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中國紅牛被禁止生産銷售 " 上了多個網絡平台熱搜!
據羊城派,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近日表示收到一份最新的判決書,中國紅牛被禁止生産銷售。
中國紅牛回應稱," 這是虛假信息,中國紅牛生産和銷售一切正常。對于造謠引流、惡意抹黑等違法行爲,中國紅牛将及時取證,堅決依法追究責任。" 中國紅牛表示,這是網絡水軍又一次大規模造謠引流、惡意抹黑中國紅牛。這是繼今年初大規模網絡水軍抹黑紅牛事件後的又一次惡意攻擊。
中國紅牛被禁止生産銷售?
圖 / 圖蟲
中國紅牛與泰國天絲再次陷入商标紛争。
據羊城晚報,近日,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表示收到一份最新的判決書,中國紅牛被禁止生産銷售。
判決書顯示:
2022 年 10 月 31 日,吉林高院就泰國天絲針對中國紅牛旗下的紅牛維他命飲料(湖北)有限公司、北京紅牛飲料銷售有限公司、北京紅牛飲料銷售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侵害紅牛商标專用權及不正當競争糾紛一案,做出一審判決:三家企業立即停止生産、銷售 " 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 ",立即停止使用含有 " 紅牛 " 字樣的企業名稱,同時連帶賠償原告泰國天絲 3000 萬元。
泰國天絲方面确認了上述信息,并同時表示,除了司法上的侵權認定,目前市場上包括京東、天貓、中石油、中石化、沃爾瑪等在内的主流渠道都已經全面下架了侵權商品 " 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 ",即華彬集團生産的紅牛産品。
另外,多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也在持續對售賣 " 華彬紅牛 " 的商戶進行行政查處、告誡通知。
中國紅牛緊急回應!
據中國紅牛監測,僅某平台 4 月 22 日 21 時 -4 月 23 日 2 時 5 個小時增加 8000 多條毫無邏輯的評論,閱讀量增加 600 萬,明顯在利用 " 網絡水軍 " 大規模造勢,意圖帶偏網絡輿論。
中國紅牛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虛假信息和不實言論,企圖混淆視聽、誤導大衆,已經嚴重構成對中國紅牛的名譽侵犯,對于造謠引流、惡意抹黑等違法行爲,中國紅牛将及時取證,堅決依法追究責任。
關于近日媒體報道泰國天絲收到的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吉民初 34 号判決書,中國紅牛表示,吉林高院和此前浙江高院、廣州天河法院的一審判決等多起判決是泰國天絲 2016 年開始多年濫訴的結果,而且并非生效判決,并不具有既判力或者執行力。相關當事人将依法上訴,維護自己的權益。而熱炒一審判決,故意引發公衆誤讀,影響司法正常審理,不僅是法律明令禁止的行爲,也已經涉嫌不正當競争。
中國紅牛之争相持 7 年,雙方争議焦點在于合資公司存續是 20 年還是 50 年。
中國紅牛表示,依據 1995 年 11 月 10 日簽署的《協議書》(《50 年協議書》),享有在中國獨家生産、銷售紅牛飲料産品的權利。
廣東深圳前海法院于 2022 年 12 月 19 日作出了《50 年協議書》第一條有效的一審判決。中國紅牛認爲,這份協議泰國天絲方面多次公開甚至在法庭上否認簽署過,明顯在撒謊,違背誠實守信原則。
中國紅牛表示,依據 "50 年協議書 ",泰國天絲有爲合資公司履行合同的義務,同時必須按 1995 年合資合同提供商标使用權和供應香精香料,其發起 " 商标訴訟戰 " 的基礎已不複存在,那麽此前針對中國紅牛及經銷商、生産商、供應商等發起的一系列侵權訴訟也将面臨颠覆性後續。
紅牛相關糾紛錯綜複雜,涉及市場主體多、利益大,附着産業鏈涉及上百萬人的飯碗,社會影響巨大。中國紅牛生産和銷售一切正常。中國紅牛要求各類網絡平台及惡意發布虛假信息的網絡用戶立即主動删除相關文章和信息内容,并立即停止侵害中國紅牛合法權益。
