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楊曉露)4 月 23 日," 中國紅牛被禁止生産銷售 " 登上熱搜。據紅星資本局報道稱,4 月 20 日,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表示收到一份最新的判決書,中國紅牛被禁止生産銷售。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緻電了中國紅牛,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中國紅牛仍然正常生産銷售,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商家均可正常購買到中國紅牛。
4 月 23 日,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即中國紅牛)在超市仍有售賣。楊曉露攝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發現,在淘寶、多個網絡銷售平台,隻剩下零星幾家店鋪仍在售賣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即中國紅牛)。中國紅牛的工作人員介紹,網絡的銷售渠道正在洽談中,目前在線下超市仍然可以購買到中國紅牛。
紅牛的商标之争可以追溯至上個世紀。1984 年,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在泰國創辦華彬集團,并于 1995 年與泰國紅牛、泰國天絲在中國合資成立了中國紅牛,擁有了紅牛商标在中國的經營權。中國紅牛表示,中泰雙方開始合作時,曾簽訂了一份 "50 年協議書 "。其中第一條規定,隻有中國紅牛有權在中國境内生産、銷售紅牛飲料。第七條則注明,協議有效期 50 年。然而在 2016 年 8 月,泰國天絲宣稱 20 年授權期滿,并以侵害注冊商标專用權及不正當競争爲由,對華彬集團運營的多家公司提起訴訟。
紅星資本局介紹,2022 年 10 月 31 日,吉林高院就泰國天絲針對中國紅牛旗下的紅牛維他命飲料(湖北)有限公司、北京紅牛飲料銷售有限公司、北京紅牛飲料銷售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侵害紅牛商标專用權及不正當競争糾紛一案,做出一審判決:三家企業立即停止生産、銷售 " 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 ",立即停止使用含有 " 紅牛 " 字樣的企業名稱,同時連帶賠償原告泰國天絲 3000 萬元。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近年來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曾多次對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北京、江蘇等分公司就侵害商标權問題提起訴訟,雙方之間出現了超過 20 起訴訟案件。