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跨境電商長期主義,作者:拓跋勇,原文标題:《跨境電商初創團隊如何活下來活下去?》,頭圖來自:AI 生成
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嚴肅到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想提及,但是我發現很多小夥伴都在這上邊栽了很大跟頭,于是決定跟大家分享下我的心得。
可以這麽說:絕大多數想要創業的人對于創業這件事一無所知。很多朋友跑過來跟我說自己想要嘗試跨境電商,想要創業,我沒有勸退任何人,因爲人要爲自己的決定、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但首先你應該做一個成年人。
在創業領域有一個很多人都知道的概念:打造最小可行性産品。從我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僅僅要有一個經得起考驗的商業模型,還要有撐得到盈利的能力。今年我們建立了一個新的品牌,可以說,爲了新品牌的誕生,小夥伴們付出了巨大努力,幾個月的籌備期大家都在瘋狂工作,瘋狂加班,即使是産品上線後,開始出單了,我們也已經沒有絲毫的放松。
按道理來說商業模型已經成功得到了驗證,應該是件值得慶祝的事兒,但是,但凡你創過業,就應該知道單一訂單的盈利不代表我們已經創建了一個持續良性發展的組織。在産品上線前的幾個月裏,對于這個團隊而言并不是毫無支出的,小夥伴的生活費,采購樣品的費用,日常的開支以及備貨發貨的費用,這些對于組織而言都是成本。
即使我們的産品每天都可以獲得正常的訂單,即使每個訂單都可以帶來一定的利潤,但是對于一個事業來說,真正開始盈利,真正可以看到可支配現金流,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很多沒有創過業的和頭一次創業的朋友喜歡賭,大家孤注一擲地選擇一款産品,然後高舉高打,這樣的行爲無非産生兩種後果:要麽模式跑通了,但是後續的備貨,推廣缺乏資金,最後無法及時備貨導緻銷售中斷,要麽一通折騰下來發現自己的路子是錯的,在還沒有找到正确的方法之前已經耗光了所有的預算。
當然還有例外,有一些朋友擁有極強的融資能力,或者說自己本身的預算比較多,這種有可能也會撐過死亡之谷最後發展成爲一個不錯的團隊,但是大多數的賭徒到最後都沒能拿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你應該在真正創業前,先創 " 一次業 "》。當時有朋友不以爲然,當然也有一些已經吃過虧的朋友跟我說自己感同身受。事實上創業是一個理性的工作,我需要适度的在可控的範圍内完成試錯,并且一旦商業模式跑通了,要給自己足夠的空間先保持勻速模式發展一陣子,直到自己擁有了抗風險能力,再往快車道切換也并非不可。
必須坦誠的一點是:創業往往不是理想化的。這就如同有的大貨車司機,一開始給老闆開車送貨覺得自己一個月就賺個幾千到一萬,感覺自己做老闆之後賺得一定能更多,于是湊了點錢加上貸款也買了輛車開始自己接單跑業務。接第一單的時候非常興奮,終于不再需要跟人分利潤了,刨除油錢,都是利潤,結果很快,車貸、車險,車輛養護,違章處理這些成本都開始顯現出來,如果再碰上事故,碰上特殊情況,十天半個月沒有單子,還要持續支付成本的時候,整個人就麻了。
有的貨車司機成了貨車主之後沒兩年,虧着都要把自己省吃儉用買的車給賣掉,就是因爲一開始低估了創業的成本和風險。比較有意思的是,很多創業者開始的時候僅僅就如同抱怨自己收入少的司機,結果短暫體驗了當老闆的 " 樂趣 " 後,還給自己創造了很大的負擔。
作爲一個創業者,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理想主義,還需要兼顧現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管理自己的預期,不做創業賭徒。舉個例子:我們打算建立新品牌的時候,作爲團隊的負責人,我想過一切進展順利的話,有可能第一年我們無法收獲看得到、摸得到、可以分配的利潤。所以我必須保證在這一年裏,小夥伴的生存是不受影響的,我們也不能不顧一切地上架新的産品,因爲要保證所有存活下來的,在線銷售的産品都有對應的補貨預算,一旦做不到這一點,要麽團隊不穩,要麽銷售不穩,即使個别的産品在盈利,我們的品牌都未必能夠堅持下來。
拆東牆補西牆,很有可能到最後自己赤身裸體地站在一片空地上陷入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