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德國出了些問題。
2023 年,德國 GDP 下降 0.3%,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表現最差的。
德國央行警告,今年一季度 GDP 可能繼續降低 0.15%。
連續兩個季度 GDP 下降,這算是技術性衰退了。
《經濟學人》直接發文質疑,德國是否又一次成爲歐洲 " 病夫 "?
你這大哥怎麽當的?專拖小弟後腿。
爲什麽說又?因爲早在 90 年代,德國就被這麽嘲笑過一次。當年給德國貼标簽的,嗯……也是《經濟學人》。
誰是病夫?德國财長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大聲反駁:" 我知道你們中有些人在想什麽:德國可能病了。但德國并不是一個病夫……德國隻是在經過短暫一夜後有些疲憊,德國需要 " 一杯濃咖啡 "。
簡單來說,德國不是病夫,隻是 " 疲夫 "。
這氣勢,一看就不是很足……
01
德國模式
大家都知道,現代德國是高端制造的代名詞。
戴姆勒、西門子、拜耳、博世、蒂森克虜伯、大衆、寶馬、巴斯夫等等巨頭,都堪稱是全球工業标杆的存在。
爲什麽這麽堅挺?
裏裏外外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隻有四條:
1. 北約提供國防保障,減少軍費開支;
2. 俄羅斯供應廉價能源和原材料,降低工業成本;
3. 歐洲統一市場建立完整供應鏈;
4. 與中國的雙邊貿易。
按照我們這邊的話術,這就是德國經濟的 " 四駕馬車 ",是抱着全球化的紅利躺賺。
分開來看。
先說國防,德國的國防安全,實際上是 " 外包 " 出去了的。
德國屬于北約中歐戰區。
據 2021 年的數據,也就是俄烏戰争之前的最新數據,作爲二戰戰敗國,各國駐德軍隊有:
美國 57580 人,英國 20600 人,荷蘭 3000 人,法國 2700 人,比利時 2000 人。
同時,駐德美軍還是美軍海外第二大軍事力量,包括第一裝甲師等王牌部隊,在德國共設有 174 個大小軍事基地。
對德國而言,這雖然有些喪權辱國的意味,但并不是完全沒好處。
不論德國人願不願意,國防很大程度上無法自主是事實。
既然無法改變,那正好把精力更多放在經濟上。
自從 1990 年東西德統一後,德國的軍費開支常年低于北約的最低标準(GDP 的 2%),甚至一度低至 1.066%。
尤其在默克爾上台後,在外交上奉行 " 中間路線 ",通過在不同陣營談判、斡旋,爲德國創造了寶貴的發展空間。
再看能源。
在德國的能源結構中,80% 以上來自石油、煤、天然氣。作爲一個油氣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非常依賴進口。
早從 70 年代起,蘇聯就是德國最穩定的能源來源。
在東西統一後,德國依然頂着東歐國家的強烈反對,與俄羅斯合作修建了北溪管道。
可以說,俄羅斯和德國是一對絕配,一個是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商,一個則是制造業大國。
也正是因爲利益深度綁定,默克爾對普京的态度一直很暧昧。在她任内,不僅頂着壓力開通北溪二号,還在克裏米亞戰争中東奔西走充當和事佬。
直到歐盟對俄能源制裁前,俄羅斯石油占德國需求的 35%,俄天然氣占 55%。
德國不是沒有替代能源,但替代成本太高,顯然不利于搞工業。
俄羅斯能源直接輸往德國
不用操心軍費,又有便宜得要死的俄油俄氣無限供應,德國可以狠狠的造。
可惜人力不足、德國自身的産業鏈也并不完整。
不過這兩個問題,很快就不是問題。
前蘇聯解體後,随着東歐國家一個個加入歐盟,連凱撒、查理、拿破侖、希特勒都沒做到過的歐洲大一統,居然在市場經濟的整合下形式上實現了。
歐盟對内取消關稅、統一貨币,大幅降低了成員國之間的投資風險。
至少對德國而言,統一的歐洲大陸市場,意味着更完整的産業鏈。德國自己負責技術研發,東歐和巴爾幹半島提供廉價勞動力和礦産,極大提高了生産力。
接下來隻剩下最後一個問題:造出來的東西賣給誰?
