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軒轅之學 成就新汽車人
撰文 / 張 南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趙昊然
"
鈴軒獎申報企業從第一屆的幾十家到 2023 年的近兩百家,代表着鈴軒獎的認可度和影響力在一年年擴大,已經發展成爲獨一無二的中國汽車零部件産業評價體系。
"
66 天,195 個,第八屆中國汽車零部件年度貢獻獎——鈴軒獎申報工作順利結束。2023 年 9 月 1 日,鈴軒獎執委會對外正式公布上述消息。
從 2023 年 6 月 27 日第八屆鈴軒獎在昆山啓動開始,到 8 月 31 日在線申報系統關閉,申報通道對外開放 66 天,共計收到 195 個零部件新産品 / 新技術申報案例,再創申報案例新高峰。其中,前瞻類案例共計 119 個,量産類案例共計 76 個。
八載春秋,鈴軒獎的評審團由創始評審團的 14 位專家變爲 2023 年的 65 位,越來越多的中國境内整車企業采購負責人、研發負責人和業内資深專家加入了鈴軒獎評審團大家庭,見證了鈴軒獎促進零部件和整車廠之間溝通交流作用力的持續增長,以及鈴軒獎權威性和廣泛性的與日俱增。
鈴軒獎評審團主席、軒轅之學校長賈可博士表示,評審隊伍的擴大,也是爲了應對在大變革時代快節奏發展之下,愈發複雜、新潮的汽車供應鏈産品和技術。隻有聚集更全能的評審團,才能進一步保證評審的公正性、專業性、權威性、透明性。
獎項類别從 2016 年的發動機類、底盤類、車身類、電子電器類、新能源類、跨國零部件類 6 大類别,變爲 2023 年的前瞻類和量産類分别有動力總成、底盤與輪胎、電子電器、車身系統、車用軟件、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集成電路、新材料、裝備與工藝 10 大類别,共計 20 個類别象限。
獎項設置類别應時調整,鈴軒獎用 8 年的光陰,親曆了中國汽車向中國新汽車的跨越式發展,以及新能源化、智能化帶給汽車供應鏈的格局變化。
鈴軒獎申報企業從第一屆的幾十家到 2023 年的近兩百家,代表着鈴軒獎的認可度和影響力在一年年擴大,已經發展成爲獨一無二的中國汽車零部件産業評價體系,更成爲主流汽車廠商重要供應鏈選擇的考量标準。
8 月 31 日第八屆鈴軒獎在線申報通道關閉,意味着鈴軒獎申報工作已經圓滿結束,即将進入緊張有序的評選環節。
而今年參評的企業數量和案例數量均創下曆史新高,尤其是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類别中,申報案例數量更多,評審階段的角逐亦會相當精彩。
目前,鈴軒獎執委會正在抓緊時間完成格式審查工作,以得到有效申報案例,并将在 2023 年 9 月中旬制作完成第八屆鈴軒獎案例評審手冊。
之後将陸續通過初次投票,對全部申報案例進行一次系統摸底。
再通過集體評審,分别得出前瞻類和量産類的各個細分類别中入圍終審環節的案例。
最後,将通過終審投票,産生中國汽車零部件年度貢獻獎最終的獲獎結果。
組織鈴軒獎評審團對前瞻類和量産類各細分類别入圍案例進行實名投票并提交投票理由,每個類别中得票數排名前三的将成爲提名案例。
在 20 個小類中,提名案例中得票最高的将被選爲該類别的金獎,其餘提名案例則成爲對應細分類别的優秀獎。
所有入圍案例中,前瞻類票數最高的、量産類票數最高的将分别獲選爲兩個第八屆鈴軒獎全場大獎。
還将通過網絡投票,得到人氣大獎。在鈴軒獎頒獎典禮之前,鈴軒獎執委将會在鈴軒獎公衆号上發起網絡投票,根據票數排名,前瞻類和量産類将分别産生一個第八屆鈴軒獎人氣大獎。
鈴軒獎評審團将堅持權威、專業、透明、公正的原則,堅持邀請主流車企專家評審,堅持六大維度綜合考量,堅持評委讨論投票決定,堅決拒絕任何買獎行爲。
評審維度也将一如既往地嚴苛、全面。其中,量産類産品 / 技術按照以下六個維度及權重來綜合評價:先進性(30%)、适應性(20%)、可靠性(20%)、服務力(10%)、品牌力(10%)、市占率(10%)。前瞻類産品 / 技術将按照以下三個維度及權重來評價得分:先進性(40%)、量産力(30%)、影響力(30%)。
對于申報企業來說,這是一次年度研發成果的集中審視,更是在細分賽道的一次成績檢驗,對接下來的研發、生産戰略規劃具有參考價值,對自我提升、影響力擴大大有裨益。
新産品 / 新技術能否得到主機廠和行業專家的認可,将在一輪輪評審中得到答案,這個答案将會在 2023 年 11 月 10-12 日世界新汽車技術合作生态展(WNAT-CES)期間舉行的第八屆鈴軒獎盛典上揭曉。
賈可博士期待今年的鈴軒獎申報與評審,能真正發掘更多同等技術條件下成本優先新供應鏈、逆全球化時代高科技供應鏈新力量、電動智能網聯化時代供應鏈新勢力,協力繪制中國汽車供應鏈競争力地圖,推動中國汽車向前進。
參加新汽車 CES 共建合作生态圈
23 個國家達到 5% 臨界點,電動汽車普及率或迎來質的提升
點擊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