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科技組
作者 | 張晉源
編輯 | 王一鵬
頭圖 | 視覺中國
" 佳能,感動常在 "。
這句最早由 "Delighting You Always" 翻譯而來的廣告語,起初曾被中國用戶賦予了與字面意思相悖的注腳:
" 佳能的同配置機型比友商要貴得多,隻有心懷感動才願意買佳能。"
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這句充滿諷刺意味的揶揄,一次又一次成爲佳能在中國市場影響力的證明。
如果你打開小紅書,搜索諸如 "VLOG 相機 " 的字眼,那麽在相關帖子中一定會出現 " 佳能 G7X3" 的推薦,對于不熟悉佳能産品線的人來說,這個名字可能會格外的陌生,那不妨換一個角度闡述下:這是一款 2019 年 8 月發布的卡片機,起售價格 4999 元,目前某二手交易平台的價格爲 5500 元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 2019 年購買了這部相機,期間使用它去記錄一些生活中的片段,當然也可能是放在櫃子裏吃灰,而在 4 年後你就可以超過 10% 的溢價賣出去,輕松跑赢這期間官方公布的通貨膨脹率。
某二手交易平台上 G7X3 的交易價格
過去黃牛們習慣在蘋果和華爲的秋季發布會後,蹲一波新款 iPhone 和 Mate 系列産品然後再加價賣出,甚至被人戲稱爲 " 年度理财産品 "。
但在佳能面前,蘋果和華爲是那樣的暗淡無光。
這是佳能官方在割韭菜嗎?至少就這款機器來說,答案是否定的,因爲産品傳播周期早已結束;那會是經銷商在炒作嗎?也不大可能,因爲渠道普遍缺貨,經銷商手中也沒有批量現貨可以售賣。
但就是這樣一款官方和經銷商都沒有興趣力推的産品,卻成爲社交平台用戶手中的香饽饽,如果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這種情況并不是孤例,在海外相機價格普跌的情況下,中國市場相機價格普遍走高,以佳能旗下産品尤爲明顯。
佳能究竟有什麽魔力,能夠如此輕松 " 拿捏 " 中國用戶?
一段 " 不那麽正确 " 的集體記憶
在讨論佳能如何 " 拿捏 " 中國用戶之前,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佳能的優勢究竟是什麽?
根據 ZDC 的統計數據,2023 年中國相機品牌關注度方面,佳能以 44.18% 的絕對優勢領跑,索尼和尼康分别以 24.82% 和 17.21% 的關注度分列二三位。
而在 2014 年,佳能與尼康在國内的市場份額皆爲 40% 左右。
也基本從那時起," 尼康拍風景,佳能拍人像 " 成爲攝影圈内默認的鐵律并延續至今。
尼康相機被認爲是風光攝影的必備器材,佳能則是人物攝影的不二之選,僅從這句話的用戶畫像上看,尼康注定屬于小衆圈層内的狂歡,而佳能針對人像拍攝的定位則更加适用于大衆消費群體。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攝像師 " 三色土 " 向筆者表示,這個結論基本能夠概括兩個品牌的特點,但實際差距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除了半死不活的賓得和奧林巴斯,以及相對小衆的徕卡哈蘇外,中國市場基本就剩下佳能、尼康、索尼三家,最多加一個富士,消費者肯定還是想強行找點差異出來。"
" 如果都用 RAW 格式 ( 未經處理、未經壓縮的格式 ) 出片的話,尼康相機拍出的圖片和佳能相比區别并不大,但如果使用 JPEG 格式成片的話,佳能在人相調色上的确功力更加深厚。"
這兩種格式最大的區别在于,前者是幾乎是從 CMOS 傳感器上直接得到數碼底片,能夠最大程度上保留後期空間,而後者則是通過相機内部進行諸如色溫、色彩平衡、圖像銳度等一系列調整,甚至通過神經網絡進行圖像處理,因此即使沒有後期修圖,成片質量也不會太差。
兩者的特性決定了,對于非專業攝像師來說,使用 JPEG 格式的頻率要遠遠大于 RAW 格式,而佳能又對 JEPG 格式下的人像進行了深度調校,使其成片更加适合人像拍攝。
也就是說,從一開始,佳能就以一種 " 人像見長 " 的形象深植在中國消費者的腦海中,盡管這種印象并不完全正确。
當然,如果隻靠人像的話,佳能未必會在當下的市場中如魚得水。
佳能更大的法寶是 " 錯位競争 "。比如在 2003 年發布的單反相機 "300D",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時間節點,彼時膠片相機已經開始出現日薄西山之勢,而數碼相機中索尼一股腦地開發卡片機,佳能在單反相機領域中實際上隻有尼康一個對手。
但那時單反相機價格普遍在萬元以上,佳能 300D 以 899 美元的起售價一舉開創了 " 入門級單反相機 " 這個品類。
佳能 300D,早期的銀色機身曾被用戶吐槽 " 不專業 ",後期産品調整爲黑色。圖片來源:蜂鳥網
這種思路被佳能延續至今,比如進入到微單時代後,索尼率先發力讓用戶感受到微單相機的意義,尼康則是十分激進地将直徑 54mm,法蘭距 46.5mm 的 F 卡口,升級爲直徑 55mm,法蘭距 16mm 的 Z 卡口,造就一衆品牌中兼容性和理論性能最強的相機卡口。
而佳能在沒有先發優勢,且不願意對産品線進行大改的情況下,在 2014 年前後重心放在了 " 半畫幅微單 " 品類,并實現彎道超車。
如何有誠意地 " 割韭菜 "?
