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次 " 魚鷹 " 複飛的操作邏輯着實有些神奇,用常規方式撰寫總覺得差點意思,筆者特地将相關報道以 " 美軍八股 " 的形式編譯而來,博君一笑。
今年第三季度以來,根據五角大樓相關文件指示精神,海軍、空軍和陸戰隊等各大單位結合使命任務特點、立足備戰打赢實際,圍繞 V-22 系列機型的複飛工作,周密籌劃、嚴謹實施,在各部隊主官的率先垂範作用下,均實現了複飛首個架次即圓滿成功,取得了一定成績。
然而 11 月底,空軍駐新墨西哥州某部、海軍陸戰隊駐紐約州某部接連發生兩起 " 魚鷹 " 重大安全事故征候。特别是陸戰隊 "11 · 25" 事件,當時國家機關多名重要工作人員計劃搭乘 " 魚鷹 " 返回首都,一旦釀成大禍,後果不堪設想。值得警惕的是,此次事故征候還被随機某媒體記者大肆渲染,不顧保密紀律與政治影響,罔顧事實稱 " 發動機直蹿火苗 ",大漲敵對勢力的氣焰。
因此從 12 月 9 日開始,五角大樓再次下達停飛 " 魚鷹 " 的命令,并要求各軍種務必從全局高度、結合年底抓安全的嚴峻形勢看待 " 魚鷹 " 的安全與複飛問題,盡快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作爲全軍列裝 " 魚鷹 " 最多的軍種,海軍陸戰隊發揚首裝首責精神,高效完成檢查工作,于 12 月 15 日打響了年底複飛的第一槍;海、空軍也于 21 日獲準逐步恢複停飛機隊的飛行任務。回顧此次全軍 " 魚鷹 " 機隊實現安全複飛,粉碎敵對勢力喉舌 " 魚鷹年内無法上天 " 的謠言,打赢型号 " 翻身仗 ",關鍵是敢于突破慣性思維。縱觀 " 魚鷹 " 近年來的幾次重大事故,均與其齒輪箱材料存在雜質、引發金屬缺陷有關;廠家雖與部隊院所展開合作,計劃通過更換齒輪逐步根治,但要想短期内解決數百架 " 魚鷹 " 的複飛問題,讓戰鬥力建設标準不打折扣,談何容易?
俗話說 " 久病成醫 "。列裝 " 魚鷹 " 的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某部機務官兵發現,那些出現金屬缺陷的齒輪箱,通常處于使用壽命的早期階段。而使用至今的齒輪箱,其材料并非沒有雜質,而是在早期運行階段,由于種種原因,機緣巧合地沒有形成金屬缺陷,并在後續大量飛行小時中通過 " 自然磨合 ",大大降低了金屬缺陷出現的概率。因此該部建議,已經磨合好的 " 魚鷹 " 完全可以繼續飛行,隻需停飛那些小時數不足的 " 魚鷹 ",等待更換齒輪即可。一石激起千層浪。當這一建議上報首長機關批示時,空軍部分領導認爲,這完全是 " 拿玄學當技術 "、" 機械神教思想 " 的胡鬧行爲;但也有領導指出,在廠家方案 " 遠水不解近渴 " 的當下,該部敢于大膽思考、不等不靠的精神,首先就值得肯定;而且不僅該部提出的 " 海量個例 " 現象的确屬實,空軍在與兄弟軍種的溝通中,也确認了 " 魚鷹 " 普遍存在 " 老機皮實新機脆 " 的現象。使命催征、時不我待," 以齒輪箱未達到某小時數爲标準 " 的 " 魚鷹 " 停飛(在海軍陸戰隊則可執行保守飛行科目)限制迅速得到批準認證。例如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NAVAIR)于 20 日上午向艦隊發布公告,命令機組人員核實每架 " 魚鷹 " 齒輪箱的飛行小時數,21 日上午即确定可繼續(按照今年一季度有關複飛指示精神)飛行的 " 魚鷹 " 機體序列号,圓滿完成了總部的任務。
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中校發言人海斯表示," 魚鷹 " 成功實現分階段複飛,不僅标志着空軍找到了裝備長遠建設與部隊現有戰鬥力維持之間的平衡,對冷戰以來 " 唯技術論 " 思想當道下,不徹底解決問題就 " 全家吃藥 "、僵化呆闆的機隊停飛制度也是一次沖擊,對形勢與人心的鼓舞值得總結。" 無論如何,我們不應該成爲讓‘能飛的飛機飛不起來’的第一責任人,這一點非常重要 ",海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