2000 年後,中國加入 WTO,賺取了大量外彙,人均 GDP 迅速上升,又爲德國打開了一個十多億人口的巨大市場。
中德雙邊貿易額逐年攀升,僅僅 2002 年,大衆汽車在中國的銷量就達到 51.3 萬輛。
德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有多深?直接看其前十大企業。
第一德國大衆,在中國有一汽大衆、上汽大衆兩家合資企業,2023 年又宣布投資 24 億歐元與地平線合資,今年還買了小鵬 5% 股權、準備聯合推電動車。
第二 Uniper,能源巨頭。
第三奔馳、第四寶馬,在中國經營了很多年了,去年分别在北京和沈陽宣布投資建新廠。其中,寶馬在華員工最近三年增長了 3 倍。
第五安聯保險。2021 年,在北京成立了首家外資保險公司,很明顯是想擴張在華業務的。
第七德國電信,和我們交集非常深,華爲中興都是核心供應商。
第八 DHL,國際兩大快遞公司之一,做過外貿的都知道,在中國的業務量有多大。
第九博世,國内很多汽車廠商的車身穩定系統,比如小米的 SU7,都是用博世的。
第十巴斯夫,2023 年剛宣布在湛江投資 100 億歐元建廠。
很明顯,除了搞能源的、保險的,德國的巨頭企業幾乎全部與中國市場深度綁定。
對中、美、俄的關系,是德國崛起的最強基本面,也是默克爾時期的基本戰略:
一定程度親俄,但不完全觸怒美國,有了俄羅斯能源發展工業,發展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壯大自己;
同時通過能源、投資和産品,穩定俄羅斯,但是不是完全親近,在加入北約和歐盟上抵觸,以避免觸怒美國;
通過産業鏈控制東歐各國,發展工業,把産品賣亞洲,尤其是中國,這樣才能穩定歐洲,尤其是東歐。
在這個框架下,2009-2019 年,德國迎來 " 黃金十年 ",外貿蓬勃發展,就業率破紀錄達到 80%,在一衆歐盟國家中鵝立雞群。
從戰敗國到重新成爲歐洲火車頭,不可不謂之奇迹。
但現在,實現奇迹的四根支柱,斷了兩根半。
02
危機四伏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四駕馬車穩定時,躺赢确實很爽。
但馬若脫了缰,你也很難去追回來。
其中緣由,大家稍微想想都明白,也不算什麽新聞了。
爲什麽說,德國是俄烏戰争最大的輸家?因爲德國的四駕馬車,直接廢了倆。
2022 年 2 月 24 日,烏克蘭戰火重燃,僅僅 4 天後,德國軍費到賬 1000 億歐元,占 2021 年 GDP 的 2.6%。
而在前一年,德國軍費隻占 GDP 的 1.5%。
這是個重要的轉變,德國軍費開支突然就上升到世界第三。
能源方面,更不用說,北溪管道都被炸了。
雖然不是沒有替代能源,但與廉價的俄油俄氣相比,性價比太低。
2021 年,德國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 1070 億歐元,占能源進口額 23%。
2022 年,德國對外能源進口額超過 3000 億歐元,同比增長 50%。其中僅天然氣就高達 2000 億歐元,翻了一番。
除此之外,第三駕馬車也出了問題:德國制造業最重要的外貿夥伴中國,對德國的工業品需求下降。
需求下滑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卷了這麽多年,也逐漸成爲了德國的競争者。
在很多領域我們都實現了突破,中德關系從互補演變成競争,比如汽車、盾構機、工業機床等等。
就拿大衆汽車來說,它在中國的銷量已從第一跌到第二,落後比亞迪。德國車企在電動車賽道起步太晚了,競争力大不如前。
以上三者,直接導緻德國經濟陷入困境。
當然,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外部因素,德國内部也不是沒有問題。
用咱們的話來說,就是德國的 " 新質生産力 " 沒跟上。
看看上文,德國前十大企業,有一家是和新技術有關的嗎?沒有,幾乎全是能源、汽車等老牌重工業。
