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沒有高效率的中低端産業,那麽中國服裝、跨境電商行業在海外的競争優勢,或許就将蕩然無存。
作者 | 劉珊珊
編輯 |Cindy
方圓幾公裏内,上千家服裝廠,數千家相關供銷商聚集在一起。
機器轟鳴聲 24 小時未曾停歇,面料已經當日送達,從印花到最後剪裁環節,每一個生産環節都有多個工廠承接,每一個熟練工人,都能生産上百件衣服,然後通過超強的物流能力,漂洋過海,快速送到美國消費者手中。

這是廣東廣州南村,也被稱爲 " 永不疲倦 " 的 SHEIN(希音)村——過去幾年,憑借番禺超強服裝供應鏈能力,SHEIN 成長爲中國企業 " 出海 " 的典範之一。
但現在,成就 SHEIN 的服裝供應鏈,卻有外遷消息傳來:近日,彭博 · 社等多家媒體報道稱,SHEIN 要求部分中國頭部服裝供應商,在鄰國越南設立新的生産線,并提供包括将采購價格提高 30% 等多項激勵措施,以協助供應商将生産設施及面料從中國搬到越南。
對上述傳聞,SHEIN 發言人通過郵件否認在越南擴産計劃,但未透露更多細節。不過根據報道,有知情人士表示,這些措施在過去幾個月内一直在執行,并在最近幾周加速。
毋庸置疑的事實是,面對美國變幻無常的關稅政策,早在 SHEIN 消息傳出之前,廣東等地服裝供應鏈外遷越南,就是近年來的趨勢。
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由此浮出水面:供應鏈外遷趨勢,對中國服裝行業利弊影響幾何?跨境電商新形勢下,SHEIN 們又該如何未雨綢缪,在不确定性下,找到新的破局路徑?
加征關稅,
爲何 SHEIN 首當其沖?
全球服裝市場,是萬億美元級别的龐大規模。
Statista 統計數據顯示,中美均以超三千億美元規模領跑全球市場。不同的是,我國有 14.1 億人口,美國卻以 3.33 億的人口,在 2023 年創造出 3437 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在全球占比 19.75%。

當下及未來,美國都是全球最大服裝市場。與此同時,我國是全球最大服裝出口國,根據中國海關快報數據,2024 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爲 3011 億美元,同比增長 2.8% ——紡織品和服裝作爲我國對美出口的重要品類,占中國對美國出口的 17%、美國從中國進口的 28%。
這意味着,當 2 月 1 日美國宣布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 10% 關稅後,服裝行業無疑成爲受影響的 " 重災區 "。
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對中國進口的服裝關稅水平在 25% 左右,其中化纖類服裝的進口稅率較高,如化纖質地的毛衣進口稅率達 32%,而棉制毛衣的稅率約爲 16.5%。新征額外 10% 的關稅後,來自中國的女裝産品最高關稅達到 42% 左右,這讓原本處境艱難的産業帶廠家雪上加霜。
" 最直接影響是成本上漲。" 多位跨境服裝從業者說,在競争如此激烈的服裝市場,跨境服裝電商出口成本将因關稅大幅攀升,緻使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若想提高微薄利潤,那麽就必須提高售價,産品競争力就會削弱。
此前,自 2020 年初美國第一輪關稅政策後,部分紡織服裝産品利潤已接近臨界點。據中國服裝協會數據,2024 年前三季度,中國服裝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爲 4.24%,比 2023 年同期降低 0.14 個百分點。
" 低客單價産品壓力山大,以後沒有 30% 利潤的服裝,會直接虧錢。" 一位跨境電商服裝從業者對 " 極點商業 " 透露。
加征關稅外,對跨境電商服裝從業者還擔心," 小額豁免 " 是懸在頭上的 " 達克摩斯之劍 "——盡管白宮在 2 月 1 日簽署取消低于 800 美元小額商品的關稅豁免政策後,2 月 7 日又暫停,但大多數從業人士均認爲,目前的暫停和延遲,隻是現實可行性問題," 估計不久後又要開始。"
因此,無論是服裝行業成爲 " 重災區 ",還是 " 小額免稅 " 的懸而未決,對以低客單價、服裝品類(尤其是女裝)出海爲主的 SHEIN 來說,可謂 " 暴擊 "。
美國市場是 SHEIN 過去數年押注最大的市場,也是占據其銷售額比例最高的區域市場。2023 年,SHEIN 被曝出在美國快時尚支出中占據最大份額,約爲 40%,超過 Zara 和 H&M 等競争對手。

