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作家伊塔洛 · 卡爾維諾有一本成名作,叫做《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作為讀者,這個意味深長的書名可以給我們留下無盡幽思,但如果我們真的是冬夜裡的旅人,可能有時候事情就不那麼美好——尤其當我們駕駛新能源汽車的時候。
春節出行高峰剛過,很多朋友在這個假期選擇自駕出行,而新能源汽車在春節假期的表現,又一度登上各個社交媒體的熱搜,這是因為北方漫長的冬天,經常被稱為新能源汽車的年度大考。新能源車在冬季不僅會和傳統燃油車一樣面臨路面打滑、制動系統缺乏溫度保護等問題,更有一個巨大的挑戰會暴露出來:續航衰減。原本一次充電可以行駛一周的新能源汽車,到了冬天三天兩頭就得找機會充上一充,極大增加了車主的充電負擔。加上冬天氣溫低,充電速度較慢,充電等候時間拉長,并且冬日裡白晝更短,體感不舒适,每天出去充電俨然變成了折磨。
在疫情放開,春節之後,新能源汽車車主的出行需求暴增,加上高速出行車輛衆多,高速充電樁相對稀少等問題,讓新能源車主的體驗變得更加艱難。冬天開車出來,一邊要和燃油車主一樣擔心車輛打滑、故障,一邊要随時做好尋找充電樁的準備,同時還要在車裡受凍,這個冬夜,可真是夠新能源車主焦慮的。那麼問題來了,新能源車為什麼一到冬天,續航就要 " 打對折 " 呢?
冬季焦慮,為何會發生?
新能源車讓人焦慮的冬天,核心問題就是能耗大漲和續航大跌。而這些問題最終都指向純電新能源汽車的供能方式——電池。
我們知道,新能源汽車的動能是由動力電池 + 電機來提供的。而動力電池經曆了多年的技術路線比拼,産生了非常多的動力電池解決方案,比如說鎳氫電池、燃料電池、鉛酸電池、鈉硫電池、锂電池等等。锂電池由于本身體積小、重量輕、使用周期長、能量比大、自放電率低等優點,并且從生産到回收整個過程污染相對較小等特點,成為市場上大部分新能源車的首選。
但锂電池優點明顯,同時也有着鮮明的缺點。比如說,锂離子對溫度特别敏感,隻能在 20-35 ° 的溫度環境下才能夠保證最佳工作狀态。在極端低溫下,锂電池中锂離子的活性會降低,電池裡的電解液會變得比更加粘稠,從而導緻電池的整體能量釋放下降。這種情況下,自然能耗就漲起來了,同時續航也就相應地下降。
一般來說,在低溫 -20 ℃的條件下,锂電池内的電芯内阻可能達到常溫時的 3 倍。電池内阻升高會導緻容量下降,放電效率降低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這些問題在電動汽車行駛過程中,就會變現為低溫下續航變短。
根據 AAA 給出的測試數據,在零下 7 ° 的溫度條件下,BMW i3 續航下降 46%,雪佛蘭 Bolt 續航下降 47%,日産 Leaf 下降 32%,Model S 續航下降 38%。由此可見冬季低溫帶給新能源車的負面影響之甚。
還要一個新能源車在冬天比較吃虧的問題,那就是車内取暖。燃油車的發動機本身可以産生熱量,利用預熱就可以完成設備升溫,車内取暖等需求,而新能源車在制動之外,設備取暖、人員取暖也都需要用電。所以一到冬天,就進入了車、路、人一起搶電的模式,進而加劇了冬天新能源車性能的衰減,暖氣,也變成了續航殺手之一。
那麼,應對這樣的難題,業界給出了哪些破題思路呢?
冬季焦慮如何治愈?
有人會問,新能源車冬季既然有這麼多不便之處,那我不開新能源車,直接開油車出去野行麼?殊不知,對于限行限号的城市,油車不是你想開,想開就能開的。碰上限号的時候,就算是勞斯萊斯的燃油車,也得乖乖趴在家裡,而電動車 " 一觸即發 " 的絲滑動力和舒适便利的智能配置,也成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甯願 " 忍冬 " 也選擇新能源車的原因。
為了解決冬季焦慮,各大品牌對新能源汽車采取了很多對應方案。從不斷加裝電池包,到不斷鑽研技術想要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甚至還想各種辦法給電池貼 " 暖寶寶 ",比如給動力電池加裝液冷恒溫系統,通過加裝循環水路,來保護車輛的核心電池組,也有很多純電動品牌采取熱泵空調的方式,降低空調對動力電池的能量消耗。
而在多種 " 治愈方案 " 并行的過程中,用戶漸漸發現,在電池技術沒有突破性進展,以及補能設施遠遠不夠的當下,插電混動似乎是最好的新能源出行選擇。
插電混合動力車在城市場景下使用純電,讓用戶能縱享純電出行的絲滑和低成本;在高速場景下切換發動機直驅模式,讓動力随叫随到,高效省油;當出行途中想要 " 爽一把 " 時,混動并聯模式讓你在車水馬龍中遊刃自如,不僅靜音效果絕佳,且能耗更優越。
插電混動結合了純電動車與燃油車的優勢,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最大化降低低溫帶給續航和能耗的負面影響。比亞迪的 DM-i,長城的檸檬,長安的 iDD 技術,都是汽車品牌為了提升用戶體驗研發出的混動技術。
