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今晚聊最近一直被大家瘋狂安利的一部——
《裝腔啓示錄》
這部劇在豆瓣開分有 8.3 之高,但評論的打分和口碑屬于兩極,四五星和一二星都很多,喜歡的說這是最近很好看的一部,不喜歡的說無聊又懸浮,而且點贊量也都不低。
這看似矛盾,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就是類型比較稀缺。
大多數哪怕是拍得不錯的都市愛情劇,重點都會落在浪漫的愛情造夢上,而不是落在人的本體,落在當代人的生活狀态上。
而《裝腔》是反其道而行之的,這個是它最大的優點,也讓很多人覺得超過了不少同類型劇。
但同時它又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因爲它改編自都市言情小說,原著本身就存在常見的落俗陳舊之處,劇并沒有進行合理的改編,距離真正的好劇,也就差了些水準。
畢竟難得,還是先聊做得好的地方吧。
一 .
微博上有一段這個劇的片段,轉發非常火熱。
這段戲主角是兩個女人,她們圍繞香料進行了讨論,女人 A 喝了一口湯,提出 " 這家冬陰功湯用的香茅不對。" 女人 B 說這是中國香茅的味道,偏澀,還曾在米其林廚師那裏得知,歐洲香茅偏酸一點,越南香茅酸中帶甜,女人 A 說:" 是我的問題,我習慣了歐洲香茅了,對中國香茅還需要适應适應。"
女人 B 輕輕一笑說:" 歐洲香茅,隻是我随口編出來的詞而已。"
這段話能被所有哪怕未看過劇的觀衆産生認同的原因,是它有點像是相聲,一個裝腔,一個拆台,本身就是喜劇抛包袱的手法,足夠好笑。但它又同時不是隻屬于假定的舞台喜劇。
它和現實相關,我們身邊總會遇到類似的虛榮者,甚至我們自己也總是或多或少是其中之一,當喜劇諷刺不是對向空氣,而是具體的人,就變成了一種帶有現實意義的爽文邏輯。
這也是這部片最大的優點——它在借助裝腔這一微道德瑕疵行爲,把所有人都納入其中,給觀衆一個第三方視角,看看别人,也看看自己。
因爲這個主題,故事反而像是一個背景闆,小律師唐影(蔡文靜飾)和投行 VP 許子诠(韓東君飾)在飛機上偶遇後相愛,更重要的是去展示和探讨都市男女們的生活狀态。
這劇裏所有人,都在輪番裝腔,争奪面子。
女主唐影和妹妹在酒吧喝酒時,碰到衣冠體面的男人搭讪和裝腔,唐影用一大串名詞來強調了自己的不俗品味:" 威士忌,我喜歡泥煤味重一點的,以前喝蘇威認廠區 ... 當然一開始入門的時候,我也跟你一樣,隻喝麥克倫十二,但後來發現哪怕貴一點點,還是十八的層次更豐富一些。"
女主上司也在裝腔,邀請客戶參加家宴,客戶認爲面條沒放鹽,她說自己用的是喜馬拉雅玫瑰鹽,暗諷對方沒見過世面,口味不夠高級。
身爲投行高層的許子诠也在裝腔,給唐影推薦香水的方式,是在她手心上留下一個香水品牌名字," 這個更适合你 ",暗表自己對各種香水類型和味道都足夠了解,并能夠與她的氣質做出精準匹配。
爲什麽要渲染人物的裝腔作爲?
