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燃燒的島群 Author 群主飛龍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1325篇原創文章,作者:深邃的星空。
全文共8936字,配圖15幅,閱讀需要18分鍾,2024年12月13日首發。
快捷閱讀作者文章的入口就是點擊标題下方的作者"深邃的星空專輯"!
接上期()
七、多用途戰鬥機之殇
其實用多用途戰鬥機悖論這個題目更合适,在說正題之前,我們先講個段子吧。
1942年6月6日,中途島附近海域,由于偵察機傳來的附近有美海軍艦隊出現的情報,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第一機動部隊司令南雲忠一下令給攻擊機的炸彈卸下,重新裝上魚雷,準備攻擊美軍艦隊。此時日本航空母艦的甲闆上一片混亂,爲了争取時間,卸下的炸彈都胡亂堆放在機庫裏。同時,空襲中途島的第一波攻擊機群返航,保護航空母艦的戰鬥機也需要降落加油。由于攻擊機換裝魚雷未完成,南雲決定把攻擊時間推遲,首先收回空襲中途島的機隊和航母護航戰鬥機的飛機,然後重新組織部隊以進攻美軍特混艦隊。而美軍派出的魚雷攻擊機也到達赤城号和加賀号航母上空,此時日軍護航戰鬥機也抓緊驅趕魚雷機,甲闆上還有剛回收的戰鬥機,也這個時候,美海軍的艦載俯沖轟炸機飛到了日軍艦隊上空,最後的結果是日軍四艘航母被擊沉。
這段軍史很多軍迷耳熟能詳,至于那個"緻命五分鍾"的梗也衆說紛纭,不過筆者最早看到這段時有一個疑問,爲什麽要卸下炸彈換魚雷,卸下魚雷換炸彈。直到後來看到一本寫中途島戰役的書時,書中講了原因——因爲當時日軍使用的97式艦上攻擊機既可以挂魚雷,也可以挂炸彈。看完後當時尚年幼無知的筆者提出另一個可笑的疑問,爲什麽不同時挂上魚雷和炸彈?後來上網查詢97式艦攻的具體資料後才明白。就97式艦攻那小身闆,如果一起帶,就别想飛起來了。這個疑問很好笑,不過也引出另一個問題,多用途戰鬥機的悖論。
今天的很多博主的大v對多用途戰鬥機的概念了解的相對簡單。單純的認爲多用途戰鬥機就是既具備強大的制空能力和空戰能力,又具有很強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的戰鬥機。這麽理解并沒錯,不過,很少有戰鬥機能同時完成對空對地作戰。原因也很簡單,對空和對地兩個任務對各自的戰機性能要求并不一樣。對空作戰,戰機以争奪制空權爲主,要求空優性能和空中機動性,因此戰機的推重比要大,同時機體重量要更輕。對地作戰則不同,由于大部分對地對海攻擊武器重量要遠高于空戰武器,因此,對戰機機體結構強度尤其是機翼的強度要求更高,再加上面對敵方強大的防空火力的打擊的防護要求,需要對座艙和戰機的重要部位添加裝甲,同時還要加挂相應的電子幹擾吊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緻戰機重量增加,由于這是兩個不同方向,對戰機的性能要求也是南轅北轍,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對空和對地這兩個任務分别是由殲擊機和攻擊機分别完成。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英國的蚊式飛機,但是這款戰機是用木頭做的(産自南美的輕木,重量輕,強度高,直到現在都是航模和小型飛機的主要材料),機體重量不大。
不過,也會有朋友會提出疑問,美國的F-16和F/A-18,不就是多用途戰鬥機嗎?這個就得從源頭說起,