商标之争由來已久
公開資料顯示,1966 年,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誕生于泰國。
1995 年,華彬集團将紅牛引入中國,并成立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大力開拓國内市場。
二十多年來,華彬集團一直參與紅牛飲料在中國市場的生産銷售,爲助推紅牛飲料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從 1996 年開始,華彬集團相繼成立多家公司,遍布中國多個省份,構建了一張龐大的紅牛飲料生産銷售網絡,紅牛在中國也成爲了最知名的功能性飲料之一。
但在 2015 年,就有消息傳出 " 中國紅牛的 20 年商标權已于 2016 年底到期,泰國天絲可能會收回商标權 "。2018 年,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在中國功能飲料創新發展大會上首次公開評論了紅牛商标糾紛,稱當年華彬在引入紅牛品牌時,在當時的輕工部、中國食品集團都有備案," 授權期并非 20 年而是 50 年 "。
此後,華彬和天絲就陷入 " 纏鬥 "。
2018 年時,僅在中國大陸,雙方相關訴訟至少有 21 個,法院或仲裁機構位于北京的有 13 個,另在廣東、浙江、吉林、黑龍江、江蘇均有相關訴訟。其中,有 11 個案件直接與紅牛商标的知識産權有關。其他則涉及貼牌合同、股東身份、信托義務等。
20 年還是 50 年?
2022 年 12 月 29 日,中國紅牛發布關于 50 年《協議書》法院判決有效的聲明。其中顯示,公司收到廣東省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其中認定了中國紅牛自 1995 年始享有在中國境内獨家經營紅牛飲料 50 年的合法性。" 隻有中國紅牛有權在中國境内生産、銷售紅牛飲料。未經書面同意或許可之前,泰國天絲不得在中國境内生産或承包給其它公司生産或銷售紅牛飲料同類産品。"
中國紅牛表示,根據該判決,自 2019 年起泰國天絲陸續上市的紅牛安奈吉飲料、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進口、國産)、紅牛維生素牛磺酸飲料以及紅牛維生素能量飲料等,皆爲非法生産或售賣的侵權産品。中國紅牛正告泰國天絲及代理商、經銷商:即日起立即停止侵權行爲,對繼續生産、銷售者,中國紅牛将依法追究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
針對上述情況,泰國天絲反駁稱,紅牛系列商标使用許可早在 2016 年 10 月就到期,中國紅牛的聲明系故意斷章取義,并表示已啓動上訴程序,将堅決通過司法程序維護自身利益。
随着二者的訴訟問題愈演愈烈,戰火引至中國紅牛的生産商和渠道商。2021 年 10 月,中國紅牛發布聲明稱,有經銷商反饋稱收到泰國天絲或其侵權産品(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中國代理商的律師函,并要求經銷商下架我司 " 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 "。
中國紅牛認爲,泰國天絲仍采取慣用伎倆,歪曲事實、斷章取義、移花接木,其行爲本質系以違約爲肇始、以 " 維權 " 爲名的侵權行爲。泰國天絲還多次通過自媒體惡意傳播涉及中國紅牛案件信息,發布對中國紅牛進行污蔑、抹黑的陳詞濫調,混淆視聽,誤導廣大公衆。
專家觀點
有品牌專家指出,華彬與泰國天絲的商标許可權之争,不可能僅僅是商标許可到期的問題,根本原因可能是 " 利不均,不相爲謀 "。華彬通過産銷分離和資金運作,20 年來雙方成立的合資公司一直虧損,泰國天絲沒有獲得應得的利益,因此對華彬集團産生了不滿。
也有律師表示,雙方關系看似劍拔弩張,但如果找到了解決方案,這場商标戰随時可能以雙方的一紙共同聲明而告終。畢竟,利益最大化才是兩方最願意看到的結果。
來源:光明網、中國經營報、中國基金報、北京商報、證券時報
SFC
本期編輯 劉巷 實習生 肖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