶來的革新意義要大過挑戰。" 像一些新能源産線,從最開始就直接是智能化和電動化,可以爲數字化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這個是跟傳統燃油車制造不太一樣的地方。" 對于傳統汽車制造來說,數字化具有颠覆性意義,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傳統汽車制造業整體對數字化技術的接受程度較高。
對于汽車行業的數字化制造前景,莊雪松也尤爲看好。" 如果汽車行業的數據能夠實現端到端打通,再有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加持,那麽進程會更快。同時,可以引入數字孿生等更先進的技術,将數字化制造過程虛拟現實化,就能大大提高汽車行業數字化制造的目标和建設。"
智參科技賦予汽車制造 " 超能力 "
在光明前景之下,圍繞數字化制造的本土咨詢服務商應運而生,其中就包括位于上海的智參科技(IPS)。
根據官方信息,智參科技緻力于數字化制造領域的研發和創新,旨在爲客戶提供真正能降本增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在市場競争中不斷提升自身競争力和創新力。據莊雪松介紹,智參科技成立于 2013 年,通過使用全流程數字孿生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使虛拟世界和物理世界得以協同,推動制造業的數字化進程。
針對不同制造型企業在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智參科技提供數字化研發、數字化仿真和數字孿生技術。莊雪松表示," 在針對具體企業進行分析和調研之後,我們能夠有建設性地提出适合企業的數字化方案,然後找準切入點,幫助企業建設整個數字化體系。"
其中,在數字孿生技術領域,智參科技擁有自主知識産權。根據國際标準化組織(ISO)的定義,用于工業化目的的數字孿生是 " 可觀察到的制造元素的數字化映射,元素和數字化映射能夠同步 "。也就是說,通過數字孿生技術,企業可以把整個工廠的所有元素複制到虛拟世界,實時監控,增加了透明度,可使企業對工廠有着清晰的全局把控。
" 通過數字孿生,我們可以把真實的工廠無縫搬到電腦裏,可以按照 1:1 的映射将現實工廠 3D 化,在此基礎上,數字孿生平台可以對車間、工廠的生産狀态、訂單執行狀況、設備運行狀況和人員的工作狀況等進行管控。如果生産元素出現任何異常,系統可以進行報警,使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
簡單來說,數字孿生技術不僅能夠呈現制造全過程的實時狀态,并且能夠幫助客戶快速定位和解決問題,優化生産效率。對于汽車制造這種極其複雜的流程來說,數字孿生技術将成爲快速、安全和高效生産的關鍵。
數字孿生還可使企業在虛拟世界中不斷嘗試而不用付出昂貴的代價。以汽車工廠的排産計劃爲例。數字孿生可以模拟現實生産網絡中的每個螺栓、工藝和工人,在虛拟世界中測算出最優的排産方式,讓車企從最開始就擁有成熟的生産線和工廠,而無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進行調整優化,并可以全面掌控未來的生産計劃,好似擁有了 " 超能力 "。此外,随着時間的推移和數據的積累,生産和運營效率還可以不斷優化。
除了技術的競争力和産品的新穎性,智參科技還擁有着強大的人才隊伍,不僅包括大量 IT 人才,還擁有很多工業類人才。更重要的是,智參科技是一個學習型組織。莊雪松表示," 數字化制造是最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新興領域,涉及到的知識領域非常廣泛,但是我們跟其它公司不太一樣的地方是,所有的成員從上到下都保持着非常好的學習精神和态度。"
對于人才儲備,智參科技也有着詳實的規劃。據了解,在内部,智參科技設立了比較健全的人才培養機制,可以讓員工對于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有着明确的預期;在外部,智參科技和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合作,就特定技術針對性地成立課題或者研讨組,并将成果反哺團隊。此外,該公司還與數字化制造領域的頭部企業合作舉辦培訓、講座等活動,拓展員工技能。
正是基于技術和團隊優勢,智參科技借着數字化制造的大趨勢實現了不錯的發展。在 2022 财年,該公司實現了 125% 的業績年增長和 215% 的目标完成率。作爲西門子的重要合作夥伴,智參科技在加入西門子生态以後,已經連續五年達成 20% 以上的業績年增長。對于 2023 财年的預期,莊雪松表示," 我們大概能(在上财年的基礎上)實現 30%-40% 的增幅,這是我們比較保守的預估。"
就目前而言,汽車行業的業務大約占該公司的一半左右。在汽車生産制造和供應鏈領域,智參科技也将持續深耕。莊雪松表示,汽車行業面臨的數據共享和數據安全等行業性問題最終會得到有效的解決,屆時智參科技與汽車公司的合作将更加緊密,進一步推動汽車行業的數字化進程。
面對即将到來的數字化制造的快速發展,莊雪松表示,智參科技将緊貼制造業,尤其是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及時洞察數字化制造的新需求,并快速進行調整;智參科技團隊的成員不僅需要持續地學習,并且有能力将學習到的技術及時、高效地運用到數字化制造中,不斷地爲客戶和行業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