早在 1965 年初,美國空軍(USAF)就開始制定新一代高性能戰鬥機的研究計劃,其中包括重型截擊機/空優戰鬥機(F-X)和輕型先進白天戰鬥機(ADF)。F-X 是 18,144 千克(40,000 磅)重量級别的戰鬥機,安裝有先進雷達和遠程雷達制導空空導彈。ADF 是 11,340 千克(25,000 磅)級别的輕型戰鬥機,具備優秀的推重比和翼載,總體性能至少比米格-21 提高 25% 以上。重型截擊機/空優戰鬥機(F-X)項目最後發展成爲麥道 F-15"鷹",而 ADF 計劃則暫時被擱置。70年代末,由于F-15戰鬥機成本高,無法像F-4鬼怪戰鬥機那樣大量裝備,于是美軍啓動了輕型戰鬥機(LWF)項目,該項目産生兩款原型機,一款是YF-16,另一款則是YF-17。美國空軍最後選擇了YF-16,發展成大家熟知的F16系列。
圖1. ADF/LWF全尺寸模型
圖2. YF-16原型機
而F/A-18則是因爲美國海軍發現F-14"雄貓"的價格高昂,打算尋求一種低成本的替代戰鬥機,正好此時"雄貓"項目遭遇研發困難,成本不斷超支,于是美國海軍啓動了 VFAX(艦載戰鬥攻擊機)項目。VFAX 被設想成一種能取代 F-4"鬼怪"、A-4"天鷹"、A-7"海盜 II"的多用途戰鬥機,由于此時美國空軍 LWF(輕型戰鬥機)/ACF 項目的競争正在進行,因此美國國會将原本用于 VFAX 的資金轉移到一個新項目——NACF(海軍空戰戰鬥機)上,并要求海軍将參加競标的兩種飛機爲 NACF 候選機型,實際上就是要求美國空軍和海軍采購同一種戰鬥機,實際上也就是F-16的艦載型。
經過研究,美國海軍認爲雙發布局更适宜海上飛行,而且YF-17 的多用途發展潛力更大。因此選擇了YF-17。根據最初的計劃,諾斯羅普/麥道将研發三種相近的型号——單座的 F-18 接替 F-4"鬼怪"的空戰任務,單座的 A-18 接替 A-7"海盜 II"的攻擊任務,另外還有雙座 TF-18 同型教練機。F-18 和 A-18 使用相同的機身和發動機,但航電和挂架不同,雙座 TF-18A 保留了 F-18A 的全部作戰能力和武器,但減少了内部載油量。最終經過論證 F-18 和 A-18 最終統一成一種型号,雙座教練型的編号随之改爲 TF/A-18A,後來又變成 F/A-18B。
圖3. YF-17原型機
圖4. F-18原型機
根據這些資料我們可以看到,這兩款戰鬥機最開始都是空優戰鬥機。F-16在研發後期開始拓展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而F/A-18最開始也是分爲空戰型号F-18和攻擊型号A-18兩個型号進行研制,隻不過由于航電技術發展以及F-18 和 A-18 使用相同的機身和發動機緣故,才将其整合到一起。說白了,都算是性能的擴展。
不過,受限于機體大小,F-16在對地武器的挂載上也有限制,很少帶重型彈藥。如果F-16執行對地打擊任務,還需要專門派出空戰分隊進行掩護。比如以色列攻擊伊拉克核反應堆的巴比倫計劃,八架每架F16帶兩枚MK82型低阻航彈,由6架F-15I執行護航任務。而且由于每架F16除了攜帶航彈外還額外挂載3個副油箱,這麽一來,這些F-16就不可能進行空戰了。至于F/A-18,情況能好一些,不過仍有限制,在執行對地對海打擊任務時,F/A-18也需要戰鬥機分隊的護航。
說到這有人會有疑問,爲什麽不一開始就按照多用途戰鬥機的标準研制戰鬥機或者說最一步到位研制一款多用途戰鬥機呢?原因很簡單,難度太大,技術複雜,很容易搞砸。多用途戰鬥機的技戰術指标很高,研制難度很大,各個子系統的設計和整合非常複雜。這就直接導緻研發成本暴增,研發周期過長,同時很容易出現什麽都能幹,但是什麽都不幹不好這種情況,這就非常尴尬了。比如越南戰争中美國海空軍的主力機型F-4鬼怪戰鬥機,F-4鬼怪戰鬥機确實具備對空和對地兩種能力,但是其早期型号如F-4B、F-4C和F-4D在越南戰場的戰損一度很難看。
