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資本局原創
記者丨俞瑤 實習記者 胡安墉
編輯丨肖子琦
日前,翰宇藥業(300199.SZ)公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曾少貴及其一緻行動人曾少強、曾少彬拟協議轉讓共計 4416.21 萬股,交易總價款 4.53 億元。與此同時,曾氏三兄弟還抛出減持計劃,三人拟減持不超過 1766.48 萬股。
轉讓加減持的比例并未影響到曾家的控制權,但減持背後的原因值得關注。翰宇藥業披露,實控人之所以減持,除個人資金需求外,還有 " 向公司提供無償借款 "。翰宇藥業董秘辦人士告訴紅星資本局," 實控人提供借款是向公司的經營提供一些支持,具體的借款數目後續公告會披露。"
新冠藥物研發上的高額投入,讓翰宇藥業資金鏈日漸緊張。面臨類似困境的遠不止其一家,在競争激烈的市場面前,布局新冠藥研發難測輸赢。
巨額研發費用背後 缺錢是普遍現象
一家公司爲何需要通過實控人套現去借款?
原因從财報數據上可見一斑,截至 2022 年三季度末,翰宇藥業經營性現金流僅爲 797.6 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93.85%,資金鏈緊繃。公司貨币資金餘額 5514.63 萬元,有息負債則高達 17.49 億元,包括短期借款 3.82 億元,應付賬款 9015.62 萬元,長期借款 9.76 億元,應付債券 3.01 億元。
緊張的資金情況背後是高額的研發投入。2022 年前三季度,翰宇藥業的研發費用達 1.02 億元,占當期營收的近兩成。基于此,公司給出的全年業績預期爲虧損 3.3 億元至 3.8 億元,同比減少 1171.16% 至 1333.45%。其指出,報告期内,公司新冠藥物 HY3000 鼻噴霧劑等多個創新藥項目穩步推進,本期研發投入較上期有所增加導緻公司研發費用上升,對公司 2022 年度利潤産生影響。
↑ 截圖自翰宇藥業公告
想擠入新冠藥賽道的開拓藥業(09939.HK),研發投入也一路飙漲,2020 年至 2021 年,其研發成本分别爲 3.29 億元、7.68 億元,輕松翻倍。2022 年上半年這一數據又同比增加 63.4% 至 4.61 億元,其中臨床研究開支增加 1.48 億元,主要由于就普克魯胺新冠适應症進行臨床試驗,支付醫院以及 CRO 的費用增加。而截至目前,開拓藥業沒有一款商業銷售的藥物,更沒有産生任何收益,上半年共虧損 5.18 億元,虧損額同比擴大 59.11%。
在新冠藥賽道上,生存成了這些藥企共同的命題。2022 年 8 月底,開拓藥業宣布,創始人、董事會主席童友之通過先舊後新配股形式進行集資,同時借此進行減持。童友之共減持 853.25 萬股,套現 1.18 億港元,将悉數用于償還應付公司貸款。開拓藥業預計配售事項實現淨集資 2.73 億港元,拟用作新冠藥物普克魯胺的臨床開發及商業化,以及福瑞他恩的臨床開發。
君實生物(01877.HK)也是押注者之一,其新冠口服藥民得維 2 月 17 日在上海開出首張處方。民得維目前是定價最高的國産新冠藥,其原料藥成本雖與另一款國産藥先諾欣相當,直接研發費用卻高達 8.8 億元,期間費用率也比先諾欣高出 11 個百分點,現在談銷售回報爲時尚早。2022 年君實生物的總營收甚至遠不能覆蓋研發成本,公司預計全年營收爲 14.46 億元,研發費用則是 23.64 億元。
即便旗下國産新冠口服藥最早上市,真實生物仍急需在資本市場 " 輸血 "。此前,公司已完成 A、B 兩輪融資,融資額分别是 1.5 億元和 1 億美元。但這些錢顯然不夠 " 燒 ",真實生物披露,從 2020 年到 2022 年前五個月,公司在物業、廠房、設備、知識産權上累計投入 5.17 億元。阿茲夫定正式投産後第二天,即 2022 年 8 月 4 日,真實生物火速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募集資金将用于阿茲夫定的制造及商業化,以及其用于治療 HIV 感染、HFMD 及若幹類型血液腫瘤的臨床開發等。
一場突圍 時機至關重要
時機對新冠藥企至關重要。
真實生物旗下的阿茲夫定從審批到投産隻用了 9 天,被外界冠上 " 首個國産新冠口服藥 " 稱号。相比其他入局者,真實生物研發新冠藥更像是一場 " 豪賭 "。
真實生物作爲一家創新藥企,2012 年成立,緻力于抗病毒和抗腫瘤藥物、心腦血管以及肝髒疾病等物藥物的研發。但回看掌舵人王朝陽,其早期靠煤炭、地産起家,完成原始積累後殺入創新藥領域,是一次難度頗高的跨界。