不是嘲弄,而是某種自剖。劇給我們看得更多的,其實是光鮮的裝腔表面下,生活和工作的倒錯。
原本工作是爲了生活,但活在都市,往往是讓生活服務于工作。
這種倒錯并不隻局限于普通的打工人,連管理層也囊括其中,劇裏在試圖呈現一種全景式的倒錯,這裏面自然也包括裝腔的人。
就拿女主唐影來說,工作量飽和,下班時間也要被上司和難纏的客戶占用,客戶喜歡顯擺老公,她得微笑聽完;
還得始終扮演一個 " 懂事 " 的角色,在上司和客戶裝腔的時候,說着 " 我對這些都不懂 " 打圓場,等于唐影需要無限犧牲生活及尊嚴,這幾乎成爲了保住工作的 " 潛規則 "。
女主上司也曾跟唐影一樣拼命,在醫院生病還要顫抖着手化妝、開會。包括作爲投行高層的許子诠,日日領受上司的催逼和耳提面命,爲了項目一熬就是幾個大夜,絲毫不敢松懈。
他們都處于工作和生活的倒錯之中。
描述這樣的全景式倒錯,顯然是爲了指向資本對于人的異化,社會結構的失衡。
職場生态日趨内卷,也讓權力難以管控,最後往往互傷,無人可免。
倒錯的本質,即倒錯和裝腔的聯系也昭然若揭:
上司裝腔,是飽受工作摧殘、陷入自我困頓後,從腔調的博弈中,尋求一貫缺失的肯定和關注。
唐影在酒吧裝腔的那場戲更爲直觀,她先是脫下西裝,裏面是一件不同于工作風格的裙子,這件裙子代表了她的自由和自我;而當喝完酒,裝腔過後,她被突然叫回去加班,她再次把西裝一絲不苟穿上。
這一脫一穿之間,表現的就是每個人都被迫在 " 他我 " 和自我之間無縫切換,且不斷爲了前者犧牲後者。
那張所謂光鮮的裝腔表皮,不過是被質子化的都市人,用來确認自身存在意義的手段而已。
更爲隐性的一層表達,是編劇借情感上的裝腔,勾勒了情感與社會的對沖。
如何理解這個情感上的裝腔?
我舉一個劇裏的例子,許子诠邀請唐影吃火鍋,因爲酒醉被送上車後,委屈地說:" 你不送我回家嗎?" 暗示唐影可以送自己回家,關系可以進一步。唐影也的确送了,他似乎占了上風。
而當唐影把他送回家,發現他神志清醒後,隻是佯裝暧昧地湊近他:" 你意識是清楚的嗎?那就——飯錢給結了呗。" 又把主導權奪了回來。
許子诠用浪子作爲,掩飾自己的心動;唐影也心動而不言表,以清醒人設作爲防禦,進一步退兩步。
這份拉扯持續了很久,直到第 9 集,許子诠被另外一個女孩搭讪,許子诠都沒有完全拒絕,爲了看唐影反應;唐影也仍冷眼看他的選擇。
爲什麽要描述男女主在情感上裝腔?僅僅是因爲可看性嗎?
我覺得不是,這些拉扯更證明了一件事是,心動不再是在一起的決定性條件,甚至是被無限後置的。
這可以結合和女主妹妹林心姿、總裁馬其遠相關的兩件事來聊,一件是總裁在跑步時看上了林,故意約會時騎自行車、帶她喝街邊的羊肉湯。
另一件是總裁帶唐影參加了一個晚餐會,會上有個被别的老闆帶來的女伴米歇爾,米歇爾不停炫耀自己的格調,連形容菜的味道都是某一首古詩。
這些都跟唐影爲了合作資源,讨好總裁而做的差不多。
最後總裁說," 那丫頭之前就是個餐廳服務員,後來跟着李老闆出來見了點世面,變得越發地有意思了,我們無聊的時候就喜歡找她出來解解悶。" 并提到了村上那本《燒倉房》(講述富人喜歡去燒倉房的故事)。
這兩件事結合男女主退避三舍的情感,很具體地诠釋了當下情感的複雜特性。
對有錢權的人而言,感情隻是樂子,是一場注定權力失衡的遊戲,就像李老闆對米歇爾,總裁對林心姿、唐影。
在這一基礎上,對于資本沒有那麽豐厚的普通人而言,感情隻能是多線博弈後,所能匹配的最優結
果。
唐影和許子诠的長線暧昧,并不是一種興趣,而是害怕受傷的應激做法,是不得不反複确認彼此是否适合,能否值得起自己的心動,因爲他們失去不起。
可見,個體時刻承受着消費主義的沖擊,接受着階級分化産生的影響,真情隻能被隐藏在所謂的腔調之下。
能表達出這一點,《裝腔》确實比許多同類型劇都更有格調一些。
二 .