這些産業,即便做得再高端,終究還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範疇。
德國太依賴傳統工業了。
甚至可以這樣說,即便中、美、俄不出問題,德國經濟失速也是早晚的事。
就比如我們最熟悉的互聯網行業,你想破腦袋也很難想出一家德國公司。不是沒有,而是基本沒有能做起來的。
當然,之所以如此,不是德國企業不想做,而是做不了。
或者說,歐洲各國天生就不适合搞互聯網。
首先是文化因素。
歐洲雖然是個單一市場,但各國的語言、習俗和消費習慣,差異太大,很難形成足夠規模的" 網絡效應 "。
爲什麽互聯網巨頭都在中美?因爲隻有這兩者才擁有 10 億人以上的單一語言市場(漢語和英語),能将網絡效應最大化。
其次,是過于保守。
德國之所以如此崇尚制造業,不完全是全球化的原因,也與其民族性格有關。
任何新行業,都需要初創公司去 " 畫餅 "、講故事、" 燒錢 ",這在我們看來很正常,但在德國沒有生存土壤。
因爲早在魏瑪共和國時期,德國就經曆過史詩級通脹,錢不如紙。
那段悲慘的曆史,讓德國人形成了風險規避和财務保守主義的基因,直到現在都對任何金融遊戲和債務十分厭惡。
你可以将之理解爲,類似于中國人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大通脹時期,紙币當積木
還有一點:德國對隐私的保護極其嚴苛。
不論是希特勒時期的秘密警察,還是東德的 " 斯塔西 ",都曾對全國人進行過無孔不入的監視和個人信息收集,給所有人都留下了陰影。
因此,德國人對隐私重視,與歐盟推出了十分嚴格的個人信息保護條例。
這個雖然不能說不好,但至少對行業發展而言,不論是互聯網,還是現在的 AI,足夠多的數據是必不可少的。
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直接導緻德國新興行業的發展,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于相對落後的狀态。
然而,導緻德國失速的原因,還不止于此。
03
尾聲
以上,我們粗略說了德國在國際上、産業層面面臨的困境。
但制造業最重要的是什麽?是人。
而涉及到人的問題,永遠是最複雜的。
德國人口平均年齡 47 歲,中國 39 歲,印度 29 歲。
年輕人少了,意味着符合新興産業需求的勞動力出現斷層。
雖然德國的職業教育體系雖然很完善,但正如上文所言,德國目前的知識結構,普遍停留在傳統工業層面,在互聯網和數字化教育方面嚴重不足。
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引出了兩大非常嚴重的惡果。
第一,高福利的财政制度面臨挑戰。
十年前中東難民危機爆發時,默克爾曾打算引入移民,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但事實證明,食不果腹、缺乏技能的中東難民,根本無法填補德國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缺口,反而制造了更多社會問題。
德國社會進一步撕裂。
而這又直接導緻第二個惡果:政治碎片化和極右翼化。
高通脹、就業市場缺口和移民問題進一步發酵,極右翼德國選擇黨(AfD)趁機崛起,将矛頭直指非法移民、歐盟自由貿易等,成爲德國支持率第二的政黨,達到 20%。
這是什麽概念?德國第一大政黨,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CDU/CSU)支持率才 25%,隻比德國選擇黨高 5 個百分點,分分鍾都可能被取代。
如果形勢繼續惡化,德國選擇黨很可能像某些地區一樣,憑少數人的支持,就能在碎片化的政治環境中,輕松赢得選舉,讓政治風向逆轉。
這也讓很多德國人擔憂,納粹的幽靈将再次盤旋在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