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鲸财經記者 王健文
在 5 月 9 日下午的業績會上,比音勒芬董事長謝秉政再度喊出了 " 打造全球奢侈品集團 " 的口号。
提到奢侈品集團,許多消費者都會想到等 LVMH、開雲集團等國際巨頭。與上述公司相比,比音勒芬的存在感并不強。
生于 1969 年的謝秉政是一名典型的溫州商人。彼時,溫州鞋服行業發展如火如荼,森馬服飾、美特斯邦威、報喜鳥等知名品牌均生長與此。
謝秉政同樣選擇投身這一行業,1997 年,謝秉政成爲華倫天奴、聖羅蘭代理商,并于三年後收購了比音勒芬品牌。2003 年,比音勒芬服飾成立,主打風格爲商務風 T 恤,主要錨定高爾夫運動市場。
經過 20 年的發展,比音勒芬已經成長爲這一細分領域的龍頭。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數據,公司高爾夫服裝連續七年(2017-2023)排行同類産品綜合占有率第一位。
在謝秉政看來,此時的比音勒芬已經有了更近一步的實力。在 2023 年 6 月舉辦的 20 周年慶典活動上,謝秉政提出了 10 年營收翻十倍的目标,并表示将建立全球奢侈品集團。
但顯然,想達成這一目标并不容易。
細分賽道績優生
比音勒芬是主打高爾夫運動與時尚休閑生活的中高端服飾品牌,公司的主要産品定價區間在 1000 元以上,主要面向的客群爲 35 歲 -55 歲的中産人群,門店也主要分布在高端商場、機場等區域。
成功在高淨值中産客群裏打出一片天後,比音勒芬開始 " 悶聲發大财 "。自 2016 年上市以來,公司的營收由 8.42 億元增至 2023 年的 35.36 億元,漲幅超 4 倍;歸母淨利潤由 1.33 億元增長至 9.11 億元,漲幅近 7 倍。同時,公司也保持着極高的毛利率水平,2023 年,公司服裝服飾産品的毛利率爲 78.6%,與之相比,2022 年 LVMH 的毛利率水平也僅爲 68.44%。
比音勒芬的财務狀況同樣不錯。截至 2023 年年末,公司持有的貨币資金餘額爲 21.60 億元,占公司總資産的 32.11%,短期借款、長期借款的餘額均爲 0。同期,公司的資産負債率爲 27.20%,低于李甯、報喜鳥、森馬服飾、特步國際等一衆服飾品牌。
依托于優秀的盈利能力,在資本市場上,比音勒芬自 2016 年上市以來股價整體持續上行,2023 年 5 月 4 日,公司股價收于 36.46 元 / 股創下上市以來新高,市值超過 210 億元,此後公司股價有所回落。截至 5 月 10 日收盤,公司股價收于 29.69 元 / 股,市值約爲 170 億元。與上市時相比,目前公司(前複權)股價翻了近 6 倍。
但高光之下也有隐憂。
2023 年 6 月,謝秉政喊出了公司 "10 年營收增長十倍 " 的目标,表示到 2033 年,公司的營收要增長至 300 億元。以 2023 年的業績爲基準計算,此後十年間,公司的營收複合增長率要達到 24% 左右,而公司 2023 年及 2024 年一季度的營收均未達到标準。
比音勒芬的産品端同樣表現不樂觀。2023 年,公司産品銷量增速創下新低,僅增長 1.31%。而在 2018 年至 2022 年間,除 2021 年公司産品銷量增長 2.09% 外,其餘幾年增速均在 17% 以上,最高達 55%。
比音勒芬賣不動了嗎?
