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藍谷與華爲深化合作關系,将打造 C 級純電智能轎車。
------------------------------- ●
撰文丨梅蘭竹菊
責編丨江
設計丨 PinZwo
新能源汽車的賽道,熱鬧非凡,卻也異常殘酷,稍有不慎就會被淘汰出局。而北汽藍谷爲了提升自身競争力,近期也深化了與華爲的合作關系。北汽藍谷發布公告稱,将開與華爲展智選合作。
這意味着,北汽藍谷與華爲将不再采用 HI 模式,轉而與采用更爲深度的智選合作模式。而對于北汽藍谷和華爲來說,這次合作關系升級,與北汽藍谷求銷量和華爲的資源往智選車模式傾斜都有很大的關系。
換個方向再出手
北汽藍谷與華爲的合作模式确實需要變一變。要知道,早前北汽藍谷與華爲已經攜手造車,雙方的合作模式爲 HI 模式,而在該模式下也共同打造出極狐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不過作爲首款搭載華爲 HI 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量産車,該車市場銷量并不亮眼,數據顯示,今年 1-7 月,極狐汽車累計交付僅 1.06 萬輛,不如一款主流新能源車的單月成績。
而北汽藍谷的市場表現也不理想,自 2018 年借殼上市以來,北汽藍谷一直被虧損的陰霾籠罩,并且從 2020 年起,北汽藍谷便陷入了銷量下跌的困境,截至目前都沒有明顯起色,這也反映出,北汽藍谷與華爲的 HI 模式對銷量沒有太大的提升作用,并且由于華爲深度定制,還存在較高的成本。
早前北汽藍谷已經明确表示,2023 年首要任務就是要上量。或許智選車模式能助力北汽藍谷完成目标。在智選車模式下,華爲将深度參與汽車産品定義、核心零部件選用、銷服體系等。而智選車模式的市場認可度,從 AITO 問界的市場表現就可以參考,在 2022 年是成長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這份成績凸顯了華爲智選車模式對于銷量提升的有效性。這也是北汽藍谷最需要的合作模式。
關于北汽藍谷與華爲的智選車合作模式,官方透露雙方合作後的首款新車定位 C 級純電智能轎車,基于極狐平台打造,并在寶沃密雲廠區生産,預計将于明年正式亮相。而産品由華爲定義,北汽藍谷負責提供底盤架構及整車生産,且新車将進入華爲銷售渠道。
北汽藍谷還稱,爲滿足新車型設計及投産需求,公司将現有 BE22 平台全方位升級,打造北汽新能源新一代高端純電動智能網聯汽車平台,升級後的 BE22 平台産品将由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廠負責生産。不過關于平台更多細節技術和車型細節配置,目前北汽藍谷沒有公布太多信息。
未來不是高枕無憂
華爲有智選車模式,北汽藍谷有多年的造車經驗,兩者都有着明顯優勢,此次合作也可以說是強強聯合。不過,有了華爲的智選車模式,也不意味着北汽藍谷就能高深無憂。
目前,華爲智選車模式合作車企不止北汽藍谷一家,還有賽力斯、奇瑞汽車和江淮汽車。而按照華爲規劃,華爲車 BU 要在 2025 年實現盈利,但是實現這一目标的前提是必須先幫助車企賣 100 萬輛車。顯然,從今年 AITO 問界、阿維塔和極狐 HI 版不到 20 萬輛的銷量情況來看,華爲車 BU 要實現這一目标還有很長一段路。
現有合作的車企無法讓華爲車 BU 實現盈利,那麽未來不排除華爲還會繼續找其它車企合作的可能性,但是華爲的資源始終是有限的,車企越多,每個分到的資源就越少,所以未來北汽藍谷能分到多少資源,仍是未知數。此外,随着加入智選車模式的車企越來越多,各個品牌以及各個車型之間如何進行市場定位,也是不得不思考的難題。如果車型的同質化現象嚴重,那麽也會稀釋北汽藍谷的市場關注度,這會是北汽藍谷發展道路的絆腳石。
當然,假設華爲能對合作的車企和車型定位進行有效規劃,但是北汽藍谷選擇智選車模式後,也意味着在新車設計和終端銷售兩大方面幾乎沒有了話語權,高端新能源車的靈魂被華爲牢牢掌握于手中,而北汽藍谷相當于代工廠一樣的存在,對此,賽力斯就是一個例子。
在買車君看來,在新能源車浪潮快速前進之際,北汽藍谷追求更高的銷量無可厚非,這是車企能夠在新能源車市場立足的重要元素。但是北汽藍谷也需要加強技術的研發制造,給消費者帶來多經得起市場檢驗的産品喵,否則長期依賴華爲的技術,那麽長此以往,北汽藍谷便會逐漸失去核心技術上的優勢。
對于處在成績低迷期的北汽藍谷而言,有了華爲深度賦能後,未來的新能源産品在技術研發、渠道建設等方面都有望實現進階,進而在市場上打開全新的局面。不過北汽藍谷也需要認識到華爲的智選車模式不是萬能藥,在背靠華爲的同時,也要不斷增加自身的技術研發實力,以打造難以被逾越的核心競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