圖5. 岘港基地内2架準備起飛的F-4C
"鬼怪"在北越執行任務的典型挂載爲 4 枚"麻雀",4 枚"響尾蛇"和 8 枚 750 磅炸彈。開始"鬼怪"在中高空投擲炸彈,但是随着薩姆導彈的威脅日益增加"鬼怪"隻能轉向低空,但是這樣又剛好落入小口徑高炮的火力範圍。執行空對空任務時 F-4C 依賴"麻雀"和"響尾蛇"。在理論上"麻雀"使 F-4C 獲得了超視距作戰能力,最遠可達 28 英裏。但是在越南戰争時期,空空導彈的可靠性是非常差的。爲了避免誤傷友機,美軍規定必須目視判明敵我後才能發射導彈。這就導緻麻雀導彈的超視距作戰能力根本用不上,但是而在近距離格鬥時"麻雀"幾乎是無效的,特别是在低空。而響尾蛇導彈的問題也一樣,隻有在高空和好天氣下從尾後近距離咬住敵機才有較好的效果。如果在低空或者天氣不好效果就要大打折扣。"響尾蛇"導彈還經常因爲雲或雨的幹擾、太陽光甚至是水面的反光而丢失目标。再加上F4戰鬥機沒有安裝航炮(爲啥取消航炮,去某島上問光頭吧),
圖6. 我國台灣省某博物館内響尾蛇導彈的銘牌注意中文說明(紅圈處)和英文原版的差别
這導緻F4戰鬥機經常被比自己落後一代的米格17擊落,以至于有時會出現作爲護航戰鬥機的F4因爲挂載的導彈全部失靈,需要被護航的F105用機炮逼退突襲的米格17。而美軍後來出具了一份很有意思的結論:F-4仍是全世界最好的性能最平衡的戰鬥機;盡管在不同空域(高空米格21,中空的米格19,低空的米格17),都有1種米格機勝過F-4。由于越南戰争的教訓,美軍在研制新一代戰鬥機(F-X)計劃時直接要求"不在對地攻擊上浪費一磅";越戰後期,美國投入了新研制的F-111戰鬥轟炸機,在越戰之後更是回過頭去研制了一款專用于的近距離空中支援的強擊機A-10。
圖7. A-10攻擊機
圖8. F-111F戰鬥轟炸機
說到這,有些朋友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中東戰争中以色列空軍的多用途戰機分隊,在完成對地攻擊任務後,轉入空中作戰。這個效率不就很高嗎?的确,以色列空軍在數次中東戰争中的戰績輝煌,不過,這個仍然存在很多運氣成分。首先,以色列空軍實行的是先發制人的打擊,阿拉伯國家經常被打的措手不及,倉促應戰。其次,以色列空軍的攻擊分隊編組也比較合理,執行的任務有明确規定。比如,攻擊分隊的第一批次着重摧毀敵方跑道和防空火力,第二批次攻擊停機坪和機庫的飛機,第三批次才會攻擊機場的輔助設施,第一波次完成攻擊後,由于載荷大大減輕,可以轉入空中作戰。可即使這樣,這些攻擊分隊的頭頂仍然有幻影3和F4組成的空中護航編隊。第三,阿拉伯國家軍隊普遍戰備松懈,準備不足。比如第三次中東戰争中,埃及的防空預警雷達交接班時會出現20分鍾的空擋,簡單地說的,前一個班次的人員下班回去了,接替的人員還在路上。這個時間段内,埃及的防空預警系統形同虛設,幾乎是給以色列人敞開大門。但是,不見的每次都能有這麽好的運氣。如果攻擊機機群在行進途中遭到敵方防空戰鬥機的攔截,那麽攻擊機群就不得不抛下對地武器進行空戰,那麽對地攻擊也就無從談起了。
随着航空技術的發展,特别是F15和蘇27這類重型戰鬥機的出現,多用途戰鬥機才有進一步的發展。這兩款戰鬥機的尺寸和重量已經和中輕型轟炸機差不多了,也有足夠的設計冗餘來改進。但這些重型戰鬥機的載荷雖然足夠,但是在執行對地對海作戰任務時,仍然會根據情況編組爲對地攻擊和對空作戰的分隊,而不是同時攜帶對空對地彈藥同時執行制空和對地打擊任務。這又是什麽緣故呢?