事實上,阿茲夫定最初的開發者不是真實生物,最早的設定也并非治療新冠。
公開資料顯示,阿茲夫定是河南師範大學、鄭州大學和河南省分析測試研究中心研制的治療艾滋病新藥,由鄭州大學的常俊标教授率領團隊研制成功。再将時針撥轉至十幾年前,2011 年 12 月,王朝陽麾下的北京興宇中科投資有限公司與鄭州大學簽署協議,用 4000 萬元買下了阿茲夫定的知識産權。
↑ 阿茲夫定 圖據視覺中國
早在 2021 年 7 月,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準阿茲夫定與其他逆轉錄酶抑制劑聯用,用于治療高病毒載量的成年 HIV 感染患者。阿茲夫定由是成爲中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抗 HIV 藥物。
不過,由于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阿茲夫定被證明可用于治療新冠,其通過特異性作用于新冠病毒 RdRp,從而抑制病毒複制。2022 年 7 月,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準阿茲夫定片增加治療新冠适應症注冊申請,随後又相繼被納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
而隻是遲滞了幾個月,國産新冠藥面臨的境況已大不相同。紅星資本局此前報道,2 月 11 日,先聲藥業(02096.HK)新冠口服藥先諾欣投産上市,根據首發報價信息,先諾欣的定價爲 750 元 / 盒,原料藥成本 334.53 元,直接研發費用 5.02 億元。扣除原料藥成本,想要完全覆蓋掉研發成本,先諾欣得賣出約 120 萬盒。但市場環境今非昔比,定價也高出阿茲夫定不少。
市場未來或進一步分化
高成本外,競争者環伺也是新冠藥企們面臨的問題。當下,國内已有 5 款新冠口服藥獲批上市,分别爲:美國輝瑞公司的 Paxlovid、默沙東公司的 Molnupiravir 和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君實生物的民得維、先聲藥業的先諾欣,形成 "2 進口 +3 國産 " 的格局。另據前瞻産業研究院統計,截至 2023 年 1 月 13 日,全球已批準上市和已申請上市的 " 新冠藥 " 共計 21 種。新冠藥市場未來或将進一步分化。
↑ 先諾欣 圖據視覺中國
資本市場的熱情在消退。在發布國産新冠口服藥獲批上市的消息後,先聲藥業、君實藥業的股票均下跌。
新冠治療的前景不甚明朗,不少企業也在預防上花費氣力。翰宇藥業研發的 HY3000 鼻噴霧劑就是一款用于新冠暴露前預防的藥物,據介紹,HY3000 鼻噴霧劑是一款新型多肽膜融合抑制劑,經鼻給藥後藥物主要分布于上呼吸道,可通過上呼吸道局部作用阻止病毒感染人體。前述董秘辦人士向紅星資本局透露,HY3000 鼻噴霧劑 " 還在二期臨床中,公司有相應的安排。"
先聲藥業曾于 2022 年 5 月公告稱,公司抗新冠候選藥物 SIM0417 已獲得藥監局簽發的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拟用于新冠陽性感染者密接人群的暴露後預防治療。這是國内首個進入臨床階段的暴露後預防新冠藥。
全球範圍上來看,阿斯利康的 Evusheld 是唯一一款上市的預防新冠藥物,用于成年人和青少年(12 歲及以上,且體重 40 公斤及以上)的新冠病毒暴露前預防。Evusheld 已在美國獲得應急使用授權,并在英國藥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獲得附條件上市許可用于新冠病毒暴露前預防。
但預防新冠這條路并不一定比治療好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副主任醫師王鶴告訴紅星資本局," 相比預防,治療新冠是毋庸置疑的重點。" 王鶴認爲,暴露前預防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無法判斷病毒的走向,能不能預防将來變異的毒株是個未知數。
紅星資本局關注上市公司的一切新聞
歡迎報料,私信小編!
各種商務合作請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