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電廠,作者 | 張勇毅,編輯 | 高宇雷
4 月 20 日,印度首都孟買迎來了這個國家第二家 Apple Store 直營店的揭幕,僅僅在兩天前,印度第一家 Apple Store 也剛在新德裏舉辦了開幕典禮,并且兩家店的開幕當天,以蘋果 CEO 蒂姆庫克爲代表的蘋果高管都出現在了現場。
在一個國家三天内連開兩家 Apple Store,這在蘋果曆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不僅源于蘋果對于直營店開店标準的嚴苛,也是因爲在此前蘋果直營店并未在印度落地,這也被業内人士認爲是蘋果大舉布局印度市場的信号。
除了這兩家在主要城市的 Apple Store,據報道,蘋果還計劃在印度開設更多的線下零售店以及和當地合作的授權零售店。
蘋果正在将越來越多的資源投入在印度,甚至夢想将其打造成爲下一個中國,複制中國市場銷量給蘋果帶來的巨大助力,甚至庫克也曾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中承認:蘋果正在将「多年前在中國開拓市場的經驗」,用在如今的印度。但無論是供應鏈産業的差異,還是印度市場背後明顯的政府、政策因素,都決定了中國和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之間的巨大差異。
蘋果在印度的曆程,很大程度上是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發展曆程的反面:2014 年,彼時小米已經在中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正處于前後幾年中最鼎盛的時代,但也已經從尚未變成紅海的中國手機市場中嗅到一絲危險的氣息,因此開始未雨綢缪布局出海業務。
小米品牌于 2014 年 7 月首次進入印度市場,當時的印度市場競争主要由 Micromax 和 Karbonn 等本土品牌,以及三星、諾基亞、摩托羅拉、LG 等其他國際品牌主導。中國品牌中隻有小米剛剛進入印度市場。但在小米迅速在印度市場推出了 Redmi 系列和 Redmi Note 等手機型号後,立即受到了印度用戶的喜愛。其他中國品牌如 OPPO 和 vivo 等也在随後的幾年中進入了印度市場,并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如今九年過去,中國品牌在印度市場的市場份額逐漸增加,并成爲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從 2020 年 6 月,中印邊境緊張局勢升級後,印度政府宣布禁止 59 個中國應用程序,并随後加強了對中國手機品牌的監管,要求中國手機品牌在其銷售的手機上安裝印度政府指定的安全軟件。
印度政府要求中國手機品牌預裝一個名爲「UMANG(Unified Mobile Application for New-age Governance)」的應用程序。這是一款由印度政府開發的應用,用于監控與統一管理在印度境内銷售的手機,也内置了包括充值話費 / 電費,支付稅款,查看政府公告 / 新聞等許多日常功能,約等于印度版「反詐中心」。
除此之外,印度政府内部近年來對于數據監管等關注也在逐漸擡頭,因此也開始推動更加嚴苛的數據保護規定,要求手機品牌将印度用戶的數據存儲在印度境内,同時對于中國手機品牌的進口與投資加以限制,防止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産生過大的影響。這些措施的實施,都對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的銷售和市場份額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的報告,2021 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市場的總份額約爲 75%。然而,随着印度政府對中國手機品牌的限制和印度消費者的抵制情緒增強,中國手機品牌的市場份額也開始集體下跌,到 2022 年 Q4 已經跌到了 55%。
從最鼎盛時期的「銷量前五均爲中國手機品牌」到如今被三星奪去銷量第一寶座,印度國内品牌也在競争中崛起,正在争奪市場份額。這些都展示出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複雜的一面。
印度總人口數量即将在這個月超越中國,但無論是經濟發展水平,還是當地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都與中國相去甚遠。但印度同時也是一個中産階級數量迅速增加、消費電子行業水平處于世界前列的國家。因此沒有哪家手機品牌願意真正就此放棄印度這片仍未開發完全的「金礦」。