客觀來說,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佳能産品線的定價絕對算得上 " 一分錢一分貨 ",但這種情況在去年 2 月發生了徹底的轉變: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向國内經銷商發布通知,旗下産品價格上調 150-2000 元不等。
而部分經銷商在收到通知後的囤貨行爲,又讓終端市場内的價格進一步升高。
對于價格上漲的原因,佳能方給出的理由是原材料及物流費用高漲,但實際情況應該是去年年初旅遊業的報複性反彈,極大激發了相機的市場需求,而此前廠商對于市場形勢的誤判又使其産能與需求發生錯配,一個最直接的證明是,佳能曾在 2022 年 1 月關閉了經營 30 年的珠海工廠。
本質上,這種由供需關系決定的商業行爲并無值得被指摘之處,但問題在于,佳能的漲價爲什麽能夠被消費者接受?要知道就在宣布漲價的那個季度,根據佳能公布的财報,公司影像業務領域的營業額爲 1924 億日元,同比增長達到 22.4%。
或許可以從前文提到的佳能 G7X3 上窺見一斑。
這台相機是佳能卡片機系列 "G7X" 的第三代産品,實際上,這條産品線在設立之初,佳能根本沒有想好它的市場定位,甚至當時最大的賣點還集中在 " 輕薄便攜 " 上,但在智能手機井噴式發展的 2014 年,這樣的賣點顯然沒有什麽說服力。
到了 2019 年,當旗艦智能手機開始搭載等效 1 英寸 CMOS 的時候,再去宣傳卡片機的拍照性能已沒有多大意義,因此當 G7X3 誕生時,佳能選擇着重表現其攝像功能。
有趣的是,就在這一年,Vlog 行業在幾家互聯網大廠的合力推動下,迎來了井噴式發展。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統計數據,2019 年中國 VLOG 用戶規模達到 2.49 億人,相較上年同比增長 97.6%。
不同于此前短視頻拍攝,智能手機在拍攝 Vlog 時會有幾處明顯的問題。首先,拍攝時間更長,一支 10 分鍾的 Vlog 可能是作者将 4-5 個小時的素材剪輯而來,其次,相較于内容創意爲主的短視頻,Vlog 拍攝對畫面要求更高,智能手機很難勝任這些要求。
因此,漸漸誕生以拍攝 Vlog 爲需求的硬件市場,并演化出了兩條路線:一類是以大疆、影石爲代表的 " 口袋相機 ",另一類則是傳統相機廠商基于卡片機的特性,宣傳所謂的 "Vlog 相機 "。
攝影師三色土向筆者表示,單就 G7X3 這一款産品來說,确實比較适合做 Vlog 拍攝。首先其 18-200mm 的焦段,基本能夠實現 " 一鏡走天下 " 的宣傳,另外數碼五軸防抖、無裁剪 4K 這些功能雖然沒有多出彩,但也剛好是拍攝 Vlog 的剛需。
當然,"Vlog 相機 " 這種宣傳口徑有些增熱度之嫌,但至少佳能還是順應市場需求,真的爲 G7X3 作爲有針對性的調整。
比如通過固件升級的方式,爲 G7X3 增加了短片專用的 "Vlog 拍攝模式 ",增加了自動對焦、自動曝光下的追蹤性能。另外,爲了方便新手用戶,佳能還爲 G7X3 增加了諸如 " 斑馬線功能 ",讓用戶及時把握曝光過度,亦或者畫面長寬比做下标記顯示,方便用戶把握後期畫面裁剪時的效果。
佳能官方對 G7X3 的固件升級持續到 2021 年
順應行業潮流、對新用戶友好,這也不難理解爲什麽在這款相機開售四年後,二手市場中仍然奇貨可居。
寫在最後
在相機行業中,不乏大把有着深厚積澱的百年老店,在這些廠商中,既能看到像 " 徕卡味 "、" 索尼味 " 這種極具标識性的特點,也能感受到他們身上背負的沉重的曆史包袱。
對于這些廠商來說,佳能絕對算是一個異類,因爲迄今爲止好像并沒有人總結過,屬于佳能的味道究竟是什麽樣子的。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相機行業也的确需要一些沒那麽多 " 堅守 ",又能夠及時響應消費者需求的産品。
那款不被專業玩家待見,但又附帶 " 理财屬性 " 的 G7X3,大概就是一個佐證。
Tips:我是虎嗅前沿科技組張晉源,關注消費電子、半導體及顯示行業,歡迎交流(請務必備注商業身份,謝謝。微信:18510113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