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體就像一台精密的儀器。
儀器用久了,零件會生鏽、螺絲會松動。人老了,同樣會器官衰老,機能退化,好像哪裏都不舒服。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然而,并不是所有不舒服都能被簡單歸結爲一句「年紀到了」。
有些疾病的表現和前兆,很容易跟以爲正常的衰老表現混淆。
而隻要及時注意到這些情況并且采取措施,就可以不用一味忍耐和「服老」,過上質量更高的老年生活,還可以規避不必要的風險。
下面就來看看,有哪些以爲隻是「年紀到了」,其實值得警惕的情況吧!
01:眼睛看不清
以爲老花眼,其實是眼底病變
年紀大了眼睛看不清,好像是每個人逃離不開的命運。
但習慣性把所有「看不清」都統稱爲「老花」卻是不對的。有些所謂的「老花眼」,其實可能是「眼底病變」。如果沒有及時發現,會造成視力的不斷惡化,不僅伴随視力缺失帶來的風險,還會讓老人逐漸喪失自理能力,出現情緒問題。
「眼底病變」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而是所有發生在眼底的病變總稱。它們有着不同的症狀、不同的名字,但卻容易被統稱爲「看不清」,混淆爲「老花眼」。
應該怎麽做:
這些疾病都可以通過「眼底檢查」排查,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嚴重的視力損失。
老年人如果出現看東西模糊、看不清等情況,要盡快去醫院眼科檢查,不要認爲是正常的「老花眼」。
02:人縮水了
以爲「老來瘦」,可能是「肌少症」
老了之後人「縮水」、變得瘦小,聽起來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還有「千金難買老來瘦」的說法。
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人老了變瘦、肌肉量減少,如果任其發展,最終可能被「肌少症」纏上,導緻活動不便,最終甚至無法自主活動。
肌少症正在成爲老年人的常見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不同地區 60 歲以上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在 5.7%~23.9% 之間。也就是說,每 10 個左右 60 歲以上的老人裏就有 1 個肌少症。
爲了減少肌少症風險,可以主要從飲食、運動兩方面努力。
飲食方面,蛋白質要吃夠。根據中國膳食指南,推薦平均每天攝入 120~200 克魚、禽、蛋類和瘦肉,攝入 300~500 毫升牛奶,保證蛋白質的攝入。
運動方面,可以把肌肉練習融入日常生活中。
03:這疼那疼
以爲很正常,其實是骨關節炎
年紀大了,「膝蓋疼」、「肩膀疼」…… 疼痛幾乎如影随形,晚上睡覺、天氣陰冷時還會更加嚴重。
很多人覺得這是身體老化的正常反應,忍忍就好了,但其實極有可能是因爲患上了「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骨關節的退行性病變,表現爲關節軟骨的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的骨質增生,并由此引起關節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礙等症狀,多發于膝關節、髋關節、手指關節、脊柱等。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它的發病率會随年齡增長而顯著提高。研究顯示,骨關節炎在 40 歲以下人群中并不常見,而在 60 歲以上人群中則較爲普遍。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齡的增長,骨關節的磨損程度以及骨量流失程度會相應加重,從而誘發骨關節炎。
目前,我國 40 歲以上人群原發性骨關節炎的總體患病率已經高達 46.3%。
如果及時關注,及時獲得骨科醫生的專業指導,早期骨關節炎通過保守治療并不麻煩,一般都能控制病情進展,可以正常生活。
疼一定要去醫院啊!千萬别一味忍痛。
04:牙齒掉落
以爲「老掉牙」,其實是牙齒疾病
「老掉牙」很正常,是根深蒂固的觀念。但其實「老掉牙」本身并不是自然規律;世界衛生組織更是曾提出 8020 計劃:80 歲的老人至少應有 20 顆功能牙。
年紀大了牙齒掉落,大多是齲齒、牙周病等造成的。成年人會得的牙齒疾病,在老年人身上都會出現,并且更加常見。比如上了年紀之後更容易堆積牙菌斑、産生蛀牙,老年人由于牙釉質的磨耗和牙龈退縮,也更容易産生牙頸部和牙根暴露。
數據顯示,我國 65~74 歲老年人恒牙患齲率高達 98%,牙列完整的隻有 18.3%。這相當于十個人裏,隻有不到兩個是牙齒完好的。
「老掉牙」可以通過定期檢查避免。牙齒從「健康」到「需要拔除」,中間可以通過補牙、牙周治療、根管治療、冠修複等方法盡力挽留。
每年至少一次拜訪牙醫,發現問題提早解決,日常也要注意好好刷牙、使用牙線。争取 80 歲依然擁有 20 顆牙齒!
05:胸悶、胸痛,以爲體力不支
其實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前兆
老年人胸疼、胸悶,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不适。
以爲隻是因爲老了而體力衰退、容易累,其實可能預示着一些嚴重的疾病風險,比如小中風(學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心肌梗死。
老年人不僅是心腦血管疾病毋庸置疑的高發人群,也是風險更高的人群。研究表明,無論男女,過了 49 歲之後,心血管疾病帶來的死亡率就會開始攀升。
老年人出現突然的胸悶、胸痛,即使持續時間不長,也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神經内科、心内科)。及早發現,就可能避免緻命後果。
附:小中風的其他症狀:
臉、口角歪斜,咧嘴變得困難;
一側或雙側肢體無力,或感覺麻木;
一過性黑曚(眼前一黑);
口齒不清;
意識模糊、失去平衡等。
06:老了聽不清,以爲是自然退化
其實可能是耳部疾病
老了耳朵聽不清,很多人認爲是正常現象,可以不用治。
事實上,誘發老年人誘發耳聾的因素比較多,情況也比較複雜。的确可能是由年齡導緻的「老年性耳聾」,但也不排除其它疾病的可能性,比如中耳炎、聽神經瘤等。
老年人出現耳朵聽不清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鼓膜和外耳道,并進行其它相關檢查,判斷到底是什麽原因導緻的耳聾。如果是中耳炎等耳部疾病,可以通過手術治療,獲得比較理想的效果。
即便是不可逆的「老年性耳聾」,也可以采取助聽器、人工耳蝸、進行聽覺康複訓練等措施,提高生活質量。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我們也許無法對抗衰老,但可以學會分辨哪些不舒服是「年齡增長的自然産物」,哪些不舒服可以通過及時檢查治療得到緩解和控制。
有些不适,本不必忍受。有些危險,本不必發生。
以上提到的這 6 種情況,也許你的爸媽、或者其他關心的人也正在經曆。趕緊「轉發」給他們,提醒他們關注起來吧~
本文審核專家
參考文獻
[ 1 ] 黎曉新 , 王甯利 . 眼科學 .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 2016.
[ 2 ]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幹預中國專家共識(2023).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
[ 3 ] 中國骨關節炎診療指南專家組 ,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疼痛病學分會.中國骨關節炎診療指南 ( 2024 版 ) .
[ 4 ] 中國居民口腔健康狀況——第四次中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 .2018 年中華口腔醫學會第十八次口腔預防醫學學術年會論文彙編 .,2018:14+13.
[ 5 ] 楊繼 , 張垚 , 馬騰 , 等 .1990 — 2019 年中國心血管疾病流行現狀、疾病負擔及發病預測分析 . 中國全科醫學 ,2024,27 ( 02 ) :233-244+252.
策劃制作
策劃:橘子卡 | 監制:Feidi
封面圖來源:站酷海洛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丁香醫生設爲星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