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 褚孝鵬
《流浪地球 2》中,劉德華飾演的圖恒宇試圖用數字生命 " 複活 " 女兒丫丫。曾隻屬于銀幕中的科幻想象,如今卻在現實世界中初現端倪。
近日,有已故藝人的 AI 複活視頻在網上流傳,藝人家屬對此表示 " 這是在揭傷疤,希望盡快下架相關視頻 "" 嚴厲譴責并堅決抵制該行爲 "。
未來已來,AI 技術幹涉現實的進度遠比人們預計中要快,傳統觀念、倫理、法律等底線遭到挑戰。我們不禁要問: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我們是否逾越了倫理的邊界?化悲痛爲生意的商業化之路真的可行嗎?法律的底線和邊界何在?
有網友表示 " 我怕所謂的‘複活’隻是黃粱一夢 "" 我不會用 AI ‘複活’親人,這樣會讓死亡,變得不再嚴肅 "。在傳統觀念中,死亡是生命旅途的終點、是不可逆轉的現實,而AI 複活逝者則在某種程度上模糊了生與死的界限。脫實向虛的背後,是對逝者尊嚴、意願的忽視,更是對家屬情感、隐私的傷害。
電商平台上出現的提供 AI" 複活 " 服務的商家,價格從 10 元到一萬元不等,逐漸形成一條完備的産業鏈,有從業者表示 AI 複活逝者 " 或将有萬億市場 "。但實際上,合規性問題是這條化悲痛爲生意的商業化之路上的最大阻礙。隐私的侵犯、虛假信息的制造、名譽權的侵損,都是擺在面前不容回避的問題。
技術的 " 狂飙 " 需要更爲及時的規則約束。平台要從幕後走向台前,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在爲解決民生痛點拓展更多應用場景時,更要審慎考量技術與産品背後的價值取向。
面對咄咄逼人的 AI 技術,包括民法典在内的現有法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面臨着新的挑戰。以 " 打補丁 " 的形式完善規則,形成新領域的規則體系,這一漸進式的方法既能保護用戶權益,也能爲行業發展留足空間。
當 AI 複活逝者成爲熱議話題,那些沒有數據留存的普通人又該何去何從?在這場生死溝通的 " 幻覺 " 中,似乎隻要投喂足夠的數據,技術便能讓逝者在虛拟空間實現 " 數字永生 "。而技術背後的不平等卻被忽視,沒有留下數據的人,将失去所有機會,生與死的邊界,将被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徹底鎖定。
技術進步的目的,最終要指向人本身,爲了人更好地生活和發展是技術發展的底線。科技向善,就是要把 " 以人爲本 " 作爲技術的尺度,把技術規則體系納入由法律、倫理所構建的社會規則體系中,以造福人類爲準則。
讓技術有溫度,凝聚向善共識,這是人類文明爲技術發展應用劃下的底線,也是我們面對 AI 技術應有的理念。唯有守住底線,當我們擁抱洶湧而來的 AI 時代時,才能少一些惶惑,多一些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