雖然蘋果公司目前在印度市場的份額仍然較小,但是蘋果公司對印度市場的關注度在最近幾年有明顯增加,銷售表現也在逐步提高。根據 Counterpoint 的數據,在 2020 年第四季度,蘋果公司在印度市場的銷量同比增長了更多的份額。因此蘋果公司依然看重印度市場的潛力,并計劃增加在印度的生産和銷售規模。
在此之前,由于印度政府的法規限制和其他問題,蘋果公司在印度一直沒有開設自己的零售店。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資政策也規定,外國零售商必須在印度當地采購至少 30% 的商品,才能在印度開設單品牌零售店。但随着印度市場的不斷增長,蘋果爲了進一步從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中汲取用戶,必須要加強品牌的本土化市場推廣。
爲了讓 Apple Store 最終成功開到印度,蘋果也必須要和代工合作方一起加快在印度「建廠造 iPhone」的腳步;目前大部分在印度銷售的蘋果設備都是從海外進口而來,印度當地生産的比例較小。加上印度政府還加強了對進口零部件的監管和限制,以促進本地制造和供應鏈的發展:此前如小米、OPPO、vivo 都通過從中國進口零部件,然後在印度本土設廠,組裝手機的方式來避免受此影響。
除了對于印度市場前景的期望,對于目前的蘋果來講,更現實的需求可能還是來自對于分散供應鏈的壓力,早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蘋果已經開始着手将集中在中國的 iPhone、Mac 以及 iPad 生産線分散到越南、印度以及泰國等地,如今多年過去,在鴻海 / 富士康以及蘋果等企業多年的投資之下,越南作爲「世界工廠 2.0」的前景已經初具雛形,而印度當地生産 iPhone 的占比仍然僅有 5%。
但印度智能手機的供應鏈情況,相比中國甚至越南也都更加複雜,由于印度自身的生産能力相對較弱,大部分手機組裝廠商都依賴進口零部件,這也導緻了印度手機制造商的供應鏈環節比較薄弱。
據 FT 報道,蘋果過去一直從加州總部與中國派遣産品設計師與工程師到塔塔集團在印度南部城市霍蘇爾的工廠中,以求盡快提升這條手機外殼零部件生産線的良率;這條生産線并不負責最終組裝 iPhone,但仍然面臨着不小的生産良率問題:目前僅有 50% 的生産良率,距離蘋果一向嚴苛的生産要求相去甚遠。
盡管如此,蘋果仍在印度市場上投入了足夠多的資金與耐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加強在印度市場的地位,例如推出更多價格适中的産品和服務,并與當地電信運營商和電商平台合作,進一步擴大 iPhone 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滲透率。這顯然不是被西方看作是「世界工廠 2.0」的越南能得到的待遇。
除了法規限制,蘋果在印度面臨的其他問題,還包括複雜的稅收制度、市場競争和消費者購買力的限制等。這些問題都導緻如今的蘋果在印度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小。根據 2021 年第一季度的數據,蘋果在印度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約爲 2%左右。這主要是因爲蘋果的産品價格相對較高,超出了大多數印度消費者的預算範圍。
印度薄弱的工業基礎以及印度政府将制造業捆綁上零售業的戰略,也讓包括蘋果在内的品牌都爲了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都不得不面對印度的赢弱的制造業。
摩根大通一項評估顯示,到 2025 年,全球每四部蘋果手機中,就将有一部是來自印度境内的代工廠。換言之印度制造的 iPhone 份額将達到 25%,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甚至稱:蘋果的長期目标是未來十年在印度生産 40%-45% 的 iPhone。這對于目前來講仍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兩名曾在蘋果海外業務部門工作過的人士在接受 FT 采訪時表示,目前印度 iPhone 組裝廠正在制定提高生産良率的計劃,但也承認其過程「前路漫漫」。
或許印度真的會成爲下一個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也或許蘋果能将印度打造成爲能承擔起 50% iPhone 産能的生産重鎮,但伴随着印度當地「魔幻」的供應鏈與複雜市場,直到目前爲止,這些都要加上一個「十年之後」的定語才能成立。
這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