與其他服裝品牌相比,比音勒芬的存貨周轉時間更久。年報顯示,截至 2023 年末,公司存貨賬面餘額約爲 7.08 億元,占總資産的 10.52%。年内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爲 346 天。與之相比,2023 年李甯、報喜鳥的存貨周轉天數分别爲 63 天、236 天、159 天。
雖然比音勒芬解釋稱,其存貨周轉天數較久、存貨占資産總額比重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是一家高端品牌服裝公司。不過,和比音勒芬定位接近的品牌 Lululemon(露露樂檬)在 2023 财年的存貨周轉天數也僅爲 126 天,同樣低于比音勒芬。
多家基金開始減持比音勒芬股票。Wind 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共有 261 支基金持有比音勒芬,共計持有公司 41% 的股票。至 2023 年年末,持有比音勒芬公司的基金增至 272 家,但持股比例降低至 38%。至 2024 年一季度末,持有公司股票的基金已降至 62 家,持股比例也降至 24%。
新總部疑雲
随着比音勒芬确立 " 全球奢侈品集團 " 的目标,公司便将新總部大樓的建設計劃提上了日程。
根據廣州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公告,2022 年末,比音勒芬以約 2.09 億元購置了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的一塊工業用地,土地面積合計約 158 畝,計容建築面積 34 萬平方米。
(圖片來源:廣東省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告)
根據該設計方案,比音勒芬将在此建設總部大樓、生産車間等項目。有業内人士對藍鲸财經表示,一般而言,工廠廠房的造價約爲 2000 元 / 平方米左右,而總部辦公樓的造價依據規格不同,可能在 4000-10000 元 / 平方米不等。以此爲基準計算,該項目的建設成本最低也要接近 7 億元。
但比音勒芬在官網上發布的新總部效果圖顯示,與生産車間等項目相比,總部大樓及其配套建築顯然是此次建設中的重點。2023 年 12 月 12 日,謝秉政在開工儀式上表示," 集團将緻力于将其打造成極具标志性的城市建築,令其成爲炙手可熱的打卡地标和宣傳名片 "。
(圖片來源:比音勒芬官網)
從效果圖來看,比音勒芬此次将投入總部建設項目的資金顯然會更高。比音勒芬一季報顯示,公司目前已經開始進行建設,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在建工程餘額 2643.83 萬元,同比增長 706.38%。
截至 2024 年一季度末,比音勒芬賬面趴着 32.26 億元的貨币資金,與仍未建成的總部大樓與生産車間形成鮮明對比,也使輕資産運營的服裝公司比音勒芬陷入 " 囤地 " 的質疑。
除了在官網上進行過動工宣傳外,比音勒芬更是對建設新總部的事件顯得有些有些 " 諱莫如深 "。2022 年末,公司取得化龍鎮土地後,并未發布公告。與之相比,2017 年公司競得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菩山工業區地塊時曾發布過公告。在此後的 2022 年年報及 2023 年中報中,公司也僅在解釋其他非流動資産和無形資産的變動時提及購地一事,并未提及新建總部事項。
在 5 月 9 日的業績會上,有多位投資者就該項目預計投資總額、是否會影響公司 ROE 等問題向公司提問,但公司并未正面進行回複,僅表示具體情況以公司披露的公告爲準。
就新總部建設的投資、用途等相關問題,藍鲸财經也緻電公司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未獲回複。
收購破局
