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位 19 歲男孩患阿爾茨海默病 " 的消息引發熱議。衆多網友紛紛提問," 這不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嗎 "" 這麼小也會得這個病嗎 "?也有網友擔心自己的記憶力," 前段時間我就懷疑自己有老年癡呆 "" 看到這個新聞,我也想去查查 "……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精神科主任李霞表示,這個病确實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不過非常罕見。她在宛平南路 600 号工作的 20 年裡,目前隻接診過三例年齡小于 35 歲的阿爾茨海默病病例。她提醒,相對于年輕人,老年人更需要注意阿爾茨海默病,要像關注身體健康一樣關注大腦健康。
年輕人患阿爾茨海默病很罕見
仍是老年人多發
時隔多年,李霞對這幾位年輕患者仍印象深刻。這位 24 歲的患者在國外讀完大學後回國工作,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感覺自己的腦子越來越不對勁。
比如早上換衣服的時候,他會呆在那兒不知道怎麼選,常常一個小時過去了還呆呆地站着。工作的時候,網頁剛剛翻過去就忘記前面一頁了。更危險的是,開車的時候常常出車禍,原本會開車的竟然變得不會開了。
很快,他便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勝任這份工作。剛入職時,有老員工會教他帶他,大家也都能夠接受,但後來發現他怎麼都學不會,能力已經下降到無法工作。後來沒辦法,他去了醫院就診。
" 檢查後發現,他的大腦萎縮了,和七八十歲的大腦一樣,再結合他的記憶問題,考慮是阿爾茨海默病,那時候還沒有精準診斷的技術,這是近 10 年臨床才應用。"
李霞說,診斷阿爾茨海默病在臨床上至少要有兩點,第一是記憶力有明顯變化,而且是穩定的變化,不是偶爾沒睡好、心情不好出現記憶力下降;第二是磁共振顯示大腦和老年人的一樣,這就像年輕人的皮膚飽滿有彈性,老了就皺皺巴巴的。
她表示,阿爾茨海默病是認知障礙最主要的類型,約占 50%-60%,表現為記憶減退、詞不達意、判斷力下降等腦功能異常和性格行為改變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認知障礙患者中,年齡小于 60 歲的隻占 5%,這部分人群中又有八成以上集中在 50-60 歲,所以小于 50 歲的都很少,更别說十幾二十歲了。簡單地說,就是絕大部分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都是老年人。
李霞認為,現在大家看到有很年輕的阿爾茨海默病病例,這并不是說這個疾病有年輕化趨勢,而是因為診斷技術進步了,大家對它的認識和關注度提高了,可以更早地診斷出來。" 以前就算年輕人記憶不好了,不會來記憶門診查這些。"
老年人出現這些情況要注意!
專家支招如何預防→
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人覺得自己記憶力越來越差,尤其是感染新冠後感覺更差了。什麼情況需要去醫院就診?出現 " 腦霧 " 後記憶力會恢複嗎?
李霞介紹,大腦是一個很敏感的器官,在慢性缺氧狀态下,就會變得不活躍。比如感染新冠後,部分人可能檢查指脈氧沒有問題,但其實處于低氧狀态比較久,大腦又對缺氧很敏感,所以就會感覺大腦變得遲鈍、記憶力下降等。
" 對于‘腦霧’這一情況我們還在研究中,我覺得它在年輕人身上更可逆。" 她表示,大部分人還是能夠慢慢恢複的,特别是年輕人,而老年人感染後恢複會更難些。今天,她在門診就遇到了不少這樣的老年患者,患者原本有記憶減退或者阿爾茨海默病,感染新冠後發現記憶力情況變得更差了。
她介紹,年輕人感覺記憶力不好,很多是因為并行處理很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導緻記憶力也不專注。同時經常熬夜、抽煙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危害大腦健康。如果是偶爾睡眠不足、心情不好等出現暫時記憶力變差,這種情況隻需要好好休息、放松一下即可,不用擔心。如果無論什麼狀态都調整不好,建議來醫院進行檢查。
" 有的被記性問題困擾了幾個月、甚至很多年,這種情況還是建議找專業醫生。還有一種是,家裡有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有家族史的,記憶力下降的話建議早點來院就診。"
那麼應該如何預防?李霞表示,對心髒有益的運動,對大腦健康同樣有好處,适當鍛煉。同時也要多動動腦,找到自己喜歡的鍛煉腦的方式,讓自己心情愉快。比如有些人喜歡和别人聊聊天、打打麻将、跳跳廣場舞,有的人喜歡看書、畫畫等。
此外,要盡可能保持情緒穩定、心情愉快。大腦在焦慮、抑郁狀态下工作,就像在高消耗的、動力不足的狀态下工作,過度腦力工作肯定是不好的。避免不良生活習慣,健康飲食,不要熬夜等。社會交往也很重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社會交往方式。
" 我們也正在嘗試在社區裡進行記憶篩查,建立‘記憶檔案’。有的老人會做飯、會買菜,但是經常剛說的話就忘了,買個菜要買兩三趟,總是忘了沒買全,還有常見的就是做菜質量退步、開車更易出錯、情緒不穩定了等等。"
李霞提醒,相對于年輕人,老年人更需要注意阿爾茨海默病,要像關注身體健康一樣關注大腦健康。如果老年人覺得自己記憶力減退,或者家人覺得老人記憶力下降,建議早點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