想法确實很好,但落實得并沒有那麽讨喜。
一個是現實刻畫上少了些具體的細節支撐,讓很多戲份不太可信,說白了是有點 " 爲裝而裝 " 了。
比如唐影在跟甲方開會時,上司回家祭祀不能來,卻硬要給她打視頻,讓甲方看到自己在靈堂服喪,能看出是爲了表示上司專注工作,自我異化到極緻。
但因爲缺乏對上司素日行事的鋪墊,也沒有更多上司工作能力的刻畫,讓這一段顯得突兀割裂,對唐影和上司的塑造也有害無利。
還有對于唐影的律師人設,對她專業能力的一面刻畫得過于少,隻能看到她勤勉加班、會認真檢查文件、禮貌應對客戶,但在具體案子上她究竟能夠怎樣靈活應對,又積累了怎樣的成長經驗,一概不知。
相反還出現了很多和職業專業性相矛盾的描寫,比如工作數年,還是會在有重要事項的日子,不定鬧鍾睡過頭,這事至少出現了兩次以上;
比如她在被客戶拉去相親後,認爲相親對象一直暗戀着有家室的客戶,客戶也喜歡他,竟然絲毫不顧身份限制,私底下跟相親對象說了自己的觀察,她難道不怕客戶怪她插手嗎?如果客戶伴侶知道了,她又該如何自處?作爲律師很顯然不夠謹慎。
這就導緻職場戲份有些虛浮無力,人物更難以信服。
另一個是對女性的刻畫比較陳舊落後,大部分是原著就有的問題,劇沒有及時更新。
先說唐影吧,在得知妹妹的新男友爲了她喝酒生病、住院賣慘後,對許子诠說:" 你知道偶像劇裏,男主角都要爲了女主角住一回院,表示這個男的愛這個女的,連命都不要 ",許子诠反駁說 " 連自己都不愛的人能多愛别人 ",而唐影回答 " 那也比隻愛自己的人好。" 與清醒人設形成了很大的割裂。
她對許子诠本該是有底氣的觀望和交手,因爲這樣的描寫,更像是一種虛張聲勢。
爲了增加男女主的戀情波折、接觸機會,對别的女性角色塑造也是相當刻闆和片面。
工作能力很強的領導級女客戶,第一次見面就勾許子诠的腿,暗示可以和他有更多往來,就爲了引出許子诠向唐影求救,讓唐影給自己打電話。
爲了給許子诠不談戀愛提供理由,劇還塑造了一個極度缺失安全感的前任,因爲他下樓給女同事送文件就要分手,整個塑造都是男方視角,女孩似乎隻是爲了輔助他的正面特質而存在,太過淺薄。
還有唐影的新上司,在唐影和總裁的關系上(總裁看上了唐影,唐影并不喜歡,隻是應付),居然起的是推波助瀾的作用,一個很令人不适的例子是,上司先誇獎了唐影有能力,然後讓她獨自赴約總裁晚上的高爾夫球局,置女主風險于不顧。
這跟前面新上司在公交車上幫助了被色狼騷擾的唐影,說 " 女性都得互相幫助 " 又形成了割裂,這已經不是女性互助了,而是男性凝視下的女性互害。
還是那句話吧,8.3 分隻能說明它的探索不太常見,不能說明它多麽好。對于劇和我們,這都不是一種真正的榮耀。
配圖 /《裝腔啓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