因爲多用途戰鬥機的本質還是戰鬥機,其作戰任務仍然是以争奪制空權爲主,對地攻擊爲輔。這裏的多用途性其實更多時候是指執行任務的靈活性,這種靈活性的優點是可以根據任務需要挂載相應的武器,編成不同的作戰分隊執行相應的任務。多用途戰鬥機雖然執行任務靈活,但其限制也很多。同時挂載空空導彈和空地導彈以及副油箱去執行任務,如果沒有護航的空優戰鬥機分隊,這對攻擊機群絕對不是好事,且不說對地搜索,觀察,确認戰果評估這些需要人員和設備投入足夠的精力,單就多用途戰鬥機會因爲挂載較重的對地攻擊彈藥和副油箱會嚴重影響機動性。如果敵機提前發現攻擊機群,那麽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攻擊機群就必須抛棄對地攻擊彈藥和副油箱轉入空戰,對地打擊任務基本沒戲;而且由于攜帶對地彈藥的緣故,空空導彈的攜帶數量也大大減少,再加上多用途戰鬥機因爲結構補強等增重以及額外增加的阻力,導緻攻擊機群的空戰能力也會受限。
因此在高烈度戰鬥中,多用途戰鬥機仍然需要編成空中護航分隊和對地打擊分隊相互配合,而這種方式和這其實和蘇聯前線航空兵的前線殲擊機配合殲擊轟炸機及前線轟炸機的戰術使用類似。不過仍有區别,對地攻擊機在對地彈藥挂的載上受限制較小,攜帶彈藥種類齊全,同時前線殲擊機可以完全執行制空任務,更有效的保護己方攻擊機群。這就讓任務執行效率上更爲高效。
多用途戰鬥機的雖說使用中問題不少,但是冷戰之後各國都用多用途戰鬥機作爲主要裝備機型來替換老舊戰鬥機和攻擊機,這又是爲什麽呢?
這是由于冷戰結束後,爆發大規模戰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世界難得進入到一段相對較長的非戰争時期(當然地區沖突和局部戰争仍然有),各國,尤其是西歐各國開始大規模裁軍,大量的裝備也逐步退役封存,這個時候,多用途戰鬥機雖說價格和成本高昂,但是其多用途能力也成爲優勢,這可以讓這些國家空軍在維持較少數量的多用途戰鬥機來完成之前大量的戰備任務。同時,同一種機型有大大減輕了後勤維護的壓力,因此多用途戰鬥機也獲得了各國的青睐。不過,話也不能說的絕對,因爲冷戰後,以陣風和台風爲代表的多用途戰鬥機雖說取得成功,但是其高昂的售價一度讓很多國家望而卻步。以陣風戰鬥機爲例,目前這款戰鬥機的單價售價已經從最開始的7500萬美元一路飙升到今天的2億美元。原因無他,機載設備,雷達,航電這些都不便宜。
而美國的情況也不太一樣,一方面,由于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戰略壓力大減,于是國會以此爲由削減了大量美軍的在研軍事項目,比如FB22隐身戰鬥轟炸機,F22N隐身
圖9. NATF/F-22N
圖10. FB-22
艦載戰鬥機,F117N隐身艦載攻擊機和A-12隐身艦載攻擊機等項目。因此美軍不得不通過改進F15E和FA-18EF來替換原有機型。不過,雖說砍了這麽多項目,但是美軍的軍費卻連年新高,這就有些耐人尋味。如今,美軍的大量裝備老化,而新一代武器裝備卻問題重重,這感受恐怕隻有老美自己清楚了。
圖11. F117N隐身艦載攻擊機
圖12. A-12全尺寸模型
八、專機專用