SHEIN 之所以能在美國快速崛起,每天有超百萬包裹從國内發往美國市場,核心環節正是來自 " 小額豁免 " 條例的性價比優勢——這一點直接體現在 SHEIN 的商品價格上,其價格往往比 ZARA 更低廉,比如連衣裙、牛仔褲和鞋履隻要數美元,泳裝和配飾等等甚至隻要 1 美元。
SHEIN 征戰美國市場另一武器是快速上新。一件新款從設計到生産,傳統周期需要幾個月,但通過 " 小單快反 " 運營模式,生産周期隻需要 7 至 15 天。根據推算,SHEIN 上新率大約是 ZARA 的近百倍。
這一切,都依托于國内成熟的服裝供應鏈。盡管近年來 SHEIN 在巴西、印度、土耳其、墨西哥等有全球布局供應鏈的動作,但核心供應鏈仍然來自中國,尤其是廣東——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就統計,僅在番禺就有 500 多家企業專門給 SHEIN 供貨,這些供應鏈企業主要集中在南村鎮等區域,而整個番禺聚集了約 4 萬家服裝企業。
服裝供應鏈向越南轉移,
早是趨勢
就 SHEIN 角度,如此急切地将供應鏈轉出中國,核心考量離不開關稅問題。畢竟," 朝令夕改 " 政策的不确定性、不穩定性,影響的不隻是市場需求和供應鏈布局,還有其上市估值和進程。
不止 SHEIN 供應鏈。今年 1 月,一則關于 " 廣東中山市知名紡織大廠關停部分生産業務并進行裁員 " 的公告文件在互聯網平台傳播,引發外界廣泛關注。根據公告文件顯示,這家紡織大廠由于産能合并到越南永欣三廠,中山廠區僅保留開發部,機器設備及人員配置将對應減少。
差不多同時,在中山、東莞深耕多年的兩大鞋業巨頭——寶元鞋業和綠洲鞋業,也計劃于 2025 年全部搬到越南。
實際上,勞動密集型産業本身利潤不高,會天然地向成本更低的地區轉移。比如耐克和阿迪達斯——兩家公司從 21 世紀初開始,逐漸降低在中國的生産份額,并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不斷加碼。
廣東服裝行業也是如此。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徐奇淵和研究團隊,曾對廣東爲主的紡織服裝行業進行深入調研,其結論是織服裝行業無論是中遊還是下遊,正持續地向東南亞發生了遷出。

從 2010 年開始,在 " 把生産搬過去,出口歐美更劃算 " 思路下,越來越多中國企業開始向越南輸出生産設備、技術支持、原材料供應鏈,推動越南制造業發展。
其中,服裝、紡織行業外遷占了很大比例。截至 2019 年,中國在越南投資的紡紗産能已經占據了越南紡紗總産能的 32%,其中不乏知名企業。比如 2016 年,中國最大紡織集團申洲國際,就在越南開辦了工廠。
從經濟學理論來看,服裝行業屬于 " 低技術 + 低附加值 + 勞動力密集型 " 産業。越南人工成本比中國低很多,這是中國服裝行業向越南轉移重要原因之一。
一位 2015 年在越南北甯省——靠近越南首都河内建立服裝工廠的廣東老闆說,越南工人工資比中國工人低約 40%~50%," 人口紅利 " 還可以持續多年。
另外,整體生産成本也相對較低。原材料方面不存在進口配額限制,進口各類棉花不存在任何關稅;越南北部最大安分工業區對紡織印染外資項目實施 "4 免 5 減半 ",且地方政府有優惠政策,負責廠房建設交付,土地廠房前兩年租金全免。
另一重要原因是,全球化布局下,相比國内,出口到歐美的服裝可以享受更低甚至零關稅。
2005 年,越南開始實施《企業法》,放寬外資企業進入門檻。2007 年越南加入 WTO 後,與許多國家和地區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FTA),使越南服裝、紡織品在出口到歐美日韓市場時,能夠享受較低關稅甚至零關稅待遇。

最近幾年,中越貿易關系越來越緊密,進入産業鏈融合、供應鏈協作、資本投資的新階段。以及在産業升級戰略下,實現産業鏈、價值鏈的調整升級,成爲中國高質量發展重要方向——都讓服裝、織造等産業鏈中下遊企業,搬遷到越南或東南亞,成爲看上去不可逆轉的趨勢。
因爲,當前複雜大環境以及全球消費結構變遷下,SHEIN 試圖将供應鏈加速遷出中國,轉移到越南,其實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戰略選擇。一是 " 曲線出海 ",利用當地對美貿易協議,以更改産品産地的方式躲避關稅的影響;二是供應鏈多元化,可以降低對中國工廠的依賴程度,規避其他風險。
比如,緩解越南的審查壓力,重啓越南業務—— SHEIN 在 2 月 5 日暫停了其在越南的業務。還可以減輕英國監管部門對供應鏈勞工等問題的關注,從而加快其在倫敦的 IPO 進程。
" 魔法 " 消失後,
如何破解困局?
以 SHEIN 體量,其牽涉的就業、出口、中小廠家生存等方面,都是龐大數字。這讓供應鏈轉移到越南,風險和掘金機會一樣多,将全面而深刻地影響着廣東,乃至中國服裝産業。
首當其沖的就是就業問題。中低端産業往往是勞動密集型,包含着大量就業機會。以廣州工廠爲例,有供應商稱周邊就有 5000 家服裝工廠以 SHEIN 爲生,不少合作工廠聚集甚至形成了 "SHEIN 村 "。據此前媒體報道,在廣州番禺區的江南村,有近 80% 的大小工廠都依賴 SHEIN 的訂單生存。

