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柳甯馨
編 輯丨李振
" 我覺得中國必須成爲一個海洋大國,因爲海洋大國是一個大國真正崛起的标志。"5 月 19 日,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在 2023 年大灣區(廣東)國際航運大會的主題演講上表示。
今天爲什麽要把海洋跟全球化結合起來?" 因爲我們國家正在面臨一個新的關鍵時刻,我們要選擇做海洋大國,還是選擇繼續做陸地大國。" 鄭永年首先抛出一個問題。
鄭永年認爲,陸地帝國隻能實現有限的全球化,海洋帝國則可以實現無限的全球化。近代世界是從海洋開始的,從早期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到英國、美國。比如,葡萄牙、西班牙等國至今爲止的影響都依然是全球範圍的。
" 隻有當海洋跟全球化結合起來之後,這個全球化才是完美的。" 鄭永年說,近代以來兩次最大的全球化都由海洋國家推動,1875 年到 1914 年的全球化是以英國爲首的歐洲國家推動的,從 1980 年代開始的全球化主要是由英美國家推動。
" 今天談中國的複興是要重新強大,談創新就是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體系的碰撞。" 鄭永年認爲,中國的複興必須要包括海洋強國的複興。
改革開放造就了中國的外向型經濟。改革開放以來,國内的現代化跟世界的全球化兩股力量互相重合、相向而行,兩股力量互相交叉、互相強化,促成了今天的世界。
在鄭永年看來,當今的中國又碰到一個關鍵時刻:逆全球化。一些西方國家搞逆全球化,想促使中國重新回到一個陸地國家。這幾年,中國積極推進 " 一帶一路 " 倡議,南海和東南亞至關重要,南海是中國發展海洋國家的生命線。
" 中國在崛起,也有能力走向世界,不過目前中國發展海洋國家的社會基礎、經濟基礎還不太雄厚,需要繼續開放、更大程度地開放。" 鄭永年強調。
" 我們要成爲海洋國家,海洋就是要流動,更重要的是資本開放。近代以來,資本就是整個世界經濟的血液,資本流到哪個角落,經濟活動就能流到哪個角落。" 鄭永年表示,中國提出制度型開放,拓展規制、規則、标準、管理等方面的開放,這裏面大有文章可做。
陸地大國是有邊界的,海洋大國是沒有邊界的。" 我們講中國的複興,要把唐宋之前海洋文化的精神結合起來,近代以來市場經濟的海洋文化結合起來,重新塑造一個中國新的海洋文化,爲我們真正成爲一個海洋大國奠定文化基礎。" 鄭永年說。
SFC
本期編輯 江佩佩 實習生 李睿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