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觀察網 周信 / 文 2 月 25 日,一汽奔騰在上海舉辦了 " 悅意科技日 "。會上,一汽奔騰發布了悅意技術品牌,該技術品牌包括越影平台、逐日動力、如意座艙等,涵蓋整車底盤架構、純電和混動技術、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當下智能汽車的多個方面。
作爲中國一汽的自主品牌之一,一汽奔騰早在 2006 年就成立,此後經曆了多年的市場沉浮。2024 年一汽奔騰開啓 " 全力向新 " 轉型,在電動化方面推出高性價比車型奔騰小馬,該車年銷 8.3 萬輛,推動一汽奔騰 2024 年的銷量達到 15 萬輛,追回 2015 年的巅峰水平。
" 和很多車企一樣,我們經曆了轉型的陣痛期。現在的一汽奔騰已經穿越周期,開啓全面向新的新征程,品牌、産品、技術、營銷、服務均進入健康向上的發展軌道。" 一汽奔騰方面向經濟觀察報表示。
一汽奔騰在市場上有過高光時刻,也有過低迷期。在成立初期,一汽奔騰憑借奔騰 B70、B50 等車型的暢銷迅速站穩市場,在 2010 年銷量突破 13 萬輛,成爲自主品牌中的一匹黑馬。但在此後的多年裏,随着市場競争激烈,一汽奔騰銷量整體上處于波動下滑狀态,2021 年跌至 5.78 萬輛的谷底。
由于過去十多年裏的多次戰略變動,一汽奔騰在人事架構、技術研發、品牌定位、産品更新和營銷方式等方面多有搖擺,緻使其發展狀态起伏不定。以品牌定位爲例,奔騰在成立早期主打中高端品牌,後來又聚焦于中低端市場。僅僅在品牌 LOGO 上,一汽奔騰就更換了三次。
按照當前中國一汽的品牌架構,紅旗、奔騰、解放是自主闆塊的三大支柱。其中,紅旗品牌面向豪華車市場,奔騰品牌則主攻大衆化市場,解放品牌主攻商用車業務。相較于一汽紅旗過去幾年爆發式增長的态勢,一汽奔騰相對還處于有待提振的狀态。2024 年,一汽紅旗銷量爲 41.17 萬輛,一汽奔騰爲 15 萬輛。
中國一汽針對一汽奔騰的複興計劃,從 2023 年開始。
在戰略層面,2023 年 9 月,一汽奔騰引入江蘇悅達汽車集團超 1.6 億元的戰略投資,在資金補充、資源整合等方面提供支持。
在品牌定位方面,一汽奔騰要 " 成爲新銳 . 主流 . 創享的出行科技公司 ",更加重視融合前沿科技," 以觸手可及的價格滿足廣大用戶對品質好車的向往 ",悅意序列的目标用戶是 " 自在新青年、二三四線城市的新動力及新世代女性 "。
在産品層面,一汽奔騰明确不再推出新燃油車型,全力開啓電動化轉型之路。面向主流市場,一汽奔騰将在三年内陸續推出 6 款新能源産品。依托悅意品牌技術,一汽奔騰正在打造全新的新能源産品序列——奔騰悅意,并計劃于 3 月正式推出。
同時,悅意不排除會成爲一個獨立品牌。一汽奔騰方面對此表示:" 一切皆有可能,但是目前,一汽奔騰要集中精力和資源将奔騰悅意這一全新的新能源産品序列做好。"
在技術層面,一汽奔騰喊出了 " 技術爲本,産品爲王 " 的口号,與華爲、火山引擎、甯德時代、科大訊飛、地平線等多領域頭部夥伴構建強大技術 " 朋友圈 ",在電動化、智能化技術布局上展現出 " 大廠底蘊 "。
此次科技日上,一汽奔騰推出了越影平台、逐日動力、如意座艙等多項技術組成的全新新能源技術集群。其中,越影平台以超光架構、星馳底盤等五大技術底座爲根基;逐日動力 BMP 涵蓋 BMP 超能純電、BMP 超級混動、BMP 超能增程三大技術路線;如意座艙通過與元宇宙聯合創新實驗室 Unity、火山引擎合作,擁有絲滑、妙趣、律動和靈智 4 大核心體驗 DNA。
作爲一汽奔騰新能源技術的核心載體,越影平台支持純電、混動、增程及氫燃料等多種動力形式,軸距可靈活調整(2650mm-3100mm),覆蓋 A0 到 B 級車型開發需求。BMP 超級混動技術則全新開發了 1.5T 高熱效率發動機,熱效率達 45.21%,具有行業領先性。作爲對比,吉利、東風、奇瑞、長城、榮威的 1.5T 混動發動機熱效率分别爲 46.5%、45.18%、44.5%、43%、42%。
經過調整轉型的一汽奔騰,已初步具備與頭部車企對标的能力,尤其在混動效率、平台架構和低溫适應性上展現出了差異化優勢,接下來将是悅意序列驗證自身競争力的關鍵時刻。
" 當下我們最緊要的事情是在‘全面向新’背景下,做好悅意序列的導入。" 一汽奔騰方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