與多用途戰鬥機相對的就是專機專用模式,這個模式在冷戰時期,各國或多少都有用到,不過現在俄羅斯還在使用。前面我們簡單介紹過蘇俄的空中力量,蘇俄通過作戰任務和作戰體系以及需求劃分戰鬥機種類,完成專機專用的模式。這就會引出一個問題,蘇俄爲什麽要這麽幹,哪怕是冷戰結束三十多年了。
第一個原因就是成本。我們知道多用途戰鬥機的研制難度大, 技術複雜,成本高昂,更重要的是,由于技術複雜,多用途戰鬥機的生産能力不容易提高,在短時間内很難大規模裝備。相比之下,專機專用模式,成本控制較好,其技術要相對簡單,生産難度也相對較低,因此大規模生産、裝備、服役要更加容易。而且在高烈度沖突中,專機專用的模式更爲高效,雖說執行任務的靈活性不如多用途戰鬥機,但是各自機種的配合和任務的執行效率上更高。這些反倒比多用途戰鬥機更有優勢。再加上裝備數量更多,成本會進一步降低。當然,這也是在面臨巨大戰争威脅情況下或者戰時狀态下才會體現。
其實很多國家包括美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多少轉回了專機專用模式,這也不難理解,這時期正好是美蘇争霸的最激烈的時期,而且蘇聯轉爲攻勢。而美國由于在越戰中失敗,也開始對自己裝備思路進行思考。因此,美軍在新一代戰機研發中采用了戰鬥機和攻擊機分開的模式,再加上新機F-15的價格昂貴,所以美軍提出高低搭配的方案,這也就是F16最初的定位,空戰能力弱于F-15,負責前線支援和對地攻擊。不過對F-16的空戰能力也不是完全沒要求,最初計劃要求F-16的空戰能力要強于米格21。因此,根據F16的具體任務來分析,F-16在蘇俄前線航空兵中類似前線殲擊機和殲擊轟炸機。
而蘇聯進入80年代後,新戰機在沿襲了專機專用模式後,也開始在多用途上進行一定的拓展。不過,這個多用途更多實在同種性能上的覆蓋,這裏最典型就是以蘇27爲代表的重型戰鬥機兼顧國土防空軍的截擊作戰以及蘇30爲代表的全能截擊機。至于對地方面,雖然蘇聯以及研制的蘇25強擊機和蘇27IB戰鬥轟炸機,而面對前線航空兵中大量的蘇7/17/22和米格27這些殲擊轟炸機,蘇聯也有替換方案,這個方案就是老蘇-37計劃。
圖13. 老蘇-37的三視圖和設計模型
從蘇霍伊公開展出的比例模型來看,這款老蘇37也已經完成了設計,準備進行原型機建造,可以說再給蘇聯十年時間,我們就會看到,蘇軍的空中力量,前線殲擊機以米格29戰鬥機爲主,強擊機以蘇25爲主,前線殲擊轟炸機則以老蘇-37爲主,而前線轟炸機則以蘇34爲主。除此之外,蘇軍空軍仍然會裝備大量蘇27作爲重要的空中作戰力量。當然,這也隻是如果。
第二個原因就是某些網絡大V非常不屑的"毛子自有國情"。之前我們說過,蘇聯裝備體系是基于蘇軍戰略戰役學說和蘇聯自身國情。以截擊機爲例,這個機種是很多大V當成蘇聯裝備落後的代表,而且被這些大V們當成反面典型。實際情況則是20世紀50年代,面對戰略轟炸機的核打擊威脅,美蘇雙方都服役多個型号的截擊機。而且蘇聯面對美國和西方的威脅很大,空防态勢非常不利,戰略轟炸機部隊隻能從北極越過加拿大攻擊美國;而美國的戰略轟炸路線則較爲靈活有本土、英國或關島等多個選擇方向。