保守估計,僅僅是廣東省内,和 SHEIN 相關的就業機會可能達到百萬級别。而當下中國就業崗位本不富裕,中低端産業依然是就業重要保障。
可以預料的是,廣東服裝出口份額也會受到直接影響。
這一點此前已有體現,根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公布的數據,2024 年 12 月,廣東省服裝及衣着附件出口同比下降 11.4%,2024 年全年,服裝及衣着附件出口同比下降 3.1%,成爲廣東省重點出口商品中唯一負增長的品類。
多位從業人員提出,這同近年來廣東服裝、紡織供應鏈轉移到越南和東南亞趨勢有關。
與之對應,2024 年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将達 440 億美元,成爲全球紡織品領域的第二大出口國。
上述擔憂外,面對服裝、紡織等産業外遷,包括政府、學者在内的各方還有更多擔憂。比如産業空心化——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指出:" 産業外遷将加劇我國制造業發展過早過快減速風險,需警惕出現産業‘空心化’風險。"
所謂産業空心化,其實就是沒有制造業,經濟以服務業、金融業、貿易業爲主。曆史上,美國曾放任中低端産業鏈外流遷移,結果是制造業空心化,美國中部出現經濟 " 鏽帶 ",貿易逆差居高不下。這也是美國多屆政府強調制造業回歸的原因。
對廣東那些以制造業爲基礎的地方來說,一個重要問題不容忽視:産業遷出地,未來将承擔怎樣的角色?
事實上,如果沒有高效率的中低端産業,那麽中國服裝、跨境電商行業在海外的競争優勢,或許就将蕩然無存。
比如,原材料嚴重依賴中國。越南紡織服裝協會副主席 Duong Thi Ngoc Dung 此前表示,越南服裝業仍然主要依賴中國材料,如紐扣、線、标簽和包裝,隻有約 30% 至 40% 的材料是本地生産。顯然,其中存在供應穩定風險。
" 我們工廠每天和上百家面料廠打交道,除非大家一起搬,否則就沒有競争力。" 一位服裝廠老闆就對 " 極點商業 " 坦言,對很多鞋服工廠來說,轉移過程需耗費大量資金、時間與精力,還面臨基礎建設、文化制度和制造業水平的較大差異,承擔諸多不确定性的風險。
他了解的是,不少外遷工廠,在水土不服後如今又回流了廣東。
" 成熟的工人,成熟的供應鏈、物流系統,才爲高效率、大規模生産提供了難以複制的穩定質量,更是競争力價格的确保。" 多位業内人士明确指出,除了中國,想不到還有哪個地方能做到質量、數量、價格、效率上的 " 齊頭并進 "。

對所有跨境電商平台以及服裝出口行業來說,都必須在 " 魔法 " 消失後,正視政策變化帶來的潛在不确定性,都必須未雨綢缪,去找到新的破局之道。這是走出舒适區的必經過程。
" 對廣東服裝行業來說,短期是降本增效,長期是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做高企業的技術壁壘,實現高質量發展。"有業内人士指出,我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難以取代,又在 5G、AI 帶來的新一輪工業革命中處于領先地位,有必要利用上述優勢,促進産業優化與技術創新,鞏固和增強原有優勢,産業空心化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比如,哪怕代工、制造等勞動密集型的功能部分外遷到越南,當地也可以積極調整策略,面向面料、品牌、設計等高端産業,專注品牌創新、産品設計、技術研發、基礎研究、綠色環保等技術資本密集環節,促進廣州服裝業向更加創新、高效、綠色的方向發展。
有服裝行業人士指出,即便在面料環節,制造能力也不再是唯一評判标準,客戶也越來越看重創新、研發等軟實力。這也是最近幾年,各種 " 高科技 " 高端面料,在大灣區紡博會大出風頭的原因。

而對 SHEIN 等跨境電商平台來說,發力半托管模式、海外建倉、調整品類結構等方式,都是可以尋找到的新增長點。" 平台鼓勵我們自己發貨到海外倉。海外倉有貨的賣家,平台也會有更多流量扶持。" 東莞一位跨境服裝賣家就說。
這是新思路也是新出路。因爲無論如何,美國消費者都不可能離開中國——多元文化氛圍下,美國消費者服裝需求非常複雜,個性化、無性别等服裝需求十分強勁,除了來自中國的服裝産業,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滿足這些消費者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