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寄托天下「 ID:gternet」
自我介紹:前 DIY 留學骨灰級踩坑選手。
在寫文書經曆梳理的過程中,大家容易産生" 經曆割裂 "的失誤,即個人陳述的每段内容之間是純粹并列的關系,更像是詳細版的簡曆,缺少在每段經曆中的總結與反思,既無法讓招生官感受到反思力與潛力,也無法體現出選擇這個項目的深度心理變化。這就需要明确自己每段入選經曆之間的橫向聯系,體現出自己的動态反思和成長。
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實習、科研、交換、志願者、學生工作等經曆按時間順序排布,從反問自己當時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開始,并詳細回憶一下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難,拆分一下當時為了解決困難的具體實施步驟、最後效果如何,複盤一下自己做得好(有心流感應且獲得過外部贊揚和實際成效)和有差距(知識盲區且影響效率)的 " 關鍵詞 ":
· 針對 " 做得好 " 的關鍵詞,當時是通過哪些人 / 事确定下來的,後續是否繼續挖掘并提升,如果有,都做了什麼、給自己帶來了什麼改變、是否有遺憾;如果沒有,接下來是否計劃重拾高光時刻,為什麼?如果計劃重拾,這個項目能幫到你什麼 ...;
· 針對 " 有差距 " 的關鍵詞,後續是否意識到當時的不足,如果意識到了,是否采取過行動補足短闆,這些行動都是什麼、各自給你帶來了什麼改變、這些不足的地方是否在後續訓練中有所提升,如果提升了,有什麼證據佐證?提升到了什麼地步、是否通過努力轉化為自己 " 做得好 " 的新關鍵詞;如果沒有提升,是否有後續的提升計劃,如果有,都是什麼,為什麼這個項目能幫到你彌補差距 ...
最後再回顧一下這段經曆是否達成了當初想做這件事的目标,如果沒有,為什麼?後續是否吸取教訓;如果達成了,為什麼?是否還有超預期的收獲和遺憾,它們對你後續的選擇又有哪些影響 ...
人是自己所有經曆的總和,以上複盤思路可以幫助自己找到每段經曆之間潛藏的聯系,這些聯系可以是正向一步步向自己目标逼近的,也可以是反向走了一些彎路,讓自己更珍惜現在的。需要注意的是,梳理經曆一定要給自己設置一個截止日期,不要把它上升到哲學問題拷問自己到天荒地老。
感謝閱讀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