僅從 2023 年的營收結構上看,比音勒芬幾乎全部的營收均來源于國内市場。但若想實現 " 全球奢侈品集團 " 目标,僅着眼于國内市場顯然是不夠的。
以法國奢侈品巨頭 LVMH 集團爲例,2023 年,公司最大的市場爲除日本外的亞洲市場,營收占比約 31%,第二大市場則是美國市場,營收占比約 25%。
LVMH 的産品種類也不僅限于皮具,珠寶、腕表、時裝、葡萄酒、化妝品等業務均在公司的營收中占據重要地位。
與之相比,比音勒芬此前擁有的三個品牌 " 比音勒芬 "、" 比音勒芬高爾夫 "、" 威尼斯狂歡節 " 均主打服裝産品,其餘收入占比很小。
爲了解決上述短闆,比音勒芬選擇通過收購破局。
2023 年 4 月,比音勒芬發布公告稱,公司通過持股 99.86% 的廣州厚德載物收購了 Cerruti 新加坡、Cerruti 法國以及 K&C 新加坡三家公司的 100% 股權,進而間接收購上述目标公司擁有的國際奢侈品牌 "CERRUTI 1881" 和 "KENT&CURWEN" 的全球商标所有權,價格合計 9500 萬歐元,約合人民币 7.2 億元。
CERRUTI 1881 是一家創立于 1881 年的意大利奢侈品牌,産品類型涵蓋男女成衣、皮具、手表、珠寶等。Kent&Curwen 則是一家英倫運動時尚品牌,成立于 1926 年,距今有接近百年的曆史,2014 年至 2020 年間,英國著名球星貝克漢姆還曾深度參與過該品牌的運營。
與比音勒芬原有的品牌相比,CERRUTI 1881 更偏向重奢,且産品線較爲豐富。Kent&Curwen 則曾經擁有于貝克漢姆深度綁定,知名度較高。表面上看來,借助上述兩個品牌,比音勒芬或許能夠邁出成爲全球奢侈品集團的第一步。
雖然兩大品牌名聲在外,但他們的現狀卻并不樂觀。
在此次收購前,上述兩個品牌歸屬于如意集團旗下的利邦控股。由于經營不善,2022 年起,利邦控股開始出售旗下資産,"CERRUTI 1881" 和 "KENT&CURWEN" 也因此被比音勒芬收入囊中。
根據利邦控股年報,2018 年,上述兩家品牌的直營門店數量分别爲 91 家和 85 家,到了 2022 年分别降至 46 家和 55 家。雖然比音勒芬未公布上述兩個品牌目前的門店數量,但年報顯示,2023 年下半年,包含上述兩個新品牌的門店在内,比音勒芬共新增直營門店 49 家。這也意味着兩個品牌的門店數量已經降至不足 50 家。
在業績上,2022 年 1-11 月,兩個品牌的營收合計約爲 3000 萬元,淨利潤約爲 1600 萬元。在被比音勒芬收購後,兩個品牌更是陷入了虧損境地。2023 年,比音勒芬僅運作上述兩個品牌的子公司廣州厚德載物的營收增至 4318.78 萬元,淨虧損爲 4421.64 萬元。
爲了重振兩個品牌,比音勒芬動作頻頻。年報顯示,2023 年,公司在法國巴黎重新組建了 CERRUTI 1881 和 KENT&CURWEN 品牌總部,并建立了巴黎研發中心。此外,公司還聘任 Gucci 男裝系列設計總監 Daniel Kearns 爲首席創意官,專門負責上述兩個品牌的男女裝成衣、高級定制、皮具、配飾和生活方式系列。
從 LVMH 的發家史來看,并購的确能夠幫助一個奢侈品品牌迅速成長。1998 年至 2019 年,LVMH 先後并購了美容零售商絲芙蘭、手表制造商泰格豪雅、蘇格蘭阿德貝格釀酒廠、奢華旅行巨頭貝爾蒙德等多家不同行業的企業,并借此迅速提升體量,成爲了歐洲第一大公司,直到 2023 年才被諾和諾德超越。
但這種模式并不好複刻。一度被稱作 " 中國 LVMH" 的如意集團也曾沉迷于并購,自 2010 年開始,如意集團先後收購了日本品牌 RENOWN 瑞納、德國西裝品牌 Peine Gruppe、法國輕奢公司 SMCP 等公司,并在 2018 年入股利邦控股,獲得了 Cerruti 1881,Kent&Curwen 等高端服裝品牌。不過,頻繁的收購讓如意集團債台高築,最終不得不将這些品牌出售回血。
相較于如意集團,比音勒芬開展并購的步伐相對穩健,财務狀況也更爲樂觀。但若想達成 "10 年十倍 "、" 全球奢侈品集團 " 等目标,比音勒芬或許還要做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