尤其是廣袤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是前蘇聯防空最脆弱的區域——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環境惡劣……這種情況使得在這些地區很難全面部署防控雷達和相應的防空部隊,因此,國土防空軍的截擊機部隊就成爲蘇聯遠 東防空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而由于這些地區的特殊環境,這也讓國土防空軍對截擊機的要求和前線航空兵不同,需要具備完備雷達等航電設備,較大的航程和較長的滞空時間。由于早期蘇聯戰鬥機航程,制空時間等性能不足。因此國土防空軍甚至裝備過圖-4轟炸機,借助圖-4完備的雷達航電系統和較長的滞空時間來完成空中巡邏任務,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用圖4裝備的20毫米航炮對目标進行打擊。其實上世紀60年代,我軍在攔截美蔣偵察機時也曾使用過圖-4轟炸機,并将入侵大陸的P2V擊傷,并予以驅逐。這是題外話了。
圖14. 幾乎1:1複刻B29的tu-4轟炸機,我國曾經引進12架
圖15. 美軍P-2V電子偵察機,曾經被我軍擊落三架
前線航空兵是以空軍集團軍的方式配屬在蘇軍戰略戰役集群中,也就是蘇軍的方面軍。具體執行的任務前文有講,在這就不複述了。單就對地打擊任務,對不同縱深的敵方目标打擊任務的需要,會需要相應的殲擊轟炸機和前線轟炸機/戰鬥轟炸機。同時,戰役級縱深攻擊任務,特别是敵方集團軍、集團軍群/方面軍一級的防禦地帶目标,敵方戰役軍團第二梯隊行軍梯隊、敵方戰役軍團二線作戰樞紐等,這些重要目标需要的打擊力度和彈藥類型要求更高,因此這就需要戰鬥轟炸機攜帶更多的彈藥以及威力更強,更重的彈藥,這個任務載荷,普通殲擊轟炸機就很難勝任了。
這麽說,很多朋友估計還是一頭霧水,我們就簡單描述一下場景。按照某款電腦遊戲的設定,90年代末,美蘇雙方開幹,北約聯軍發動進攻,東歐地區的蘇軍西部集群和華約聯軍則會依托相應的工事,按照大縱深作戰思想層層抵抗。這時蘇軍的前線航空兵的作戰使用如下:
前線殲擊航空兵的米格29和蘇27負責争奪制空權,配合野戰防空部隊攔截和消滅北約聯軍的戰鬥機和攻擊機,給己方地面作戰單位提供有效的防空。
強擊航空兵的蘇-25則和陸航的米24,米28,卡50武裝直升機對進攻的北約方面的裝甲集群進行攻擊,與一線防禦部隊遲滞和阻擋北約聯軍的進一步突擊。
前線殲擊轟炸航空兵的米格27,老蘇-37則會對北約方面的戰役戰術縱深突擊,着重打擊軍/師/旅一級的部隊,防止一線戰役兵團展開,遲滞二線梯隊的開進。
前線轟炸航空兵的蘇24和蘇-34則會在蘇-27戰鬥機的掩護下直接飛到北約聯軍的後方,對其集團軍、集團軍群一級的防禦地帶戰役縱深實施攻擊,重點打擊二線梯隊的集結部隊,作戰樞紐,後勤倉庫,交通樞紐(比如橋梁),以及後勤保障分隊進行打擊。