不過比亞迪的 DM-i 車型配備的是 E-CVT 無極變速箱,這種變速箱本身的特性就是不适合激烈駕駛,同時為了保障車輛足夠省油,DM-i 車型的發動機會持續保持在最高效的區間運行,所以比亞迪 DM-i 的動力性能普遍都比較弱,而且在實際駕駛中,DM-i 在饋電狀态下性能打折也非常明顯。長城的檸檬雖然動力強勁,且匹配了兩檔變速,但是長城卻沒有控制好成本和調校,混動不是用足夠好的發動機、電機、混動變速箱就可以,還需要更好的匹配标定,需要一套完整的智能能量管理系統,才能實現油耗和動力的平衡,才能有好的體驗。導緻搭載檸檬混動技術的車型推出後乏人問津。而長安的插混技術則是在燃油車的基礎上簡單加裝電機,不僅動力方面沒有很明顯的提升,且饋電油耗也比較驚人。
相比而言,領克在 2022 年推出的最新智能電混 Lynk E-Motive 技術,不僅是領克專屬研發的混動技術,在性能和節能上都有着遙遙領先的優勢,饋電後體驗依然出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領克給了用戶魚與熊掌兼得還送燕窩的混動出行體驗,而它在冬季出行體現出的優勢,堪稱治愈冬季出行焦慮的最佳代表。
要治愈冬季出行焦慮,首先要跳出低溫帶給電池的困境,領克 09 EM-P 遠航版搭載了 40.1kWh 甯德時代大平闆電池,最先進的三元锂電池技術,并應用 CTP 集成式電芯封裝技術,在小體積中存儲巨大能量,再加上領克專屬研發的智能混動 Lynk E-Motive 技術,有效應對了部分锂電池冬季活性降低,影響續航的缺點。
為了解決車内取暖搶占電量的問題,領克 EM-P 車型配備的 PTC 加熱功能,可以在直接為乘員艙加熱的同時,确保電池順利工作。這種 " 電熱寶 " 功能,既保護了電池,也保護了我們車内駕駛員和乘客的舒适體驗。同時搭配着雙制熱系統可以讓車輛在混動模式下,像燃油車一樣産生暖風,更加減少取暖對電池的消耗,增加駕乘人員舒适性。
不止如此,不同于其他汽車品牌的混動技術,搭載領克智能電混技術的車型,不僅可以實現超長純電續航,在電池電量耗盡之後,饋電體驗依舊出色。而車主在北方的冬天也能感覺到的 " 治愈感 ",覆蓋了車主出行的多個主流駕駛場景。
1. 都市裡的燦爛冬陽
城市道路通行,是我們冬日裡最常經曆的駕駛場景。上文說到,領克智能電混技術帶來了超長的純電裡程,按照日均通勤 30 公裡計算,基本可以滿足城市 0 油耗出行的目标,日常花費比公交更便宜,在油價一直處于高位的當下,輕松笑傲 " 買菜車圈 "。城市交通中,大家總是為擁堵而焦慮,頻繁的起步停車總是讓人煩躁。領克智能電混,可以實現城市擁堵中以電為主的驅動方式,實現順滑如純電的駕駛體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搭載三擋混動電驅 DHT Pro 的領克智能電混車型均具備 " 彈射起步 ",起步可快 0.5 秒," 彈射自由 " 讓城市出行更具駕駛樂趣。
2. 高速上的絲滑冬風
高速場景也是衆多車主難以避開的。純電車在高速上難以保持持久的強動力輸出且掉電會很明顯,而上一代的混動技術為了追求省油,往往會出現動力不足,超車費勁的狀況。領克所打造混動車型不止于節能,更是沿襲了領克的運動基因,可謂是高性能的智能電混,搭載 3 擋雙電機混動電驅的領克智能電混車型,不僅起步能實現彈射自由,高速上加速迅捷,噪音也很低,高速時系統智能調節以油為主電為輔,可感受全效動力輸出,澎湃動力蓄勢待發,加速超車時更是主動降擋提速、加速超車、并線都可謂易如反掌。
過去一些質量較差的車型,高速行駛常常被風噪、路噪、胎噪所包圍,連寒暄中都帶着嘈雜。領克 01 EM 車型實現了整車 90% 以上聲學材料包裹設計,以及智能電混 157 項 NVH 專項優化,從源頭抑制噪音的産生與傳遞,滿足一家老小出門走親戚也能溫馨交談的願望。
3. 旅途中的美好冬日
北方冬季,正是賞冰玩雪的季節,也自然激發了大批新能源車主的旅行欲望。旅行過程中中我們可能碰到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需要在高速、城市、鄉村、景區等多種場景無縫切換,需要應對無處充電、極端低溫等意外情況。
對于自駕旅行行場景來說,新能源車主最擔心的就是需要頻繁尋找充電樁。而領克智能電混為車主帶來綜合續航裡程超過 1100km 公裡的駕駛體驗,充滿電,一箱油能從杭州直達泉州,一路遊山玩水,不管是冰雪路面還是泥濘颠簸,強勁的發動機動力和領克出色的駕駛質感,車輛都能适應全場景和全速域的出行體驗,安全抵達目的地。加上 EM-P 的放電功能,和朋友一起露營都非常方便,讓你乘興出行,盡興而回。
不難看出,新能源車的冬季焦慮并不是無法治愈,而是需要車企更加貼近用戶,直面用戶的的問題與需求,關注具體的駕駛體驗,關注核心技術的變革與發展。
疫情解封,春日将至,在這個充滿希望與自由的日子裡,與家人朋友駕車出遊的黃金時間正待來臨,領克智能電混在新的一年陪伴大家探索新世界、暢享新生活。
成為一位冬夜中的旅人,應該是幸福且溫暖的事。因為我們向着爐火而行,向着家人前進。新能源車的冬季焦慮,應該很快就可以被治愈。領克,正在成為新能源出行的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