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 月 16 日這天,中國恒大(03333.HK)經曆了太多。
時間由近及遠來看。
8 月 16 日晚間 21 時左右。
恒大地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恒大地産 ")突然發布公告稱,公司于 8 月 16 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對此,恒大地産稱,将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并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但具體緣由何如并未進行過多表述。
8 月 16 日晚間 19 時左右。
中國恒大終于披露了 2021 年度、2022 半年度、2022 年度三份業績報告," 恒大系 " 三家上市公司相繼完成業績補發,恒大物業(06666.HK)、恒大汽車均已恢複交易資格。
年報數據顯示,2022 年,公司實現收入約 2300 億元,同比減少 8.91%;實現歸母淨利潤爲虧損 1059 億元,較 2021 年的淨虧損約 4760 億元增長 77.75%,虧損幅度雖有減少但虧損面仍然很大。
債務方面,截至 2022 年底,中國恒大的負債總額高達 2.44 萬億元,較 2021 年的 2.58 萬億元負債減少近 1400 億元。其中,流動負債達到 2.35 萬億元,具體包括借款約 5871.23 億元、應付賬款及其他應付款項約 1.002 萬億元、合約負債約 7210.21 億元、即期所得稅負債約 425.15 億元。
而同期的公司資産總值約 1.84 萬億元,較 2021 年的 2.11 萬億元減少 12.8%。其中,公司絕大多數資産來自 " 開發中物業 ",該項的金額高達 1.14 萬億元。
同爲8 月 16 日晚間 19 時左右。
中國恒大發布公告稱,爲讓恒大協議安排下的債權人有時間考慮拟議認購及其對恒大協議安排債權人的影響,公司決定延期并重新召開恒大協議安排會議,并同時延期并重新召開景程協議安排會議及天基協議安排會議,以便與延期并重新召開的恒大協議安排會議的時間安排保持一緻。
根據公告,香港恒大 A 類協議安排會議、香港恒大 C 累協議安排會議均延期至 8 月 28 日晚間舉行,兩場會議間隔時間約 1 個半小時。
同時,開曼群島恒大 A 類協議安排會議、開曼群島恒大 C 類協議安排會議将延期至當地時間 8 月 28 日上午舉行,兩場會議間隔時間約 1 個半小時。
另外,景程協議安排會議、基協議安排會議均将延期至香港時間 8 月 28 日晚間舉行,兩場會議間隔時間約 1 小時。
需要補充的是,上述所有會議的召開均與中國恒大8 月 14 日發布的公告内容有關。彼時,中國恒大發布公告稱,作爲公司債務重組的一部分,拟将恒大汽車(00708.HK)總額約 208.95 億港元的相關貸款,按每股 3.84 港元的轉換架轉換爲約 54.41 億股新股份,用以抵消債務。
債轉股的起因來自中東新能源企業——紐頓集團将對恒大汽車進行 5 億美元的戰投,以加速該公司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發展。
紐頓集團和恒大汽車簽署了一份股份認購協議,根據該協議内容,紐頓集團将在交易完成後收購恒大汽車擴大發行普通股總數的約 27.5%,總代價約 5 億美元,每股認購價約 0.63 港元。
紐頓集團方面表示,上述交易預計将于 2023 年第四季度完成,但前提是恒大方面需要滿足 19 項先決條件,包括但不限于恒大集團債務重組生效、恒大汽車若幹債權人确認債務償還計劃以及獲得相關監管機構和股東批準。
若上述交易完成,紐頓集團将協助恒大汽車開拓海外市場,實現每年向中東市場出口 3 萬輛至 5 萬輛恒馳汽車。同時,紐頓集團将成爲恒大汽車最大單一股東,中國恒大持有恒大汽車的股權比例将攤薄至約 46.86%,恒大汽車亦将不再是中國恒大全資附屬公司。
8 月 16 日白天。
有關 " 許家印離婚 " 的消息甚嚣塵上,以至于公司不得不出面回應。
該事件的起因源于 8 月 14 日的一則公告,彼時中國恒大發布公告稱,恒大汽車與公司、鑫鑫(許家印全資子公司)、許家印、好邦(丁玉梅全資子公司)及丁玉梅(以下統稱爲 " 認購方 ")訂立股份認購協議及抵消協議,公司及其他方向恒大汽車提供的若幹貸款,拟轉換爲恒大汽車新股。
熟悉的人都知道,丁玉梅是許家印的配偶,在公司過往公告中均以 " 許太太 " 的身份出現,但在上述公告中,丁玉梅被定義爲 " 獨立于本公司及其關聯人士的第三方 ",二人之間的關系引起讨論。
钛媒體 APP 注意到,業内對于許丁二人關系的猜測多爲 " 技術性離婚 ",即存在 " 進行财務分割時規避債務 " 的問題。不過有法律人士指出,即便離婚,在婚内産生的共同債務需要共同償還,離婚無法達到将個人債務與夫妻共同債務相隔離的目的。
對此,恒大方面也在今天(16 日)下午進行回複:" 不清楚,沒有消息 "。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晚上中國恒大還補充披露了 2021 年度至 2022 年度三份業績報告,其中對于丁玉梅的介紹皆以 " 丁玉梅女士 "、" 丁玉梅 " 代指,不免讓業界對于二人的關系再次懷疑。(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 ,作者 | 陳偉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