如果蘇軍先開始進攻呢?前線殲擊航空兵的任務仍然是奪取制空權,掩護己方攻擊機群對北約的地面目标進行打擊;強擊航空兵打擊北約聯軍地面主力及技戰術裝備,配合地面部隊消滅和削弱北約有生力量;殲擊轟炸航空兵着重打擊北約聯軍的戰役縱深,毀傷北約一線部隊的後勤,指揮,以及增援部隊。前線轟炸航空兵則會繼續深入北約聯軍縱深,對重要的永備防禦工事,兵工廠,後方倉庫等目标進行轟炸,盡可能削弱二線梯隊的實力,同時對北約諸國(說白了就是西德)的工業中心,交通節點,石化工廠進行轟炸,最大限度的削弱其戰争潛力,至于爲什麽不出動戰略轟炸機,那是因爲從柏林到德法邊境也就552公裏,無論是蘇-24還是蘇34,作戰半徑綽綽有餘。
這麽描述,大家應該更明了了。如果在這個場景中放入多用途戰鬥機,應該在那個位置呢?先說答案,殲擊轟炸航空兵。事實上,多用途戰鬥機的性能和殲擊轟炸機是有重疊的,因此,多用途戰鬥機性能的擴展,大概率會把殲擊轟炸航空和前線殲擊航空兵覆蓋,說明白點就是,前線殲擊航空兵裝備的米格29和蘇27仍然負責防空和争奪制空權,同時也會用蘇30SM來替代米格27對敵方/師/旅一級的部隊及前縱深目标進行打擊。但是,讓多用途戰鬥機去替代戰鬥轟炸機,這個難度太大。或者說,不太現實。
那麽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爲什麽還要保持着專機專用的模式呢?還是那句話,蘇聯雖然成爲曆史,但是俄羅斯面臨的國家安全威脅可沒有解除,而且由于蘇聯解體,華約解散,俄羅斯的戰略緩沖丢失殆盡。再加上東歐諸國逐步加入北約,這使得俄羅斯國家安全威脅更嚴重。俄羅斯自蘇聯解體後經濟長期低迷,再加上連續數次不成功的軍改,導緻常規軍事力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弱。直到21世紀初,俄羅斯瀕臨崩潰的經濟才因爲國際油價大漲和普京上台得到緩解。而面對北約更嚴重的軍事威脅,俄羅斯還是通過加強核武庫,借助核武器來維持國家戰略安全。不過,由于前幾次軍改的失敗,尤其是謝爾久科夫的軍改,俄軍一度連動員體系都撤銷了。最後,兜兜轉轉,俄羅斯開始逐步恢複蘇聯時期的軍事架構和體系,并重建蘇聯的國防動員體系。畢竟蘇聯的大縱深作戰理論,不隻有進攻,也有防禦,而且防禦作戰的内容還不少。因此通過有限度的繼承和重建前蘇聯的國防體系,這對俄羅斯來說是當前比較現實的合适的恢複軍事實力的方法。而且,蘇聯的國防體系尤其是國家防禦這部分,本身就是基于俄羅斯國情構建的。因此,這套模式被沿用也很正常。不過,俄羅斯畢竟不是蘇聯,國力和軍工生産能力差的太大,因此,不可能去構建蘇軍那套完備的前線航空兵體系,但是蘇25強擊機和蘇34戰鬥轟炸機仍舊保留,而前線殲擊機和前線殲擊轟炸機則由蘇30SM多用途戰鬥機來維持,這也是俄羅斯當前能夠承擔的。
而老美專機專用模式一樣沒落下,不過,對于戰役縱深目标的打擊,除了派F111和F15E,有時候會直接派出B1B轟炸機。至于AC130就算了,這款飛機純屬是去欺負沒有防空能力的遊擊隊和恐怖分子的。在這不讨論。
-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
- 給本站投稿,隻需輸入關鍵詞"投稿"-
- 加入粉絲群,隻需輸入關鍵詞"加群"-
如果您覺得本站還不錯,請掃這裏關注、收藏、轉發三連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